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法官自由裁量权在理论与实践中均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应从司法程序之内以及司法程序之外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进行规制,前者包括证据规则、判决说理、公开审判等方面的制度制约,后者包括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等方面的约束.  相似文献   

2.
错案问责实际上是一种结果责任制,将错案的所有风险不加区分全部划归主审法官,这种问责机制不仅不利于减少错案,反而会激励法官以滥用调解、请示或"勾兑"监督者等方式逃避责任,引起更多的负面效应。建立在犯罪预防理论基础上的错案问责过分倚重惩罚,不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无法为法官预防错案提供正面激励。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查清并区分错案原因,将错案风险分配给能够有效控制该风险的主体;只有在法官有能力而未采取措施控制错案风险时才启动法官问责程序,并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法官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  相似文献   

3.
杨柳 《瞭望》2004,(18)
近年来,一些律师在诉讼过程中与司法人员形成了不正当关系,特别是出现了个别法官与个别律师违反执业纪律,损害当事人利益,甚至违法犯罪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影响司法公正。为此,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法院联合下发《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互相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要求加强对法官与律师在诉讼活动中的职业纪律约束,规范律师与法官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刑事审限的功能是:防止诉讼拖延,减少超期羁押,约束法官的庭外活动。目前,刑事审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审限的强制性要求对审判按程序正常进行产生影响,存在法官片面追求审限而规避程序的问题,有可能动摇法官的中立性立场。解决刑事审限存在的问题,需要明确界定审限的内涵和要求,扩大案件分流,采取程序性制裁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飞龙 《学理论》2008,(9):67-67
又要到“六·一”了,想必好多孩子都急不可待,可是“六·一”一过,势必又有孩子怅然若失,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仅仅让孩子快乐“六·一”这一天。“六·一”为什么快乐?玩!按照自己的意愿,不受任何约束,尽情的发泄自己久违的情绪。好多人大概都从小拥有这悲壮的“六·一”情绪,因为“六·一”一过,等等孩子们的又是他不想面对的现实。  相似文献   

6.
潘怀平 《理论探索》2013,(1):117-120
走进乡土、驻扎乡土,成为乡土法官,是我国农村社会独特的法律现象.乡土法官城市化的基本现状是:履职方式趋向城市化,履职场所向城市扩展,居住地由乡下向城镇转移等.乡土法官城市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乡土法官的“朴实司法”作风逐渐丢失,乡土法官“坐堂”履职倾向严重,乡土法官重法条轻地方性知识的倾向严重等.建立城区法官与乡土法官联合办案机制,基层法官与司法协助员互动工作机制,培养初任法官乡土化的长效机制,基层法官“走庭”与“驻庭”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是乡土法官城市化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早年加盟章士钊主笔的<国民日日报>,抨击封建统治.后来他回家乡自办<安徽俗话报>,宣传科学与民主,受到通缉,逃亡上海转至日本东京,协助章士钊编辑<甲寅杂志>.办报生涯影响了他的一生,使他结交了不少朋友,并使其思想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民主》2017,(1)
<正>【提案背景】基层法官隐性断层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长效培养机制形成窠臼,人才选拔僵化,法官轮岗频繁无序,削弱接班人的培养;二是基层法官在职培训流于形式。培训内容不能"按需定制",培训形式"千篇一律","青年法官导师制"形同虚设。【具体建议】1.分类选拔梯队人才。按照刑事、民事、  相似文献   

9.
科学、合理的法官遴选程序是选出高素质法官的保障,对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正义具有重要意义。现行法官遴选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法官遴选地方化,各级法院在法官遴选上"各自为政";遴选标准模糊化,四级法院法官任职资格无实质差异;遴选程序公务员化,未确立科学的法官遴选程序。其原因在于:法院地方化倾向突出,司法权依附地方权力;法官管理行政化,人事行政程序复杂;法官员额制度未获落实,逐级遴选缺乏制度支撑。构建法官逐级遴选制度的基本思路是:建立健全符合法官逐级遴选制度内在要求的配套制度,科学设计法官任职资格、考评方式,严格规范法官逐级遴选程序。  相似文献   

10.
一笔点睛     
《民主》2017,(12)
正进一步完善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提案背景】目前,推进法官、检察官员额制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部分员额内法官(检察官)的办案水平尚待提高;员额制度实施后,员额内法官(检察官)独立对案件作出决定后,减少了层层把关审批,案件质量主要受制于承办法官、检察官的综合水平;当前员额内司法官员的选拔不可避免地受到论资排辈等因素的影响,员额内法官、检察官的办案水平参差不齐,综合能力还有待提高。【具体建议】1.完善和保障员额制正常运行的配套机  相似文献   

11.
法官地位独立是司法独立的应有之义,是实现司法独立的前提条件,世界上相当多的国家予以规定。我国实行法院独立,而不是法官独立。为此,必须改革现行的司法领导体制;严格法官任职资格,提高法官整体素质;建立法官身份保障制,物质保障制,特权保障制,以实现我国法官地位独立。  相似文献   

12.
程金蛟 《理论探讨》2005,(3):113-115
党的一大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日缺乏历史根据.一大前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是党的全国组织,上海的中国共产党对其他地方党组织发布<党纲>和<中国共产党宣言>以发挥领导和影响作用;从"南陈北李"对一大认识看,一大并不是党的成立大会.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  相似文献   

13.
近20年来,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开展了3次"严打"运动,社会上对"严打"方式和效果都有不同看法.文章对此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国家根据社会治安情况,在一个时期对犯罪采取严厉的打击方针是有理论和实践根据的.但是,"严打"必须是一贯性的方针,而不能是临时性的措施;应当在法治范围内进行,而不应该冲破法律的限制;同时,对刑罚的功能也应当有个客观正确的评价,国家不能过分依赖刑罚治理社会.  相似文献   

14.
郝鹏  李斐斐 《学理论》2014,(6):88-89
罪刑相适应与刑罚个别化原则是刑法界讨论的焦点问题。欲从法律渊源、公正实现、自由裁量权、刑罚适用角度、量刑结果五个方面论述二者存在的冲突;并从法律思想转变、立法上特殊原则的明确、司法上法官量刑约束三个方面出发提出合理解决冲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衡哲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女作家,她于1917年初公开发表的首篇白话文作品甚至早于鲁迅的<狂人日记>.拟分析<运河与扬子江>、<鸟>、<一个女尼的忏悔>这三首新诗,从诗歌形式的改造与创新、女性灵魂的苏醒与讴歌、爱情旗帜的高扬与咏唱等三个角度切入,以揭示作者从零开始参与新文学运动的勇气与实绩.  相似文献   

16.
有关"法律发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发现"是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寻找、选择可以适用于个案的法律活动,同时也是法官在法律解释中的一种权力.法官在司法过程中进行"法律发现"是一种客观需要.法官的"法律发现"活动不是任意的,而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业已颁布并即将实施.政府能否创造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更多地吸引各个方面的资源,是振兴东北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因素.东北各级地方政府应抓住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这一有利契机,抓紧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动调整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为实现东北振兴提供良好的政府环境和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8.
"自主选择权"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兴运 《理论导刊》2005,3(4):63-65
自主选择权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主观自愿,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所享有的自由选择商品或者服务、实现其消费利益的一种手段,它由主观自愿权和客观自由权构成.自主选择权作为消费者的一项重要权利,应该受到保护和尊重.消费者在行使这一权利的时候应该坚持"依法行使"、"相对行使"的原则、应该有一定的限度.立足现实,要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基层法院与地方政府、基层法官与法院组织之间的关系人手,用案例和模型剖析了司法地方化和司法行政化所引发的制度失灵等问题.由于当事人的运作,使得公检法系统、律师、相关领导都成为影响案件结果的重要人物,法官反而可有可无,扮演着傀儡角色;尽管如此,法官并没有选择一味妥协和顺从,一直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抗争,试图对案件接近正义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姚继冰 《理论探讨》2003,1(4):31-3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概念一般是在"异化劳动"的意义上被解读.而实际上,劳动概念在<手稿>中是一个多重含义的复合体.青年马克思以古典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为思考的出发点,以劳动为其关注的核心概念,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由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前提引发的劳动的悖论,并在试图解决这一悖论的思想进程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与此同时,由于现实的历史的逻辑思路的介入,最终导致了<手稿>在深层的理论逻辑上呈现出多重逻辑交织并行的复杂局面,作为外在反映,劳动概念也呈现为多重含义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