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高考录取工作开始的时候,总会听到几条父母被孩子的高额学费逼的自杀的消息,今年也不例外。李海明是山西翼城县一位贫困农民,女儿铃铃今年高考考了532分,达到了二本录取分数线,得知女儿高考成绩的第二天,即6月27日,50岁的李海明把自己吊在了土窑的门框上。乡亲们都说,是大学昂贵的学费逼死了李海明……大学录取通知书成了催命单、索命符,自杀求学有意无意间被越来越多的贫困生家长当作改变困境的“灵丹妙药”,这使笔者想起了每到年终岁尾就会上演的民工“跳楼讨薪”现象。这两种现象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虽然都是极端的、超常规的解决问题方…  相似文献   

2.
儿子考上大学时,闲谈中提到费用.他忽然说:"从上初中开始,我一直是用自己的钱缴学费."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山西省翼城县两坂村党支部书记李鸿海身患晚期贲门癌后,仍向村民践行曾许下的6个诺言:修大桥、铺油路、兴建农贸市场、嫁接红枣、建教学楼和上高灌。如今,李鸿海的6个承诺全部兑现了,他所在的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李鸿海在贲门全切、胃切除四分之三、食道切除15厘米、肝切除一叶、儿子因车祸早夭的情况下,照下“遗像”,以此来督促自己把承诺给老百姓的事办完,其践诺之诚,至死不易。闻听此事,令人心灵震撼,肃然起敬!是什么力量驱使病入膏肓的李鸿海,不惜用生命作代价,来践行自己许下的诺言?他有一句话讲得好:“我不会讲什么道理…  相似文献   

4.
正父亲怀疑医院的诊断出错,自作主张让儿子出院,结果导致儿子死亡。虽然他将医院告到法院并得到赔偿,但他无法释怀自己对儿子的愧疚。在关乎生命健康的大问题上不相信科学,据主观感受盲目决断,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原因。2014年5月28日,47岁的张祥和妻子坐在法庭的原告席上一言不发。隔着法庭的窗户,张祥凝视着乌云密布的天空,似乎想从中发现什么。如果上天再给他们一次机会,相信他们会遵从医生的劝导,让儿子张林留在医院多观察几天,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相似文献   

5.
叶青 《法律与生活》2014,(18):44-45
正一对花甲夫妇不堪忍受精神病患儿给他们带来的长期折磨,合力将儿子勒死后自首。当事人自然得到了法律的惩罚,但造成这起悲剧深层的原因不容忽视。2013年10月25日清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公安局柳南公安分局鹅山派出所值班室里来了一对年约六旬的夫妇。男子称自己叫刘卫祥,63岁,他身边的女子名叫王小莹,是他的妻子。早晨4时许,他们将自己唯一的儿子刘鑫杀害,现来自首。随着刑侦人员侦查工作的展开,一幕家庭悲剧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6.
2004年5月27日下午,一辆黑色的帕萨特轿车驶出山西省翼城县县委大院向临汾方向疾驰而去。时任翼城县委书记的武保安舒服地坐在车后座上。十分钟前,他接到临汾市委办公厅打来的电话,通知他和县长立即到市委报到。天色有些阴沉,还飘着毛毛细雨。武保安从窗外收回了目光,点上了一支烟,开始猜想市委领导召见他的目的。翼城县离临汾市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当他还不得其解的时候,车子已开进了临汾市委的大门。他推开了市委书记办公室的门,屋里有客人!他微笑着向屋里的人致意,在靠着门边的一个沙发上坐了下来。市委张书记对他说:“介绍一下,这两位…  相似文献   

7.
如果有人作出承诺:在向他缴纳一笔学费后,他保证在2年零4个月时间内,将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辅导完初中和高中的全部课程,使学生按时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学生如考取大学。学费不退;如落榜,则退回一部分学费。你对此承诺(也称承包高考)是否相信?如果你有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你是否敢于一试?这到底是一个能兑现的承诺。还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谎言呢?最  相似文献   

8.
一位"辛酸父亲"给在大学读书的儿子写了封信,讲述自己和儿子角色发生"错位"的无奈,反映了当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错误的道德观念。而大学时期是大学生逐渐适应社会环境,完成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影响,使大学生能够纠正错误观点,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让父子"错位"的悲剧不再重演。  相似文献   

9.
据2月22日《法制日报》载:曾某系江西电力学校学生,平时在校大手大脚,挪用了父母给的全部学费,临近毕业才发现欠学校三年学费共9000元。情急之中。他与两位同班同学合谋自己绑架自己,要远在农村的父母快来交钱赎人。2月19日晚6时,家住农村的卢某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称卢某在省电力学校读书的儿子曾某在他们一伙手上,要卢某拿1.2万元赶快到南昌赎人,  相似文献   

10.
郑金栋 《人民调解》2008,(12):20-20
濒临枯死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蔌芦镇官林村.远离镇中心15公里.这里交通不便.土地贫瘠.人烟稀少.居住分散。该村的汤某某刑释返乡后.看到妻儿住旧房.吃粗粮.穿旧衣.两个儿子读书交不起学费.自己右手残疾.人际关系淡漠.心里落差很大,万念俱灰。他想到了不归路.一死了之.但看到勤劳贤惠的妻子.聪明活泼的儿子.心中多少得到一些安慰。  相似文献   

11.
正即将高考的男孩,惊愕地发现,父亲的眼神里竟满是杀气!百思不解的他与父亲长谈,原来父亲怀疑母亲与初恋情人有染,甚至怀疑他是别人的儿子!痛苦中他决定高考后与父亲做亲子鉴定,给父亲一个交待,还母亲一个清白。鉴定结果让真相大白,男孩就是父亲的儿子。原来,母亲是帮助初恋情人患重病的儿子,她害怕丈夫多心才隐瞒真相。没想到险些酿成大祸。得知真相后,男孩又与父亲联手,真情救助母亲初恋情人的儿子……  相似文献   

12.
一对安徽籍的农民夫妇,其在上海打工的儿子意外死亡。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凶手却主动承认是自己所为。面对这个尚未成年、且是孤儿的打工仔,同样是孤儿出身的父亲动了恻隐之心,向法院一再请求减轻对他的处罚。打工少年在法庭上跪谢他们的高恩厚爱,愿意做他们的儿子,将来为他们养老送终。而他们却将未能及时抢救儿子生命的医院告上法庭,毫不宽容……两相对照,令人震惊、唏嘘和感叹!儿子突然死亡,父母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李满意的家住在安徽省凤阳县二铺乡石家村,离闻名的小岗村不远。初中一毕业他就出外打工,辗转到了上海一家大酒店,当了一…  相似文献   

13.
安守本分、与人相安无事的梁积倩因为懦弱和贫穷,他和家人屡屡遭受邻居和村民的侮辱、歧视、戏弄和嘲讽,就连他先天残疾的儿子也不能幸免。在对儿子的怜爱和长期的压抑下,梁积倩积聚在心中的仇怨爆发了,瞬息之间,村民们为自己的歧视和嘲讽付出了六死一伤的惨痛代价。掩上案卷,心情却是异常沉重,惟愿这样的人间悲剧不再发生!  相似文献   

14.
曹广辉同志的先进事迹被广泛宣传后,深深感动了许多人。一位普普通通的党员干部的事迹,为何如此动人?不少人说,是曹广辉同志的“爱较真”打动了自己。曹广辉的确“爱较真”。他在专业技术上“较真”:不管对谁都用数据讲话,练就了一身“绝活”,成了“救火队员”;他在为民造福上“较真”:不论道路规划还是施工,他首先考虑到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认准了“修路是为老百姓”的理儿;他在爱岗敬业上“较真”:“我是修路的”常挂在他嘴边,面对几十万元年薪的诱惑,他不为所动,始终不离自己挚爱的工作岗位,连给儿子起名都与“路”有关;他在清正廉洁上…  相似文献   

15.
众网友为母爱泪崩 最近,一位母亲在某网站名为"阿翔"的主题贴吧里发帖和亡儿阿翔对话的新闻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浏览过这些帖子的网友纷纷表示泪崩. 该贴吧是阿翔在2008年建的,他在贴吧里记录了自己的青春.2011年,随着阿翔生命的逝去,这个贴吧戛然而止.此后,阿翔的母亲进入贴吧,开始在这里与儿子持续4年多的天堂对话.她用3000多个帖子维持着与儿子的"须臾不离"—— 开学你们就高三了,从这学期开始,妈妈每周给你送两次汤,给你补充营养.  相似文献   

16.
法界父子兵     
一名大校,作为新中国军法研究的开拓者,与其他西政78级群英几乎撑起现今中国法学界的半壁江山。但是,30年后,面对完全脱离自己规划之路的独生女儿,这位父亲第一次品尝到了挫败与困惑;一名因父亲而痛恨律师职业的"80后"儿子,多年后却阴差阳错地与当年的父亲一样选择成为拆迁维权律师,尽管父子仍"看不顺"彼此,却在为百姓维权的同甘共苦中默默相知、相惜;一个警察世家,父亲子承父业,从"大老粗"历练成刑侦能手;儿子是"高材生",却义无反顾地与父辈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在刑警的岗位上,他们品尝着父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1月29和30日,涉嫌受贿400余万元的湖南省政府原副秘书长王道生(正厅级)一案在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在做最后陈词时,王道生声泪俱下地表示:“我的所作所为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儿子。他今年才26岁,受过高等教育……但因为我,上梁不正,使他在思想上受到了污染。作为一个父亲,我非常后悔自己的违法行为把儿子也卷了进来。我请求法庭对我26岁的儿子王健依法从轻处理。”其恳切的痛悔言辞让人动容,但是他们父子曾经联手索贿受贿,甚至连破产企业都不放过的犯罪行为,又实在让人无法宽容。仕途坦荡突起波澜王道生,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市…  相似文献   

18.
儿子12岁出走,他寻找了一年将儿子找回家,父子从此相处了18年。可现在儿子明明在劳教,怎么有人写信来说是他的儿子,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既然如此,他就开始怀疑自己养了十几年的儿子,是个冒名顶替的儿子。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画家列宾有一幅名画叫《伊凡雷帝杀子》。说的是,沙皇伊凡雷帝对儿子的所作所为忍无可忍,在狂怒之下用一柄长矛刺进了儿子的胸膛,就在儿子倒下的瞬间,伊凡雷帝抱住了他,伊凡雷帝的眼睛里是那种歇斯底里的狂暴之后无边无际的恐惧和悔恨。在今天,在我们身边,同样发生了一起父亲杀害儿子的事件。今天的谢彬和伊凡雷帝一样,可他的悔恨已经太迟太迟了......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啊。是什么原因使谢彬、谢小飞父子的矛盾不可调和,继而升级?是怎样的仇恨令一位当警察的父亲把枪口对准了亲生儿子?丧智忘法父亲把枪口对准儿子家住合肥市的谢彬一家…  相似文献   

20.
彭海双,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经济师、高级政工师。1984年参加工作后一直在山西省原平市石豹沟煤矿工作,先后担任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副矿长、矿党委书记等职,现任石豹沟煤矿矿长,原平市政协常委。2009年12月,担任原平市石豹沟煤矿党委书记的彭海双,被众望所归地推到了一矿之长的位子上。作为矿工的儿子,他在十里煤海扎扎实实奋斗了27个春秋,与矿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伴随着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