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过了30多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又在新世纪的幼儿园里听到了这首动听的儿歌。我问唱歌的小朋友 :“你们拾到了钱会不会也像歌里唱的交给警察叔叔 ?”“会”。孩子们齐声回答。“为什么 ?”我问。“因为警察叔叔是好人 ,他们专抓坏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那么你们长大后想不想当警察 ?”我又问。“想当。”大部分孩子回答。“为什么 ?”我一问到底。“因为……要是我当了警察 ,就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的钱 ,我想买许多德芙巧克力。”一个孩子抢先回答。“不对 ,”另一个孩子反驳说 ,“…  相似文献   

2.
孟庄 《人民公安》2006,(7):12-12
这类人眼里,警察就是穿着法律外衣的人。既然他们也在“执法”,或者说根据上面的要求在管事儿,怎么就不能弄件“法律”的外衣穿一穿、壮一壮行色呢?  相似文献   

3.
网事集锦     
郭凯 《人民公安》2022,(16):63-64
<正>“警察叔叔,我可以摸摸警车吗?”近日,云南曲靖警方在巡逻时,两名小男孩突然跑到警车旁边,拉住正在巡逻的民警,小心翼翼地问能不能摸摸警车。起初,民警以为是孩子走失了,正在询问相关信息时,孩子的家人发现孩子的“冒失”行为,赶紧过来将孩子拉走。就在他们离开时,民警发现孩子眼里满是渴望,  相似文献   

4.
北京警察博物馆里有两件艺术品,可以说是镇馆力作。一是警魂柱,一是英烈纪念墙。这两件艺术品的外观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审美价值,内涵足以打动人心。   一柱一墙都形象地表现了警察的本质。警察的职能恰似一尊力柱,代表国家支撑着社会治安的天空。警察又如一堵墙,牢固地立在社会治安的前沿,将罪恶阻挡在墙外。这堵“墙”就是和平年代的战场。上战场就意味着会牺牲,在履行“墙”的职能和使命时,不断有警察牺牲在“墙”下。英烈纪念墙的双重含义就明确了。它既是警察性质的表征,也是警察用生命维护社会治安的象征。   在远离战争…  相似文献   

5.
“有困难、找警察,我有困难,找你这个警察,会答应?” “哪能不答应,这告示牌大街小巷都立着,那是警察的承诺。”筷子巷派出所的邱娥国回答说。 “那好,我和弟弟两人一个在市保温瓶厂下岗,一个在印刷公司下岗,生活困难,孩子要读书,能帮我们找份活干吗?”  相似文献   

6.
2004年9月25日,全国十佳民警评选公布,贾银虎已经知道自己是其中一员了。他的姐夫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里看到了他,特意从山西往北京打电话,冲口就说:“你可真棒啊,贾家几辈子的光荣,都让你给得了。”这时候,他的爱人和孩子守在家里的电视前,看着亲人披红挂彩的,心里挺幸福。他曾告诉她:“我是全国的十佳警察了。”他的媳妇还不信呢:“全国那么多警察,会轮到你?”这会儿她想给他打个电话,却为了难,因为至今,他们家里还没装电话呢。儿子就说:“这回着急了吧?”好在没过几分钟,贾银虎就回了家,警服是穿着呢,可是已经不披红挂彩了。跟平常没什么…  相似文献   

7.
方块 《人民公安》2006,(10):14-14
其实,警察的这一公务行为与公汽售票员查票没什么两样,当他问“你买票了吗?”你是不是也会觉得他把你当成逃票者从而也让你大伤自尊?假如苛求警察一眼就能从人堆里揪出一个个在逃人员,那么这个警察应该叫孙悟空。  相似文献   

8.
漫画与幽默     
不服气 “咱们的吊床放哪儿了,我怎么也没找到。” 不能怪我   法官怒斥被告:“自从我担任这个地方的法院法官以来,已经见过你 7次了,难道你不觉得羞耻吗 ?”   被告:“你仍然不能升官,可不能怪我呀。” 欢迎您再来   一个小偷在商店里偷东西时又被警察抓到了。   警察:“你明知会被抓住,为什么还来 ?”   小偷说:“商店门口写着‘欢迎您再来’。” 报 警   5岁的小汤姆来到警察局报告说:“贸易市场遭到了抢劫。”   “你能来报案太好了,孩子。你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警察仔细地问。   “从电视上看到的。” …  相似文献   

9.
幽默与漫画     
徐鹏飞《权威》曹开翔《听说局长家的小狗病了》 只有一个警察 一个孩子跟着父亲回家,在路上孩子问:“爸爸,‘醉’是什么意思?”父亲说:“你看,那里站着两个警察,如果我把两个警察看成4个,那我就是醉了。”“可是,爸爸,”孩子说,“那里只有一个警察呀。” 公 仆 主任妻:“每次开会后,你总要住医院。虽然宴席是公家出钱,可身体是咱们自己的啊!” 主任:“我是人民公仆,身体也是公家的。何况医药费也是公家出的嘛!” 儿 子 送 礼 儿子:“爸爸,给我买作业本去。”爸爸:“今天没工夫。” 不多一会儿,儿子从酒柜里拿出一瓶…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14日,北京青年报《电脑时代》刊登了一篇写北京第十五中学学生杨扬《背着电脑上学》的通讯。一个道游在电脑王国里的孩子在北京警察中引起不小的波澜。虽然报上并没有说这是一个警察的孩子,可孩子的父母在北京市公安局工作了近30年,认识他们的人不少,认识杨扬的也不少。“杨扬真给警察的孩子争气!”有的警察说。杨扬的爸爸杨春生是北京公安交通管理局远郊处的科长,负责远郊区县的交通安全,妈妈文丽娟是北京公安交通管理局西城支队的会计。杨扬父母的工作似乎和电脑无缘。从父母的学历上似乎也帮不上什么忙,父母“文革”时初…  相似文献   

11.
张“全知”,原名张泉之。在周围老头眼里,1936年出生的他知道的东西最多。退休前,张泉之是新华印刷厂的工人。这位经历了中国风雨变迁的老人没有想过自己能有钱。“刚退休那会儿,想过如果有实力就再创业,”在北京西城月坛小区里遛鸟的张泉之说,“现在如果有钱了就多资助孙子读书。”  相似文献   

12.
北京警察博物馆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不少鲜为人知的文物和往事都很让人期待;但同样作为文物,警察博物馆这座小楼的由来,知道的人也许并不多。   那小楼坐落在北京市公安局北门东侧,也就是东交民巷里。提起东交民巷,就像掀开雾锁尘封的中国近代耻辱史的一角帷幕,不能不使人想起义和团,想起八国联军,想起《辛丑条约》,不能不使人重温“丧权辱国”这个词。   更让人感到苦涩的是,北京的警察制度也始于一个世纪前。换句话说,北京的警察制度是伴着八国联军的枪炮进入北京城的,是随着这个小楼的建造萌芽成长起来的。而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13.
幽默五则     
要爸爸有啥用 丽丽:“妈妈,我是你生的吗?” 妈妈:“是的,孩子!” 丽丽:“那我哥哥是谁生的呢?” 妈妈:“傻孩子,你哥哥当然也是我生的啊!” 丽丽:“连男孩也是妈妈生的,那要爸爸有啥用呢?”  相似文献   

14.
我叫文红梅,是一个下肢瘫痪的孩子。虽然我不能和别的小朋友们一样蹦蹦跳跳去上学,但是,我也上学了,生活得和你们一样幸福。我家住在湖北当阳县的一个乡村里。一九七五年,我八岁的时候,眼看着和我一样大的小朋友都去上学了,我对爸爸提出来,“我也要去上学!”爸爸摇了摇头。我对妈妈讲,妈妈没吭声。奶奶看看我这个样子,说:“孩子,你走不成路,怎么能上学呢?”  相似文献   

15.
李科 《人民公安》2013,(13):30-35
作为"杏子林助学"公益事业的发起人之一,在中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那2000多个孩子,是民警老W这5年来最难以割舍的牵挂。助学资助者中,普通工薪阶层最多,还有像老W一样的警察,来自全国各地多个警种。"这是我的警官证。"对面的老警察欲向记者亮明身份。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他有些尴尬地笑了:"上个月刚办完提前退休手续,还不习惯呢。"这原本是一个秘密:再坚持大半年,已"退二线"的他,退休金就能再  相似文献   

16.
开心乐园     
一误再误青年:“我的信……你有没有交给你姐姐?”孩子:”我姐姐不在家……我交给爸爸了。”青年:“哇!那你爸爸怎么说呢?”孩子:“我爸爸很生气……叫我退还给你。”青年:“那信呢?”孩子:“昨天你不在家……又交给你爸爸了。”我决定去买汽车的那天下着很大的雪,想到这样糟糕的天气里,销售商一定认为不会有顾客上门,我便信心百倍准备大肆杀价。正如我所料,当我进入展厅时,我是惟一的顾客。但销售商一开口,我准备狠狠杀价的希望便立即落空。“小伙子,”他快快活活地说,“你肯定想新车想坏了,这么糟的天气都跑出来买车。”一个盲人在人行横…  相似文献   

17.
警察作为一种特殊职业,拥有特殊的权力。在五、六十年代,“警察叔叔”那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忠于职守、为人排忧解难的美好形象就已深入人心。那么,在今日的欧美国家,警察又扮演着怎样一种角色呢?浏览一番《“警察叔叔”》中的鲜活故事,定将使您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8.
幼子不知从哪弄来“我国6亿居民一年送礼费用可造一座三峡大坝”的数据,问我什么叫“礼物”。面对时下愈演愈烈的“送礼风”、“人情债”,我一时语塞。我只知道大凡天下所存之物,小至花草虫鱼,甚至鸡毛蒜皮,在善用心思的人眼里,没有什么不可以成为礼物的,古来不就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的佳话吗?何需“积重堵三峡”这般阔礼呢?于是我油然推出“心礼”的概念于此,且玩味出它的几个特点:  “心礼”往往是“轻礼”。教师节来到了,小学生欣然给老师送上一个自制的“敬师卡”。这礼物轻不轻?轻。可谁能说它心意轻呢?小小年龄…  相似文献   

19.
警察,注意些小节该多好□穿一身橄榄绿,戴一顶大盖帽,这就是警察。每个人眼前的警察大体一样,每个人感觉中的警察却各不相同。在著名作家方方的眼里,警察是个什么样子呢?一般说来,老百姓面对警察的感觉是又敬又畏再加上一点烦。敬是因为警察最为可靠,给人以安全感...  相似文献   

20.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 这是一首流传了几代人、至今仍在流传,全国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的儿歌。 这首儿歌唱出了儿童心声:警察叔叔是可以信赖的。 捡到一分钱,为什么不交给别人,而要交给警察叔叔呢? 因为警察叔叔会把这一分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