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是当今世界两种制度、两种思想体系斗争的重要形式。在这场斗争中,民主社会主义充当了瓦解共产党的极其重要的工具,导致一些共产党出现“社会民主党化”的倾向,这是需要认真总结的沉痛的历史教训。民主社会主义是由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的,社会民主主义从一开始就沿着革命和改良这两条线发展,伯恩斯坦把社会民主主义的改良路线发展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二战以后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在改良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做的是“正题”、新自由主义重振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一个“反题”的话,那么,当代西欧社会党以“第三条道路”为破题方式、按超越左右政治框架的逻辑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表现为一个“合题”。在做这个“合题”时,西欧社会党的改良重心是为了解决经济利益和社会公正之间的新矛盾,其基本改良方法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公正之间的新平衡,而这次改良运动的依据,仍然是它们所推崇的社会民主主义基本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研究拉美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历程,必须结合拉美的经济现代化及政治民主化进程。自19世纪中后期由欧洲传入拉美后,社会民主主义在拉美经历了初步发展、潜在性发展、低落、崛起、受挫及调整五个阶段。目前,尽管拉美社会民主主义仍面临诸多难题,处于低迷态势,但自身具有的优势决定了其不会归于沉寂。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实用主义传入我国后,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造成了消极影响。文章从分析实用主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造成负面影响的原因入手,对如何矫正实用主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冲击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苏东"剧变后,经历大挫折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人低谷,西欧的社会民主主义也受到波及.西方学者曾预言这是"社会民主主义世纪的终结"、"历史的终结","20世纪蓬勃发展的左翼政治进程已划上句号".  相似文献   

6.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原则界限之一:改良还是革命?改良能不能变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分别渊源于国际工人运动中的革命派和改良派。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改良主义思潮,这在社会民主党内也是公认的,如奥地利社会党的领袖克赖斯基说,“社会民主主义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革命势力,而是一场高标准的改良运动”。他强调德国社会党人弗里茨。塔尔诺在1931年莱比锡党代会上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以后,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数量明显增加,但群众支持率较为低下。21世纪以来,俄罗斯社会民主主义力量和社会主义力量开始联合。自公正俄罗斯党成立以后,俄罗斯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开始慢慢崛起。未来,公正俄罗斯党将成为俄罗斯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领头羊",但公正俄罗斯党依旧无法动摇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后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社会民主主义早期的科学属性,体现在它在19世纪中后期与科学社会主义是同义语。半个世纪后,修正主义使社会民主主义呈现出伦理色彩,但其内核仍是科学社会主义,只是放弃了革命道路而转向改良主义。20世纪中叶,民主社会主义使社会民主主义伦理属性系统化,悖离了唯物史观。冷战结束后,"社会民主"(社会-主义)和"进步主义"使社会民主主义进一步树立了伦理标杆,"返祖"回归到自由主义左翼立场。社会民主主义向何处去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生态政治理论中,环境与民主的关系是一个核心问题。生态民主主义一方面认为环境与民主不存在必然联系,另一方面又试图构建环境与民主之间的桥梁,因而论证环境与民主的正向关系成为西方生态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为了达致这一目的,生态民主主义采取了三种策略,即比较优势策略、实用主义策略和内在兼容策略,但这些策略都未能有效地完成其使命。  相似文献   

10.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当代和科学社会主义相抗衡、相对立的一种社会思潮和运动,尽管其思想体系庞杂,解释纷纭歧异,有时还打着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工人运动“长子继承权”的旗号,但其实质仍然是一种资产阶级社会改良主义,是十九世纪社会民主主义的现代翻版,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它主张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在不根本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情况下,用和平的、渐进的改良方法即所谓民主方法来谋求社会的进展。这一思潮今日甚嚣尘上,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社会民主主义曾作为反对资本主义、追求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逐渐依附、融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之中,并成为当前资本主义的支柱之一,因而其价值观也深深打上了资本主义烙印,当然与科学社会主义渐行渐远的社会民主主义的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存在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费天晶 《学理论》2014,(7):50-51
伟大的"中国梦"中重点提到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这八个字的含义入手,分析了社会民主主义的民主观,接着指出社会民主主义追求的民主是悖论,分析了社会民主主义追求的"否定阶级的‘纯粹民主’"、"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经济民主"、"缺乏基础的‘空想民主’"、"割裂社会主义与民主"这四大悖论,从而揭露其虚伪性,侧面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永 《理论导刊》2006,(10):65-68
西安事变是20世纪三十年代国内各种矛盾和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它虽然是以军事政变的形式发生,但政治上的意义和影响非常显著。西安事变不仅化解了国内危机,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奠定了政治基础,而且改良了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抗战的胜利和中国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4.
欧洲社会民主党思想意识的变化趋势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社会民主党人进一步淡化或放弃了与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和政策的联系,进一步强化了意识形态淡化的趋势。与此相应,社会民主党在普遍突破传统的阶级约束。围绕这一趋势,社会民主党人在对全球化以及当今世界的认识、对社会主义以及社会民主主义传统的态度、激进政治的目标与手段等问题上产生一系列的理论争议。  相似文献   

15.
罗马尼亚11月举行了大选。全国40多个政党参加竞选,在1700万选民中75%的人投了票。在议会选举中,民主协议会取代了社会民主主义党,成为第一大党。总统也换了人,民主协议会主席康斯坦丁内斯库取代伊利埃斯库,登上了这一宝座。结果是,国家领导大换班。 社会民主主义党是1989年12月政局剧变后上台的政党,连续掌权7年。为何在这次大选中败北,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把经济搞上去。 1989年以后救国阵线掌了权。1992年3月这个政党发生分裂,一分为二,一批支持伊利埃斯库的人脱离救国阵线,组成社会民主主义党。以彼得·罗曼为首的救国阵线在以后则改名为民主党。在1992年9月的大选中,社会民主主义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最多票数,伊利埃斯库当选为总统。社会民主主义党同另外三个党联合执政,治理国家。当局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  相似文献   

16.
薄一楠  武琼 《学理论》2013,(30):36-37
作为16世纪意大利的政治家、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全部的政治思想都融汇在了其权力政治观中,并通过《君主论》一书详尽地表述了出来。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为基础,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认为统治权是国家的根本问题,而夺取和保持权力则是政治的最终目的。以《君主论》为依托,从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角度对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位满怀爱国之情的意大利政治家给予了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社会民主党与社会民主主义起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主义概念起源于英国,最初用来称呼欧文合作学说的信徒,它不仅指一种政治思潮,也指这个思潮所追求的社会制度.社会民主主义起源于1848年革命时期的法国和德国,反映了革命把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结合起来的愿望和要求,并呈现一种含义多元化的局面.马克思恩格斯努力划清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的界限,但由于社会民主主义概念的流行,19世纪后期西欧无产阶级政党普遍采用社会民主党名称,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个概念,并努力充实其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使之在特定历史时期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同义语.  相似文献   

18.
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勃兰特曾说社会民主党成功的前提是“成为一个没有世界观的党”,这其实是对社会民主主义多元世界观的形象表述。多元主义是社会党确立人道主义伦理价值观后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民主主义的重要特征。 社会民主主义的多元世界观首先表现为思想上的多元化。1951年社会党国际通过的《法兰克福宣言》的最主要成果便是确立了社  相似文献   

19.
屈美琳 《学理论》2014,(6):111-112
胡适是我国近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学者之一,他一生致力于用实用主义改善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和家庭伦理。胡适的实用主义伦理思想比较全面地表达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和道德诉求,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民族资产积极伦理思想趋于完善的标志。以追求个人权利自由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是其改革思想的重点,也是我们研究其实用主义伦理思想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吉登斯提出超越传统的左与右的划分、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上重构激进政治的框架、采取"第三条道路"的策略原则,从政治理论、政治纲领、政治策略等方面,对复兴社会民主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