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科技体制创新是一项紧迫的重大战略任务加速科技体制创新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突出,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不断创新。开展科技创新及科技体制创新是江泽民总书记的一贯思想,1996年他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8年提出“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2000年6月强调:“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同年8月提出:“必须在全国兴起一个科技进…  相似文献   

2.
蔡吉臣 《求贤》2011,(11):4-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人才创造力的研究,掌握人才创造力发挥的内在规律性,不断推进人才的创新创造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心理学和人才学关于人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角度,对于人才创造力心理素质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学习月刊》2010,(5):47-48
近两年来.襄樊市委中心组在省委的领导下和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襄樊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促进了襄樊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把科技法制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认为科技法制建设可以大大推进科技进步。他提出,在我国加强科技法制建设,要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根据当代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最新变化,他还把知识产权保护放到科技法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认为要增强对科技前沿领域重要立法的系统性和预见性,重视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制度。一、“大力加强科技法制建设,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在当代中国,大力加强科技法制建设,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一个严肃课题。江泽民指出:“科技活动,是人类认…  相似文献   

5.
《新湘评论》2005,(8):32-32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创新动力、培育基层党建工作的新亮点.破解党建工作和科研经营工作新难题,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中,中航工业试飞中心(以下简称试飞中心)党委以抓“三基”、“三老四严”为平台打基础、强素质.创新思路,逐步实现项目化管理,协调处理“项目创新”与“工作创新”、  相似文献   

7.
中华赤子     
唐珍名  李璀 《新湘评论》2006,(11):56-58
[人物档案] 钟志华,车辆工程专家。曾任国家“十五”“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省九届政协委员。现任湖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学部委员、湖南省侨联副主席等职务。钟志华多年来一直从事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碰撞安全技术、车身冲压成型技术和模块化轻量化汽车技术.先后发表论文120多篇.出版著作3部.SCI他人引用200多篇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部级技术发明和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发明专利6项。获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GM(通用汽车)中国科技成就2000年度一等奖、湖南省光召科技奖等其他十几项奖励和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新的形势下,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祖国统一,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继续积极推进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不断增强国防实力。”江泽民主席在《论科学技术》一书中,关于科技进步与国防建设的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论述精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战略性、创新性和前瞻性。国防建设历来是世界各国先进科学技术创新竞争最为激烈的重要领域。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关系到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抓紧抓好。 一、科技进步是实现国防现…  相似文献   

9.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新时期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大理论成果。现在,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又面临着新挑战、新机遇,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为农业的更大发展创造条件。一、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促进新阶段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执…  相似文献   

10.
王锐 《奋斗》2007,(7):47-47
方永刚,一个普通的理论工作者。20多年来他把教授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当成神圣的事业,视为生命之约,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体现了一个理论战士与时代同步、与真理同行的不懈追求。他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他是真正的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方永刚的感人事迹,折射出一名共产党员、高等院校优秀教师的高尚道德风范、人格魅力和博大胸怀。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先机,开辟了新的思想境界,是新时期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如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是打破传统模式,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措施、创新的工作,实现跳跃式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他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命题。围绕这个命题,江泽民同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许多重要论述。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和有关论述,对于在全社会树立创新意识,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意义。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当今时代,科技进步与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继承了中华民族以及其他国家、民族的和谐社会思想,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巨大的理论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政军 《学习月刊》2012,(10):40-4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国的重要理论创新和理论资源。“三个代表”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取向,反映的是党执政的价值追求.具有类似于价值观的性质。那么.这种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理论内涵集中体现在哪里.处于怎样的地位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对理论创新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他说,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就是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其它一切创新都是在这种理论创新的指导下和推动、影响下进行的。因此,加强对理论创新的研究,对于推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最终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天津社科院“作为思想体系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力图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角度去看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从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对应上看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以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等方面的理论贡献这个角度来开展研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看作一个思想体系,实际上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区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即基础理论方面的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理论创新)和战略策略方面的贡献(在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上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8月7日在北戴河与部分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座谈时,着重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问题。他说,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他强调,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研究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促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这是继“七一”讲话强调创新之后又一次发出的伟大号召。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物质文明的巨大动力,是创造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8.
刘少奇是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光辉论断.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刘少奇的重大理论贡献中,非常突出和重要的是他对毛泽东“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由于刘少奇的努力,毛泽东提出的这16字方针得以顺利贯彻和实施.从而遏制和纠正了建国前后城市经济建设和工人运动中出现的“左”倾倾向.  相似文献   

19.
陈鲁民 《奋斗》2006,(4):58-58
前不久,被誉为“当代毕昇”的著名科学家王选院士溘然长逝。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彻底改造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技术。这一贡献.怎么评价也不过分。他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其业绩将彪炳史册.但王选更以当一个好人而自豪,他曾多次谈到自己的“好人观”,话虽不多,但语重心长,富于哲理,给人启迪。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的重要论断,并要求“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