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代会政治报告是党对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工作情况的整体回顾、经验教训的及时总结,也是对下一阶段工作的集中部署,具有内容充实、语言朴素、表述清楚、数据准确、材料翔实、操作性强等特点,是研究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历史文献.其中,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1次党代会政治报告更是以科学的理论、充分的实践雄辩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个时代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实践和不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六次党代会报告对台湾问题的阐述集中反映了各个时期中共对台政策的凝结和创新。通过对六次党代会报告的具体考察发现,三十年来中共在对台政策上实现了"一个中国"原则由传统表述向新内涵阐释,由突出"和平统一"的目的性到突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的过程性,以及由"两个寄希望于"到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三次重要转变。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实事求是制定各项政策;坚持目的性与过程性相结合,重视目的性,突出过程性;坚持务虚性与务实性相结合,重视务虚性,突出务实性是新时期对台政策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六次党代会报告对台湾问题的阐述集中反映了各个时期中共对台政策的凝结和创新。通过对六次党代会报告的具体考察发现,30年来中共对台政策实现了"一个中国"原则由传统表述向新内涵阐释、由突出"和平统一"的目的性到突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的过程性,以及由"两个寄希望于"到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转变。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实事求是制定各项政策;坚持目的性与过程性相结合,重视目的性,突出过程性;坚持务虚性与务实性相结合,重视务虚性,突出务实性。这三个结合是新时期中共对台政策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了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历次党代会都对廉政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回顾历次党代会关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廉政建设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于民族工作的论述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民族文化的政策与主张是一个丰富发展、逐步深化、创新完善的过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新思考,丰富发展了民族文化观;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七大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深化民族文化观,形成了新格局;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创新完善民族文化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浅析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论述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理解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解。事实上,马克思的论述不是对"人的本质"的定义,而是揭示了人所表现出的善恶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社会属性决定的;马克思的观点不是环境决定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是一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施政纲领,也是其政治话语的集中体现。选择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代表大会报告和十八大报告进行文本对比分析,并通过对字词和数值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对历次党代会政治报告的内在线索和逻辑演进进行较为客观的解读,从而更好地研究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后的执政逻辑。通过对共有高频词汇、独有词汇以及突出词汇的计量学分析,可以把握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将以什么样的形象存在、战略重点在哪里、最终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这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一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证意味,避免了凭空猜测和推断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是一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施政纲领,也是其政治话语的集中体现。选择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代会报告包括十八大报告进行文本对比分析,并通过对字词和数值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实现对历次党代会报告的内在线索和逻辑演进进行较为客观解读,从而更好地研究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后的执政逻辑。通过对共有高频词汇、独有词汇以及突出词汇的计量学分析,可以把握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将以什么样的形象存在、战略重点在哪里、最终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这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一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证意味,避免了凭空猜测和推断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斗争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探索,包括对斗争话语的探索.党的斗争话语萌发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同时也是党依照自己认识和理解所建构的.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党代会报告作为解读文本,通过词频统计与语料分析方法,将其历史演进划分为三个阶段:话语摇摆期,党的八大到党的十一大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斗争作为革命话语在表述上呈现出一定的波动;话语转型期,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党和国家主要任务转变,斗争作为发展话语发生变化和拓展,和谐话语逐步形成;话语创新期,党的十八大以后,作为应对风险的斗争话语,其含义得到明显丰富和发展,着力解决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考验、危险和挑战.对中国共产党斗争话语变迁的历史进行梳理,对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展伟大斗争的内涵及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7次全国代表大会,产生了7个政治报告。分析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文本,可以发现经过30多年的探索,党内民主已逐渐走出了民主集中制建设的传统框架,成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独立内容;党内民主的内涵从批评权发展到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知情权、参与权等多方面;党内民主建设的重点从作风建设转变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党的代表大会建设、基层组织党内民主建设等。但是,在如何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如何加强党内民主教育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即关于(广义的)权利与义务的教育。其根据在于,权利与义务可以实质概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以深刻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律:越是革命的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越一致;权利与义务的一致可以全面反映革命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权利与义务的一致可以深刻揭示先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服装表演教学的审美教育,不信是单纯的发现艺术人才,更是从美育出发,塑造具有新型服装表演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新时期历次党代会报告对这一科学命题作出了系统论述,不断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奋斗这四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的流派很多,他们根据自己的实践从不同方面不同形式地阐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但非科学社会主义和传统科学社会主义并没有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将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应该是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5.
由20世纪90年代初对教育与市场经济关系的探索而引发的关于教育的产业属性、教育的经济属性的研究,进而发展到"教育市场化"之争,反映了教育学界对教育属性认识的显著变化.这些研究既是20世纪80年代关于教育本质问题讨论的延续与拓展,更是一种深化.作为"教育市场化"之争的一个"始料不及"的结果,不是对教育经济属性与市场属性的"认定",而是对教育公益性的普遍认同,并由对教育公益性的探讨转向对政府的教育职能等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价值取向、理论指导和战略安排等均是通过其党代会政治报告呈现出来的,选取新时期以来八次党代会政治报告作为研究标本,通过高频热词的变迁,为我们研究十九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清敏 《外交评论》2009,26(4):32-42
外交布局是国家在对外关系中对与不同国家关系轻重缓急、先后顺序的安排,体现国家对外关系的定位和战略。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出,从八大到十一大,中国根据无产阶级的阶级观和国际观,在对外关系布局中始终把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对被压迫民族的支持,第三是反对西方帝国主义。而从十二大到十七大,经过改革开放以后的不断调整,到本世纪初中国形成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重要舞台”的成熟、稳定的外交布局。随着对外关系布局的变化,中国对外交往的领域在扩展,内涵在丰富,以关系为导向的外交正在朝以功能和领域为导向的外交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的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需从三重维度入手:其一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前提;其二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关键;其三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核心。前提—关键—核心构成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整合系统,而人具有意识及其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语境下人的本质思想的本真表达。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需关照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把握人的自然属性需正确对待科技理性主义与意义世界构建之间的关系;把握人的社会属性要求个体要充分发挥其内在基本规定性之间的张力作用。社会要为个体生命丰富性展开提供条件,只有在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双/多重互动中才能真正展现人的本质,使人本真地在世,面向事情而思,走向澄明之境。  相似文献   

19.
案件报告的主题属性就是案件报告的作者在叙写案件的过程中应当引导读者认识案件事实中的是非两极,让读者从中看到案件及其破获案件的过程中显露出来的丰富社会内涵,并剖析社会问题,揭露社会的腐败现象,揭示不同时代滋生犯罪的原因。抨击邪恶,彰扬正气应当成为案件报告叙事主题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刑事技术是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的理论和成果为基础,发现、记录、提取、检验及鉴定与犯罪相关联的物证,为侦查和审判工作提供线索及证据的边缘法律学科,它兼具技术科学和法学的双重属性。鉴于刑事技术学科的特殊性质,刑事技术工作既要注重科技创新,又要注重制度建构。完善刑事技术的相关制度,可以依据其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参照刑事技术工作内容进行。其基本思路是:以《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为基准,以各地成熟的刑事技术工作规范为参考,尽快完善有关现场勘查和物证鉴定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