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最近首次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都明确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四川也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2013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那么,四川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究竟新在哪里、亮在哪里,难点又在哪里呢?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推进四川的新型城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5·12大地震紧急搜救和抢险工作的结束,灾后重建逐渐成为抗震救灾的核心任务。灾后重建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科学发展的原则,必须把恢复重建与长远发展相结合。本文从四川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目标为取向,提出灾后重建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人人都在为抗震救灾贡献着力量.两个多月过去了,当进入灾后重建阶段,笔者认为,应当将群众最关心、最看重的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三本账“晒一晒”,让廉洁贯穿救灾全程,让阳光照进重建工作. 第一本账是经济账.自“郭美美事件”后,大众对于捐赠变得十分敏感.此次地震收到的善款分别来自哪里?将用在哪里?这些都是大家所关心的.此外,国家将在灾后重建安排哪些项目?是最直接关系受灾群众利益的问题,大家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度最高.  相似文献   

4.
"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邛崃市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整乡、整村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大力实施灾后住房、基础设施、产业、文化和生态重建,积极探索出一条"地方主体、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统筹推进"的灾后重建新路子。灾区镇乡的城乡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产业振兴发展能力有了显著增强,灾区群众得到真切实惠,灾后恢复重建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同志5月17日在四川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做好恢复重建准备工作。这次灾害之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要在做好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及早谋划恢复生产、灾后重建工作。要抓紧调查了解群众房屋倒塌、财产损失情  相似文献   

6.
在地震灾后文化重建中,四川打破旧体制束缚进行产业重建,文化产业从重建到发展振兴,成为我省向世界交出的灾区重建答卷中的精彩一笔。  相似文献   

7.
“四川抗震救灾工作正处于恢复重建全面推进阶段。尽管地震给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但总体上看,四川的生产能力,物质基础和投资环境没有遭受全局性的损害,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四川灾后重建催生了大量的投资机会。”——刘奇葆在香港“四川抗震救灾致谢会暨灾后重建投资说明会”上的致辞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大地震后,为保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进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灾区恢复重建的政策,有力和有效地推动了灾后恢复生产和恢复重建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健康发展。恢复重建政策在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的同时,也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灾民之间等等产生了值得关注和重视的影响。在灾后重建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将中央和省上确定的各项重建政策落实到位,同时,根据政策实施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研究不断加以解决,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7月20日,四川省正式启动"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如今,芦山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已整整三年,在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中,四川迎难而上,勇于承担主体责任,探索出了一条"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恢复重建新路子,创造出了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奇迹。省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明确指出,要把芦山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作为全省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重灾区的首要任务,扎实做好过渡性安置工作,突出防治次生地质灾害,统筹灾区科学重建、跨越  相似文献   

10.
正四月芳菲,蜀中大地春重色浓,生机勃发。在奋力推进"十三五"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在芦山地震恢复重建即将完成的关键时期,4月2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四川、来到雅安和芦山、来到成都,考察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新经济发展、创新创业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带来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四川人民是震不垮的,因为有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沿线的南亚国家自然灾害多发频发,且多数国家应对经验不足。从韧性减灾视角来看,成都建城三千年以来,城址未迁、城名未变,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少有的"韧性城市",城市的抗灾力、适应力、学习力和恢复力均经过了历史的考验。通过成都与南亚国际减灾与应急管理合作交流和互相借鉴,将成都在都江堰防洪和汶川地震等灾难中积累的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经验以及中国源远流长的减灾文化传播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利于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灾害科学防治、应急救援精准高效、灾后重建安全韧性提供科学指导,为保障沿线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交通道路运输通畅、经济发展稳健持续提供科技和能力保障,为建设更具韧性的"一带一路"提供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2.
《廉政瞭望》2012,(8):4
主体责任落实,分层分类构建,强化风险防控、注重社会评价……5年来,"川味"惩防体系为四川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推进全国惩防体系建设创造  相似文献   

13.
新华 《先锋队》2011,(11):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7日至9日到四川地震灾区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于9日下午在都江堰市主持召开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相似文献   

14.
8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随行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钱运录等,先后来到阿坝、绵阳、德阳、成都等地,就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贾庆林在四川调研时强调,要广泛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血给血,全力支援汶川灾后恢复重建 记者:中央确定广东对口支援汶川灾后恢复重建,广东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请问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口支援汶川灾后恢复重建有哪些部署?  相似文献   

16.
速览·四川     
要闻贾庆林在四川调研强调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8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随行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钱运录等,  相似文献   

17.
5·12特大地震过后,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灾后恢复重建就取得了令人振奋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到去年底,四川51个重灾县灾  相似文献   

18.
<正>四川是全国资源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和西部经济大省,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中巴经济走廊、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腹心地带,发挥着承南接北、通东达西的重要作用。"一带一路"的国内中心在西部,西部的中心在哪里?在四川!四川要做西部领头羊,应加快交通、油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丝绸之路战略资源综合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9.
张铁网 《实践》2009,(6):27-29
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走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到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五化并举"、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崭新命题,既表明了我们党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又为建设工业强国、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20.
四川灾后恢复重建,是民生重建、廉洁重建、阳光重建。民生重建如何得以实现、廉洁重建如何得以保证、阳光重建如何得以彰显,归根究底,依赖于法治。法治的理念引导灾后重建始终为了人民,法治的体系与制度保证灾后重建始终尊重人民,法治的程序彰显灾后重建的成果始终为人民共享。灾后重建留给我们的启示是: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系与制度、法治的程序将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