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学理论》2016,(11)
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我国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本文介绍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指出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并提出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求知》2016,(3)
正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要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逻辑。"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谋划和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  相似文献   

3.
<正>刚刚闭幕的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6年经济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值得关注的是,"加强结构性改革"和"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这也表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开始出现重要转向。强化供给侧管理,主动顺应了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逻辑近一个时期以来,经济理论界一直热议"新供给经济学",对其理论演绎和实践逻辑从各个层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阐释,这是非常  相似文献   

4.
从新古典经济学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入手,剖析经济增长的基本逻辑。应用该逻辑分析中国改革开发以来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源泉,并结合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寻求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新源泉。当前,中国经济最迫切的问题就是,继续挖潜以制度创新为特征的资源配置效率,把资源配置到能够依靠创新带动生产效率提升的经济领域,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源泉。  相似文献   

5.
在批判杜林思维至上性与绝对真理观的过程中,恩格斯站在辩证法的立场上科学地阐述了思维至上性问题,指出思维是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并在真理问题上划清了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独断论的界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8)
中国经济进入到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突出了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作为经济工作生命线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也需要进行调适和完善,以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开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治观、道德观进行相应的调适,补充"生态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和生态政治观,塑造了对自然讲道德的生态人格,有利于培育遵守互联网法治规范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7.
最近,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论创新和顶层设计基本完成。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对于全面深化改  相似文献   

8.
张茉楠 《求知》2015,(2):23-25
"新常态"是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新规律认识的深刻把握,而未来宏观调控和政策框架也必须围绕"新常态"的新特点和新变化作出适应性调整。一、2014年全球经济的弱复苏和大分化当前,世界经济凸显出以下主要特点:1.世界经济仍难以摆脱深度调整压力。全球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结构调整期。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产出缺口依然保持  相似文献   

9.
<正>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点颇多,首次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九大新常态,深刻揭示了消费、投资、出口和国际收支等多角度分析和认识当前的形势,对新常态提出了全面的认识。同时,对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也做出了清晰的表述,"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信息经济助转型突破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九个新常态: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重大战略部署,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魄,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观。即直面新常态,把握执政环境的深刻变化;标注新高度,开启制度现代化道路;回归新常识,厘清法治与人治的二元分野。  相似文献   

11.
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应当在新常态研究中引入人权法的新范式,因为新常态不仅蕴含着平稳发展、持续发展、创新发展和自由发展的理念,更是对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权的科学诠释。在新常态下,要实现发展权,必须进行四大突破:突破以往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的陈腐观念,从"持续发展"的维度寻求新常态下发展权的概念升级;突破发展权的时空维度,从"发展正义"的视角重新审视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突破发展权的传统手段,从提升"发展权能"的角度认识与释放创新驱动的战略功效;突破发展权的干预模式,从"政策平衡"的层面重构自由与平等、市场与政府关系以谋求更充分的发展权。  相似文献   

12.
正一、新常态符合经济规律1、对新常态的认识需要从三年来新常态显示的新特点开始。我们认为新常态有三大特点:1新的增长速度。新常态下新的经济速度从过去三十年平均近两位数的增长,进入了一位数增长的时代。这是第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而且一位数的增长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一位数的数字  相似文献   

13.
《求知》2017,(4)
<正>产业转型升级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一方面,中国主要城市重要统计指标(如人均GDP、三产比重、常住人口数等)持续攀升;另一方面,中国正在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亟需更多中心城市提高国际化水平。一、国内主要城市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新常态下主要城市经济增长模式亟待转型。截至2015年末,国内主要城市人均GDP均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在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态势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会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均9.8%的增长率降低,但到底会多低呢?从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率节节下滑,不过我认为近期增长率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外部性、周期性的,而不是中国崩溃论者所说的中国内部的体制原因。一个证据就是  相似文献   

15.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伟业的伟大实践活动中的价值关怀。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论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实践逻辑是历史逻辑的基础,历史逻辑是实践逻辑的必然。坚持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就必须从近现代中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每一历史阶段社会实践活动中,把握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6.
正面对政治新生态、经济新常态、舆论新形态、发展新业态下职工思想活跃多变的特点,太原铁路局政研会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树立内容为王、跨界融合、受众至上、开放共享、精准供给等工作理念,用"数据链"加固"生命线",以"信息力"强化"生命力",凝聚起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1.树立内容为王的工作理念。一是围绕实现"两个巩固"根本任务确定内容。把习近  相似文献   

17.
适应新常态的过程,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体制机制的全面完善,充满风险和挑战。面对这一复杂形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宏观调控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突出强调了双目标、双结合、双引擎。在双引擎不断完善和增强的推动下,相信2015年中国经济可以实现增速回调基本触底。  相似文献   

18.
逻辑经验主义作为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理性精神和逻辑分析传统对哲学的影响仍然长久而深远,亨普尔作为逻辑经验主义的重要代表始终以逻辑经验主义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发展自己的科学哲学思想,一生都致力于对逻辑经验主义的不断修正。从哲学观、认识论和科学观层面,亨普尔成为了开放的逻辑经验主义者。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8)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党和国家为解决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所提出的新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其他三个全面是支撑点。其理论的提出蕴含着深刻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的新内容,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20.
经济新常态下对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要有新的认识和新的定位,它不仅是人民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的保障,而且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致力于分析公共产品供给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梳理了公共产品供给与经济新常态理论的逻辑关系。在剖析当前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下和"十三五"期间改进与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