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5,(30)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我们党和人民始终追求的奋斗目标,但要最终实现这一奋斗目标,还需要更好地实现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等多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我们党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但是,也必须清醒看到,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在人民群众当中,还存在着许多与法治建设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法治一体建设的实质,是统筹协调社会主义法治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面,把社会主义法治视为一个整体,以一体建设的思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一体建设具有多方面的指向。从目标来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需要一体建设。从主体来看,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需要一体建设。从环节来看,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需要一体建设。此外,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也需要一体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一体建设既是社会主义的法治世界观,也是社会主义的法治方法论,可以在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得到普遍运用。  相似文献   

3.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重器,党规国法的衔接与否事关法治体系建设与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以话语体系作为研究视角可以发现,党规国法存在外部表达不协调、内在思想不融贯、主要目标不一致三大障碍。这些障碍造成党规国法话语层面的隔阂,阻碍了两种规范的深化衔接。为消除话语隔阂,深化党规国法衔接以助力法治目标实现,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依托,构建当代中国法治话语体系,将党规国法的话语体系纳入法治话语体系的范畴中,通过法治话语体系一致的外部表达风格、突出的内部思想指引以及明确的主要目标方向,统筹协调并消弭党规国法话语体系的差异性要素,使两种规范在话语层面上达致高度协调,进而促进党规国法的整体衔接,推动法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治理与建设责任政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 ,地方政府亟需解决的许多问题 ,都是围绕基本人权、基层民主和法治原则展开的。其中 ,强化政府责任 ,建设一个公开、透明的政府是农村地方治理的关键。要建设责任政府 ,首先 ,需要对政府的职能和责任重新定位 ;其次 ,需要明确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建立健全政府责任体系 ,严格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 ,以责任制约权力 ,积极推进建设法治政府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法治反腐是反腐败主体在预防和惩治腐败各个环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种新的反腐败思维和方法。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法治反腐必将成为新时期我国反腐败的新常态。确定建设廉洁政治、推进廉洁发展、把腐败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的反腐败目标体系是法治反腐的前提。在科学判断反腐败形势的基础上,完善反腐败法律体系、建立高效的廉政法治实施体系、培育廉洁法治环境、持续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是实现法治反腐目标体系的科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建构依法治国为核心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摆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历史性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无疑需要创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等。但一个民族如果缺乏基本的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模式,就很难完成上述任务,这就需要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需要完成的诸多转变予以深入思考,笔者试图站在哲学伦理学的视角,就当代中国法治建设背后所蕴藏的哲学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德治的相互结合是一个政治学命题。不断丰富和发展法治与德治的创新体系,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也是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加强法治德治要依法行宪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我国政权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加强法治与德治  相似文献   

8.
法治思维和法治治理是保证党对法治工作领导的重要方面,是现阶段的国情、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依法治国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当前,反腐败的法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各方面需要加强平衡,反腐败的效能不足,反腐败的力量还需要进一步集中。要尽快制定反腐败法,完善配套法规,注重惩防结合;加强对地方性反腐法规的建设,集中反腐力量,注重与国际反腐败公约进行衔接等路径加强法治思维和法治治理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27)
在法治的道路上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仅需要完善法治本身的体系,还需要注重培育、改良法治生态,切实优化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生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党内治理是我国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党内法规制度是党内治理现代化的主要载体。新时代以来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党理念和实践在政治、法治与文化三个维度上的现代性进步。政治维度上,廓清了以制度治党通向现代政治文明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机理;法治维度上,昭示了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法治要义;文化维度上,蕴含了"民本""德治""礼序"等传统思想融入现代"党规之治"的文化历史逻辑。三个维度间平衡、协调与统一的"三位一体"关系,是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努力的目标方向,也是在此过程中处理党内法规体系解决诸多现实问题的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11.
刘岩丽 《学理论》2010,(10):16-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战略规划的重要方面。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程中,我们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与法治是怎样的关系,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并在行动中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我国的重要国策,需要高点定位、科学决策、长远谋划,但是各地在进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往往停留于文件传达和会议部署中,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微治理则强调落实和执行,使宏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目标得以实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微治理是基层治理,基层治理是确保一方平安的基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微治理是靶向治理,靶向治理就是有针对性地应对具体的治安问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微治理是法治治理,法治治理是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适应形势发展和社会需要,人心所向。法治与和谐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法治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基础和保障作用,和谐社会是法治发展的目标方向并对法治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走过十年历程。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具有天然的同质性,二者追求社会和谐进步的目标一致,民主、秩序、公平正义、人权保障等价值追求一致。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和谐社会构建中法治的重要作用,通过尊重保障权利,禁止权力滥用,大力培育市民社会的公民意识与法治精神以及建立道德规范体系,加快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最好形式,它贯穿于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法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效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运行、民主政治的发展、先进文化的前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实现都需要法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就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行政法治要求有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法理论 ,针对行政法理论基础研究出现的各种主张和观点有 :平衡论 ,控权论 ,管理论等。在平衡论者看来 ,行政法平衡是指行政法的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配置格局达到了结构性均衡 ,这一主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及行政法治建设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7.
化解部门立法问题的制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寿龙 《理论视野》2012,(5):40-43,47
部门立法是中国的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一个大的问题。部门立法问题的症结是没有平衡务虚和务实的力量。要平衡务虚和务实,需要平衡行政权内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需要用立法和司法去平衡行政。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推进党内法规解释的规范化与法治化建设对完善我国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党内法规解释对填补党内法规漏洞、贯彻党内法规实施、精准党内法规适用以及密切党规国法衔接的价值日益凸显,创新其法治方式、融入其法治精神是实现党内法规规范化与法治化建设目标的微观要义。当前,我国党内法规解释规范化与法治化建设问题明显,存在体例形式混杂和权责归属分散等双重弊端。对此,需要从完善法规政策和优化机制设计两方面入手,规范党内法规解释工作程序与体例并明确其权责归属与监督,以实现党内法规解释规范化与法治化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一表述被学界称为"四加一",即前面四个体系之间用的是顿号,党内法规体系前面用的是逗号。这一表述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党内法规体系之间的包含关系,但是也再一次引发了长久以来讨论的党内法规与  相似文献   

20.
试论公共服务改革的目标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邹东升 《理论探索》2005,(2):99-101
推进公共服务改革 ,是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还是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基本取向。我国各级政府在加强公共服务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集中体现为三重目标导向下的推进公共服务改革 ,即确立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标、建设法治政府的制度目标与完善公共财政的分配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