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德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思考武汉的城市文化建设,不能不思考武汉的医德文化建设。从现实的层面来看,作为武汉市民,我们既是武汉医德文化的建设者,也是武汉医德文化建设的受惠者。因此,理性地思考如何高质量地建设武汉的城市医德文化,是我们每个市民都应当担负的光荣职责。作为武汉市民的一分子,笔者拟从方向性与现实性,一般性与特殊性,医德建设与法制建设三个方面谈谈自己所理解的武汉医德文化建设。一、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我们所进行的城市医德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这是方向问题。其现实性则…  相似文献   

2.
探讨文化武汉与中部崛起的主题鲜明及时,时机恰当。今年是“十一五”起步之年,《武汉市文化发展“十一五”建设规划》中指出,武汉市“十一五”期间文化投资共计500亿元资金。另外,中国中部文博会将于今年10月份在武汉召开,以后按两年一届召开,并永久性落户武汉。这势必推动武汉文化产业大步发展。专题研讨会形式好,但应该更好。  相似文献   

3.
2012年12月27日,武汉纷纷扬扬下着雪。在这个滴水成冰的日子里,记者来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面对面采访武汉市人大代表、教授李长安。在一间稍显简陋的办公室里,静静聆听李代表的述说,真切感受他那火热的民生情怀。一"人大代表如果脱离自己的岗位和专业,就很难提出有分量的意见建议。"随着武汉市各项建设活动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地表已逐步发展到地下空间,这使得学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十五”发展目标的全面达成,为“和谐武汉”建设创造了较高的起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跨越式发展中建设“和谐武汉”,在建设和谐武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武汉市2005年社会形势及和谐社会建设未来前景的基本特点,也是武汉市在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 不久前,武汉市市长李宪生提出:"武汉在哪里?"这一问,真是发聋振聩,发人深思! 人的一生,都在为生计而不断地劳作、奔忙和迁徙着。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发现城市是一个令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2月16日中午,由湖北省台办、武汉市台办、武汉市商学院、湖北省黄梅戏剧院支持并由台北市湖北同乡会、湖北文献社、台湾武汉市同乡会共同主办的2018"湖北·武汉美食飨宴"活动在台北天成大酒店成功举办。300多名在台的湖北乡亲欢聚一堂,共同品尝武汉亲人带来的道地湖北菜肴与原汁原味的湖北特色演出。  相似文献   

7.
正今天是来武汉第六天,在这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武汉人民感谢你们"。我们支援的是武汉市第五医院。来这后我哭了两次,第一次是我们组长赵琳护士长给我们指派任务时,告诉我们这里医务人员对于我们的渴望,我不敢想象我们的护士姐妹们,在过去的一个多月经历了什么。在走向"前线"武汉市第  相似文献   

8.
去年,武汉市成功地举办了以“两会一节”为重点的一系列会展活动。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首届中国武汉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突出了“展国际机电水平,创武汉会展品牌”的要求,达到了“以展会商、以展扬名、以展聚财、以展兴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市民对此的认同度如何?为了客观了解武汉的社情民意,探讨普通百姓面临和关切的现实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本报告课题组针对市民对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重要政策措施的认同情况开展了调查,本文为该调查的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两江大桥建成以前,长江轮渡是武汉市民往返三镇的交通枢纽和主要工具。过江轮渡便利了近代武汉市民出行,同时又是一个凝结着政治意味和生活意味的公众空间,都市政治风云和社会百态在此延伸。长江轮渡既承载着多姿多彩的市民生活,又催生了武汉市民众朦胧的公共责任感和改善轮渡运营以利民生的善意,与此同时也呼唤着广泛而真诚的市民认同美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20,(22)
正菜市场的标准化改造,表面上看只是功能的延展,而其深层次的意义更在于对社区居民"精神需求"的满足。在这一点上,武汉称得上努力做出了尝试。随着疫情的结束,武汉渐渐步入正轨,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菜市场改造,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4月13日,武汉"解封"后的第五天,武汉市政府官网发布了《武汉市农贸市场(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实施方案》。按照  相似文献   

12.
阮成发同志在中共武汉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而努力奋斗》为题,对市委过去五年所作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武汉市的奋斗目标及市委的主要工作任务。报告涵盖面广、亮点多多。本文在叙说武汉面临的发展机遇基础上,重点解读建设"三个中心"(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和"三个武汉"(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幸福武汉)这几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历经39个月的拼搏奋战,武汉城区第三座飞跨长江的大桥——武汉白沙洲大桥即将正式通车。这是世纪之交武汉市建成的一项宏伟、标志性工程,是武汉市打“桥牌”、充分做活桥文章的又一篇力作,是武汉城市建设、发展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白沙洲大桥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武汉市的第二条交通大动脉——武汉城郊快速公路(中环线)初具雏形,它将根本改变武汉城市建设和交通布局,并将与京珠、沪蓉等国道对接,为武汉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构筑了一条顺畅通道,成为21世纪大武汉快速发展的起跑线。  相似文献   

14.
<正>武汉市汉阳区是知音文化的发源地,浓郁的知音情怀为两岸交流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今年农历正月初八,应汉阳区台办邀请,台湾苗栗县泰安乡26名师生在乡长刘美兰带领下来到武汉,与当地师生共同参与汉台青少年知音冬令营。活动期间,两地学生结成"手拉手"  相似文献   

15.
《政策》2013,(3):81-8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湖北省省会、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武汉理应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建成美丽武汉。在武汉,有这样一首民歌:"沉湖水乡三来地,湖通大江鱼自游。地有藕根芽自发,水落草起雁鸭归。"这正是武汉市唯一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6.
城乡融合发展是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从分析武汉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可行性着手,从宏观战略层面提出了武汉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实现"五个转变"、注重"三个目标"、把握"五个方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武汉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金邦和 《世纪行》2008,(12):8-10
我们党实施改革开放战略30年来,在我国逐步地建立起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武汉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以下简称汉正街市场)的恢复开放,则是在这个改革大潮中最初的尝试,成功的范例,是武汉改革开放一大亮点,为武汉市乃至全国改革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当时,我作为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亲历了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必要作个历史回顾,纪念改革开放30年!  相似文献   

18.
张荣生 《学习与实践》2004,(7):51-54,6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本文结合武汉市硚口区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的实践,就建设学习型城区的动因及特征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政策》2012,(6):98-98
董明是一位下肢瘫痪的残疾女孩,与轮椅相伴多年,但她性格开朗、意志坚强,始终怀抱感恩之心,致力于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以回报社会。供职于武汉广播电视大学的她,是武汉市硚口区董明爱心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近年来,作为一名播洒爱心的"阳光使者",她的身影遍及汶川大地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海世博会、广州亚...  相似文献   

20.
毛磊 《世纪行》2015,(4):40-42
<正>"武汉抗战"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受"西方中心论"的影响,长期以来得不到公正的评价。在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要时刻,还"武汉抗战"应有的历史地位就成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武汉抗战"是八年抗战中相对独立的阶段"武汉抗战",既不是指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局部区域性抗战,也不仅仅局限于军事范畴的武汉会战,而是涵盖了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至1938年底这一时期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