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地资本化对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向内涵式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马克思主义土地权利束分离和社会主义地租理论,在分析现行城镇土地资本化内容及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城镇土地资本化的创新举措,即建立土地衡平基金、主张建设政策性土地资本化体系、有效参与市场调节,促进城镇工业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土地资本化及其产生原因所谓土地资本化,就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一部分土地以超常的速度急剧增值。它与正常的土地农业使用中的报酬递减趋向形成一个鲜明的反差。土地资本化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化工业化带来的,另一方面它又成为工业化城镇中资本的一个重要来源渠道。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各国城镇化工业化中都出现过这种现象,究其原因则是多方面的。1、城镇化工业化中要素在空间上的聚集,由规模效益而引起土地大量升值从而使单位面积产生更多的额外收益。按照土地经济学的原理,这种收益转化为土地资本价值。2、工业化中由…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农业工业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的集聚,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必须通过土地的重新配置来实现。如果土地问题解决得好,就可以在消费社会建设、社会公正稳定、中产阶级、政治合法性等方面有所作为,为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土地问题事关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局。近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相协调。为此,本刊特邀相关领域的专家,为如何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4.
侯少夫  侯利球 《求索》2012,(7):71-72,207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高消耗,国家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失地农民的安置、就业和社会保障已成为社会性难题,甚至激化社会矛盾。为了保障科学发展,统筹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在深入研究土地法权及经济利益的基础上,设计并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征地补偿制度,使被征地农民分享工业化和城镇化成果,成为市场的参与者和社会发展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5.
城市土地产权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城市土地经营,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健全、城镇化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也出现了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土地市场多头供应、“生地”出让、“形象、政绩”工程泛滥、城市化吞噬耕地、“双轨模式”滋生的灰色土地市场、新“圈地运动”、权力寻租、暗箱操作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从土地产权的制度根源上得到解决,很有可能在今后十年内引发新的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的高峰,从而危害社会的稳定,最终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对此,我们对城市土地经营的源头——我国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形成与演进过程及城市土地上的权利群,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并对其在城市土地经营中的完善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6.
蒲俊丞 《求索》2013,(12):192-194
生态环境不友好的土地权利行使是人为土地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为土地权利行使的生态环境限制提供了社会基础。现行土地权利行使的生态环境限制立法存在分散和残缺问题.未来应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要求的、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为统帅、以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为基础、以用养结合制度为关键、以无害化利用制度为底线的土地权利行使生态环境限制制度体系.避免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造成人为土地生态环境破坏。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应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在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原则下,走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并举的发展道路。现行的土地制度已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障碍,亟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和发展: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农民宅基地制度及农民住房财产权制度,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实现;改革征地制度、划拨制度及工业用地制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调整用地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以市场决定土地资源配置;实施户籍制度、财税制度、融资机制与土地制度联动改革,改变土地财政的城镇化融资模式;政府回归土地管理的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8.
王兴运 《人民论坛》2014,(10):30-33
土地征收是一项重要的土地法律制度。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对保障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土地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自身也存在着局限与硬伤,无法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所有土地需求。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审视,深刻检讨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现阶段,我们应当并用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来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日益增长的土地需求。  相似文献   

9.
土地领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土地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土地权利与义务的双重缺失与失衡。这种缺失和失衡,使得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都缺乏制度化的实现和调节机制,导致土地利用上的囚徒困境博弈和公地悲剧。因此,要制度化地解决中国土地领域存在的问题,必须构建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形成各方合理的利益结构,而这也构成了中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同时,制度化的土地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改变中国土地管理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的关联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制度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是整合分散细碎的地权,其实现路径是农民动员。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治理模式,可以概括为“基于土地利益整合的农民动员”。从现行土地制度的绩效来看,过于强调个体地权的土地制度,会导至弱化了村集体的动员能力,构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制度障碍。而一些农村地区通过创新性的土地制度改革,能提高村集体的农民动员能力,实现村庄范围的土地利益整合,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当适当平衡集体土地权力和农民土地权利的关系,通过赋予村集体适当的土地调控权,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三农问题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土地、农民地权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土地法律中对农民地权的保护尚存不足,这是影响土地生产效益、农村经济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阿勒楚喀为清代东北吉林的重要地区,其现存档案反映了清代同光年间阿勒楚喀地区的丰富的社会状况,并且比较能够代表东北地区的特色.通过阅读阿城档案,再结合清代有关典章制度,可以发觉清代对东北旗人土地权利的保护,既有同关外一样的权利保护情形的共性,更有其独特的地区个性.清政府对东北旗人土地所有权的保护,主要的目的不在于"保有旗地",而在于尽量阻止汉人势力的进入,保持其满洲特色和旗民的纯粹性.  相似文献   

13.
土地的功能使土地具有巨大的价值,使得人依赖于土地而生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土地的巨大价值使其逐渐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进而形成所谓的“土地意识”.土地意识导致人类对土地的争夺,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变迁,其所带来的人地矛盾在历史上,乃至于在当前都不可忽视.在工业化和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土地意识已渐渐失去了其在农业社会中的光彩,但是土地意识的惯性作用仍旧“顽固”地影响着以农业作为发端的文明——表现为“人地矛盾”周期性的爆发,成为这些文明向前发展的巨大阻力.在完全摒弃土地意识并不明智的情况下,怎样转变其内涵使其与新时代更紧密的结合,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土地征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国家和农民集体。土地征收既涉及农民集体的利益,也涉及其组织成员的利益。正确界定征地中的各种法律关系,明确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内容,完善保护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的法律制度、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土地征收法律责任制度和纠纷处理制度,对我国征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伟 《前沿》2012,(24)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经济是我们的一个主要目标.但是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土地利用压力非常显著:耕地面积的剧减,城市建设用地要求量不断增加,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粗放,城市用地布局不合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保护土地和发展经济的关系,致使矛盾不断凸显.所以推行节约集约用地,挖掘城市用地潜力,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这对保护我国的国土资源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土地权利包括土地权属以及与土地相关的社会保障权和文化教育权。在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物权与债权、实体权与程序权等问题的争议上,制度选择的关键在于明晰土地权属。  相似文献   

17.
土地问题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土地是一个权利体系,其中不仅包括经济权利即土地产权,也包括心理权利和社会权利。规划城镇建设时,要充分尊重土地的自然权利,立足自然地貌实现城市个性。在征用土地时,必须保障农民的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心理权利,充分保障农民长期受益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问题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玲 《中国妇运》2002,(7):28-3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归根结底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源,发展之本,农民获得稳定的土地权利是实现其他权利的重要基础。农村妇女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首当其冲地在土地承包权问题上遇到权益受侵问题,由此产生的土地纠纷,已成为当前农村土地问题中的突出矛盾之一。  相似文献   

19.
欧阳恩钱 《前沿》2005,9(2):131-134
“都市计划容积移转办法”为我国台湾地区1998年仿效日本、美国的先例而创设。该办法属旧城改建中容积权利补偿的典型市场模式, 将容积权利作为土地产权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加以周全保护,符合近代民主国家土地政策的根本目的, 因而对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合理化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柯柯 《前沿》2007,(10):193-194
土地征用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取得土地的主要方式,在沿江开发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土地征用的问题。实践中的土地征用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