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制造业正在步入"中国时代",这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作为"五金之都"的永康,应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市五金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建设现代化五金制造业基地,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2.
正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实现"十四五"时期目标和任务,推进工业振兴至关重要。全区推进工业振兴大会提出加快转型升级,主动打好工业振兴这场攻坚硬仗,奋力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跑出工业加速度。当前,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加快赶超跨越,我们要科学系统地推进工业振兴,主动打好工业振兴这场攻坚硬仗。突出重点,打造广西工业发展新引擎,构建"两区两带"工业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金志 《政策瞭望》2012,(11):34-36
嵊州被誉为"中国电声零件之都"、"中国厨具之都"、"21世纪国际性领带都市",产业经济特色鲜明、基础扎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经济强省"、"工业强省"等重大战略部署要求,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把推进转型升级、发展实体经济、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工作重点,把强化工业作为嵊州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大力推进"工业强市"建设,积  相似文献   

4.
永康市是省政府确定的全省经济创新发展三个试点市(县)之一。近年来,永康市按照"跳出工业抓工业,完善配套促工业"的思路,大力引导工业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五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正平台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新工业体系的"操作系统"。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推进制造强省与网络强省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也是推动业态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壮大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现状2017年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互联网+  相似文献   

6.
袁卫 《今日浙江》2021,(21):22-23
制造业是浙江经济的基本盘,更是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化先行的战略重点. 今年以来,浙江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大力推进制造业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跃升,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渐入佳境. 向"数"而生创新业 通过上线各类智能化应用,金田铜业车间加工自动化率超过93%,产值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爱柯迪发挥全5G智慧工厂优势,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了企业汽车压铸件质量追溯系统;康赛妮"未来工厂"正式全面投产,生产效率提升50%、库存周转率提升100%……今年以来,宁波市江北区引导制造业企业通过装备"换芯"、生产"换线"等手段,加快从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从简单的"机器换人"向机联网、数字车间、"未来工厂"发展.前三季度,该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8%,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  相似文献   

7.
刘杨 《协商论坛》2022,(1):28-29
省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发展工业设计、工业软件、建筑设计、创意设计等,打造"设计河南".1月5日,在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到,努力服务现代化河南建设,扎实推进"设计河南"建设专题研究,尽快形成前瞻性、战略性、操作性强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在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设计河南"成为不少委员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钟振 《当代广西》2012,(24):28-29
回首十年,"崛起"是最能表达贺州工业发展的两个字,而工业的崛起之路,正是贺州市的科学发展之路、工业强市之路。建市十年间,贺州市稳步推进"工业强贺"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初步构建起新型工业化体系。工业立市谋求发展新路2002年,撤地设市后的贺州在原来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工业。作为一个后发展地区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怎么样来赶超先进发达地区,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课题。在发展路径上,贺州市进行了积极而富有创新  相似文献   

9.
一、民营经济是推进"三个转变"重要载体 推进"三个转变"是中共四川省委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充分认识省情,实施四川跨越式发展战略作出的重大决策。推进"三个转变",抓住了加快四川发展问题的关键,是四川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决胜之策。"三个  相似文献   

10.
论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制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企外部董事制度的研究,现在是对其"利"、亦即对其必要性研究较多,而对其"弊"、亦即对其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研究较少.为了更好地推进外部董事制度的发展,在研究其"利"的时候,也应注意对其可能出现的"弊"进行研究,以防微杜渐,趋利避弊.  相似文献   

11.
张桂梅 《前沿》2004,(3):35-37
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 ,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 ,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总体要求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快“三化”的推进。因此 ,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以及“三化互动”的关系 ,对于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有积极的意义。下面对此做一些浅显的探索与思考。一、对工业化的理解工业化一般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有些人认为 :一个国家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70 %以上 ,就叫实现了工业化。所以得出 :工业化就是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连续上升的过程 …  相似文献   

12.
袁良宽 《政策》2003,(2):25-26
荆门是靠工业立市的新兴工业城市,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荆门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明确提出实施"兴工富市"战略,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业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确目标。突出工业主体地位 实施"兴工富市"战略,总的要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化工业主体地位,大力调整和优化结构,狠抓体制和科技创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黄石市作为我国中部的一个老工业基地,在体制转变、结构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各种困难和矛盾比较集中,人民群众承受了改革所带来的阵痛,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困难。为了凝聚民心,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我们自1997年起,从整顿机关作风入手,开展了"真情赢民心,真心兴民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尤其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市委迅速作出了"关于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大力实施'民心工程'的决定",在更高的层面、更宽的领域推进以"真心实意爱民、发展经济富民、加…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一主三化"战略的推进,恩施州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分析恩施州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探讨进一步推进恩施州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的战略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5月20日下午,省长鹿心社主持召开第5次省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实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会议认为,加快江西经济发展,提升江西经济实力,工业是关键。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我省发展最重要的任务。会议强调,要大力实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进一步调整工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全面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一是科学确定指导性的发展目标,做到积极可行;二是明确责任分工,落实任务;三是细化实化  相似文献   

16.
正工业发展方式转变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时期,中国工业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发展方式转变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海南》2012,(12):49
近两年来,海口市琼山区围绕"四区一园"发展战略目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着力扩大社会投资,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继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努力把琼山打造成新兴低碳工业实验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生态休闲旅游先行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和中心城市后花园。为更好地实现"四区一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琼山绿色崛起,琼山区推出五大措施:一是强力推进项目,着力打造"绿色载体"。以"项目建设年"和"项目落实年"为契机,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时期,利川市将继续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发展机遇,克服各种矛盾,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上档升级,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为此,必须坚持"工业兴市"、"项目立市"、"旅游热市"、"改革活市"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9.
欧阳万坤 《政策》2011,(11):43-45
省委九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指出,工业是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四个支柱"之一,并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实、做强工业,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必须高举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大旗,高扬"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正确认识工业省情,深入分析形势,奋力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20.
<正>8月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推进大会。会议强调要把信心和劲头鼓得更足,持之以恒推进工业创新转型发展,接力以进打造更高水平的工业强市。会议指出,工业经济是宁波城市竞争实力的重要砝码,这个优势决不能放弃。建设工业强市,是现阶段宁波发展之所需,是新一轮城市竞争之所需,更是"两美"宁波建设之所需,要进一步强化"工业稳则全局稳"、"工业兴则三产兴"、"工业优则环境优"的共识,努力建设特色产业优势明显、新兴产业领先发展的工业强市,投入产出比高、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