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清明 《政策》2010,(4):17-19
近年来,随州市坚持走“特色随州、开放随州、文化随州、和谐随州”的发展之路,以工业的主力、文化的张力、出口的拉力、城乡的合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短短三年时间,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农转工,进入工业主导的新阶段。规模工业利税年均递增24%,工业化率比2006年上升4.2个百分点,昔日的农业大市正意气风发地向工业强市迈进。二是内转外,进入开放主导的新阶段。外贸年均增长52%,农产品出口连续3年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湖北随州开创了全国机构改革先河。精简整合后,随州市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事业机构共55个,比其他地级市少设机构达10个以上。随州市因而被称为内地最"苗条"的政府。虽然改革的继续推进遇到了阻力,但随州探索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如今恰逢地方大部制改革的契机,随州经验再度成为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言论争鸣:  相似文献   

3.
蒋立新  毛海峰 《政策》2013,(4):60-61
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是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中国专用汽车之都,辖随县、曾都区,代管广水市。全市版图面积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万。2000年6月,随州升格为地级市,中央和省明确不增加人员编制。地级随州市在原县级市行政编制一个不增的基础上,组建市、区两级政府,加上当时财力有限,特殊情况下,走出了一条打造精干高效、行政成本较低的随州"大部制"探索之路。主要  相似文献   

4.
年初,一个外地考察团到湖北省随州市取经。听完介绍,来宾们都愣住了:随州市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等"五保合一",统一归口社会保险事业中心,仅27名公务员;而一般地级市此类机构至少有4个,人员编制80人到120人。有人当场就质疑:"你们随州的公务员,一个能当四个用吗?""能!"随州市委书记马清明肯定地回答。十七大期间,这位市委书记在"大部门体制"改革的"现身说法",曾引来广泛关注。事实上,从2000年8月建市起,政府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随州市是国务院于2000年6月25日批准设立的地级市。全市面积9636平方公里,总人口25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0万),辖曾都区、广水市,有55个乡、镇、城(郊)区办事处和国营农场,2个省管经济技术开发区。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也是作  相似文献   

6.
历史可以改变人,但历史终被人改变,随州就是一部历史。随州的出路何在?这不是在一张纸上画得出来的。随州怎么干?谁去干?干什么?这都是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点。我翻阅了许多有关随州的资料,拜读了随州政府一系列文件,因而产生了一个“随州构想”:让民营企业进入...  相似文献   

7.
旅游农业是通过系统规划,将农业与旅游业“嫁接”而形成的既有人文生态景观,又可提高农业和旅游业的附加值的现代产业模式。随州市在全面分析随州农业和旅游业所具备的优势后,提出了这一发展随州经济的战略选择。随州提出建成旅游农业市。一是缘于随州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发育充分。随州一直致力于水利农田基本建设和科技推广,近年又一直致力于生态农业建设,农业基础比较稳固。随州一直是全国水利建设五大名县(市)之一,是全国棉花耕作制度改革和杂交稻两段育秧的发源地,农业已连续40年持续丰收,粮棉肉和农业增加值四项指标1990…  相似文献   

8.
旅游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高效产业。它是通过系统规划将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既有人文景观和生态景观,又可提高农业和旅游业附加值的“农游合一”的现代产业模式。1996年5月,我们在全面分析随州农业和旅游业所具备的丰富资源和比较优势后,提出了这一发展随州经济的战略思路。我们提出把随州建成旅游农业市是有充分依据的。一是随州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发育比较充分。进入90年代以来,海内外同胞及国际友人曾多次前来举办炎帝神农、曾侯乙编钟祭典、研讨、观光活动,使随州成为海内外同…  相似文献   

9.
特色出效益     
刘斌  李建伟 《政策》2002,(9):45-45
盘活土地存量,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使之更好地为经营城市服务,是加快随州发展的现实选择。 据统计,随州可进行资本营运的土地2760公顷,其中随州主城区土地总量2105公顷,这是一笔庞大的资本。把这些土地盘活,运用级差地租  相似文献   

10.
刘丽琼 《世纪行》2014,(8):24-24
本刊讯8月20日至22日,省政协副主席王振有率领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部分委员、专家,赴随州、京山、枣阳三地就我省重点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开展调研。调研组考察了随州安居遗址,京山苏家垄墓群,枣阳郭家庙遗址、九连墩遗址、雕龙碑遗址.在随州召开了有当地党委、政府、政协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专题座谈会。  相似文献   

11.
《思想工作》2004,(9):7-9
乌海是内蒙古自治区内第三个成立的地级市。但乌海这个老三历来当的都有点尴尬,在经济总量这项主要指标上,与老三这一地位很不相称。长期以来,在12个盟市中,经济总量不要说排正数第三位,就是倒数第三位也难上,实际上,仅比阿拉善盟多一些,比兴安盟还差一点。人口少、地域小,自然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的历史短暂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直到1952年,刚建成投产的拉僧庙化工厂,连同解放后接管的乌达小煤窑和老石旦小煤矿,才算构成了乌海地区的第一批工业。而这一时期的乌达和老石旦等地的小煤窑,年产量加起来不过8万吨原煤;五十年代的…  相似文献   

12.
白玉涛 《世纪行》2009,(2):33-34
随州——炎帝神农故里!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地方!在饮毛茹血的蛮荒时代.华夏文明的始祖——炎帝神农氏于斯制耒耜,尝百草……,从此开启了远古时期农耕文明的新纪元。滚滚长江东逝水,干年轮回.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在随州这片热土又谱写出一篇现代农业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唐代诗人刘长卿(约709—786至791年),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省)人,一说宣城(今属安徽省)人。唐玄宗天宝中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和地方小官。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又受命为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遗著有《刘随州集》。刘长卿亲身经历过安史之乱,所以他的一部分诗作反映了乱后中原荒凉残破的景象,笔调苍凉沉郁。但他的其他诗作大都抒写个人遭遇的苦闷哀怨、羁旅愁怀和各地自然风光等,这  相似文献   

14.
你省1987年5月23日《关于将威海市升为地级市的请示》和5月27日《关于将威海市升为地级市的补充报告》收悉。同意你省: 一、威海市升为地级市,设立环翠区; 二、将烟台市的荣成、文登、乳山三县划归威海市管辖。  相似文献   

15.
引子 随州,座落在连绵起伏的大洪山与横亘东北的桐柏山交汇处。这里是灿烂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早在五六千年前,炎帝神农就在此处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创了华夏延续至今的农耕文化。 而今,勤劳而富有创造精神的随州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创建了许多骄人的业绩,把古城随州建设成为一座极富时代气息的现代城市。 随州人民深爱自己的乡土,世代禀承神农遗风,开拓创新,乐于奉献;随州人民“善待天下之才,善聚天下之财”,博采众长,丰富和发展了揉合古今文明于一体的、具有随州特色的文明。 改革开放以来,随州作为对外开放的城市,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敞开市门,加速发展。借神农风,打编钟牌,唱边贸戏,招天下商,谱写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篇章。1997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74亿元,财政收入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海南》2012,(8):8
7月24日上午,海南省三沙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西沙永兴岛隆重举行,200多名三沙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地处祖国最南端的这个地级市,正式建立了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警备区等机构。作为中国最南端、最年轻的地级市,三沙市将依法履行对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  相似文献   

17.
《政策》2009,(8):17-19
近年来,中共随州市委、随州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第一、项目第一、环境第一”,奋力推进“特色随州、开放随州、文化随州、和谐随州”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随州市委、市政府结合地域实际,提出了中国梦"随州版"的新实践——建设"神韵随州"。"神韵随州"神在铸文化之魂,韵在绘山水之美。新一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按照"新一届要有新作为,新班子要有新气象"的工作要求,围绕建设"神韵随州",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开拓创新,扎实开局,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勤练内功,提升精神区位出台新举措一是学习铸魂。针对新一届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新当选较多的情况,出台了《关于在全市人大系统开展"学习提高年"活动的意见》,对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培训学习提出具体要求:举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19.
袁良宽 《政策》2002,(5):35-36
加入WTO后,随州应该如何应对,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我们要更新观念,扬长补短。趋利避害;抓住机遇,扩大对外开放;迎接挑战,加快内部整合,从而全面提高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底,杨永良同志代表省委约我谈话,拟调我到随州工作,负责组建地级随州市(即设区的市)。2000年地级随州市的设立,揭开了随州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