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乐论和完全论对何为“幸福”有着不同的诠释,综合两派观点,可以把幸福定义为“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快乐是幸福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把幸福与快乐等同起来,会导致异化的警察幸福观,它通常表现为“肉欲幸福”、“金钱幸福”、“权力幸福”,这些方面往往交织在一起.道德是幸福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这意味着幸福不必以道德为客体,幸福不是道德的必然结果,幸福必须以道德为基础.要实现警察幸福观的回归,需要处理好法与德、情与理、高标与底线的关系,需要做到头顶蓝天、脚踩大地,怀大爱心、做小事情.  相似文献   

2.
论幸福本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英 《思想战线》2002,28(2):26-29
快乐的心理体验是幸福的主观形式 ,是幸福的主观本性 ;人的需求之满足和生存发展之完满则是幸福的客观内容。如果一个人感到快乐而幸福 ,是因为他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了真实的实现 ,那么 ,他的快乐的心理体验之幸福的主观形式与他的需要得到实现和生存发展达到完满之幸福的客观内容便都是真实的。幸福的真实性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相一致的本性。反之 ,如果一个人因为他的重大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了虚幻的实现 ,那么 ,他的快乐的心理体验之幸福的主观形式与他的重大需要得到实现和生存发展达到完满之幸福的客观内容便是不一致的。因主体不同而不同的幸福是相对的幸福 ;不依主体而转移的幸福是绝对幸福  相似文献   

3.
从管理科学角度看,帮助民警实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是现代警察管理的终极之善。为此,公安机关应从三个层面致力于创建幸福公安组织:在组织层面注重营造幸福公安文化;在领导层面要树立正确的幸福道德价值观;在个人层面应努力培育民警生活的积极心理、幸福能力,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人生追求的目标是幸福,或者叫快乐。这是人生的最终目标。有人追求财富,因为财富能给他带来快乐;有人追求美色,因为美色能给他带来快乐;有人追求革命,因为献身于革命能给他带来快乐。所以快乐是人生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什么最重要     
生活中,什么最重要? 快乐很重要。活着就要快乐开心,不开心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快乐就像闪烁在黑色夜空的星星,是烦恼人生中难得的幸福而甘甜的感觉。我们怎样才会快乐?所谓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心灵的无烦忧。  相似文献   

6.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这是儿歌《劳动最光荣》中的歌词,唱出了幸福与劳动之间的紧密关系。实际上,人们感受到的幸福,如物质消费、事业成就、家庭快乐、文化赏析等等,都是由劳动创造的,尊重劳动构成了追求幸福不可或缺的正确心态。  相似文献   

7.
结束十年恋爱长跑,完婚、生子后的著名全能艺人伊能静的日程表上,排满了唱歌、排戏、著书、宣传等等事业项目,可以说,每一项亦做得完完美美,轰轰烈烈。随着重头戏《白门柳》的开拍,新书《索多玛城》的出版,加盟被媒体炒得大热的《谁主沉浮》,伊能静更是春风得意,而细说起来这些成功的快乐,伊能静认为都不如爱情甜蜜,婚姻幸福来得妥贴、重要,事业带给她饱满的生命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但是她却认定情感是女人的最好滋养品,是她身心快乐的大本营。  相似文献   

8.
盈竹 《小康》2005,(11):20-21
有限的生命,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珍惜她;快乐是一种更好的方式。不管什么人,最终的追求无外乎快乐和幸福。它是生命的依归,决定了人生的终极意义。追求并享受快乐,实则是一种健康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9.
幸福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幸福和快乐作为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的关键概念,内涵各异,而又互相关联,常常容易混淆使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快乐和幸福的构成多维性、目的终极性、人格道德性、人生意义性、动力持续性的角度着手,深入研究并阐述幸福和快乐之间的界线和联系,进而尝试分别给出幸福和快乐的概念和特征界定。社会主义为实现幸福提供了制度保障,个人幸福只能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的程度未必和财富成正比。 对员工来讲,幸福的感觉只嫌少.不会嫌多。高明的管理者懂得制造幸福,让员工开心,以便他们更有劲头干活。那么,世界上有没有制造快乐,减少痛苦的方法?有的,它叫前景理论。前景理论讲的是,一件事物,由于处理方式不同,带来的感受差别很大。举个例子,1000元钱.不同的消费,快乐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去郊区游玩,能放松24—48小时;添一部新款的手机,兴奋一个礼拜。  相似文献   

11.
关于"真正的幸福"有诸多互相矛盾的见解,傅立叶对以往"真正的幸福"的诠释归结为两类:一类注重精神的快乐,另一类注重物质的享受。他认为这两类都很偏执,即"精神快乐"的"真正的幸福"者"喜爱住在茅屋所体验到的那种快乐";而"物质享受"的"真正的幸福"者则有"毫无节制的贪财欲望"。傅立叶针对这两种关于"真正的幸福"的偏执见解,阐述了自己对"真正的幸福"的见解,认为:财富是仅次于健康的主要幸福源泉;十二种情欲都获得满足,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与"善"联系在一起。傅立叶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等社会制度里,人类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只有在未来的"和谐制度"下,人类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明年铁路春运工作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早",春运从1月8日开始,比往年来得要早;二是"重",春运总体客流增长较大,节前客流高度集中  相似文献   

13.
最近,"你幸福吗"这句话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的幸福感指数越来越低,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幸福。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人将"有房、有车、有存款"视为幸福;有的将"家庭和睦、婚姻稳定"视为幸福;有的将"家人身体健康,开心快乐"视为幸福;研究者们认  相似文献   

14.
<正>幸福沉淀于我们的内心深处。无关权势,无关财富,无关才华。心念和情感是幸福与否的关键。如果心念和情感像太阳一样,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是光芒灿烂温暖满溢,那么幸福就是让快乐的种子种在了你的心田,并迎着阳光生长,枝繁叶茂,春暖花开。  相似文献   

15.
提醒快乐     
某日,与一位读者聊天。他说读了不少我写的关于幸福和快乐的文章,但觉得还缺少一些教人快乐的具体方法。我觉得他的话是很好的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与人与事与社会打交道,难免会因遇到种种的烦恼和不快而影响我们的情绪。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心灵在纷繁的生活里更从容一些,淡定一些;如何让自己的性格更乐观一些,豁达一些;总之,如何让自己离烦恼远些,离快乐近些呢?这里,我就介绍两个小方法,提供给愿意寻找快乐的朋友。  相似文献   

16.
盈竹 《小康》2005,(11):19-19
陈惠雄: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人本经济研究所所长,著有《快乐论》。小康:您认为,什么是快乐?它与幸福有什么区别?陈惠雄:快乐是一种愉悦、正向的主观感受。快乐是一种主观体验,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凡是利于快乐的事情就是好的。快乐是终极善,最高的善。从学理上讲,它指的是以人与对象的物质存在为基础,又超然于物质之上的这种精神感受。快乐是有时间差异的。长期快乐可以产生其他快乐,而短期快乐则是眼前快乐,以后痛苦。这是人们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充分造成的。行为往往偏离长期快乐。幸福则更多侧重于社会、环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工作为了什么?生活!生活为了什么?理想、信念、幸福、快乐……如果我正追逐理想,如果我很快乐,那么,我可不可以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程恩富 《传承》2011,(7):63-64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永恒主题,也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终极目的。幸福的主观形式即幸福感,是一种超越感官快乐的、深刻而持久的心灵快乐,其客观实质是人生重大需要的满足。幸福不仅与主体自身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2,(11):34-35
你,幸福了吗?追求幸福是每一个人的终极目标,享受幸福是每一个人的神圣权利,创造幸福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要真正达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境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央视的追问得到了完全不同以往的回复,这也激起了媒体及公众的冷嘲热讽。中国人的幸福观变了吗?中国人认为的幸福是什么?为此,由《小康》杂志连续第  相似文献   

20.
2011年9月1日,全国中小学生同上第一课,主题是"幸福"。课上,成龙、杨利伟、邓亚萍等知名人士还共同宣读了中国首个儿童宣言——《中国少年儿童幸福成长宣言》。《宣言》全文如下:成长我要成长,快乐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乐观我要乐观,每天发现一件新的美好事情,学会对压力说没关系。自信我要自信,相信并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