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家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是一种非常紧缺的人力资源,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在全方位开放的格局中,成长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及其管理与企业网络能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英 《求索》2014,(12):107-111
本文提出和检验了人力资本及其管理与企业网络能力关系的假设,结果表明:人力资本而非人力资本管理对企业网络能力产生正向直接影响,人力资本管理通过人力资本对企业网络能力产生正向间接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管理型人力资本、专业型人力资本分别正向直接影响网络柔性决策能力、网络协控能力、网络营运能力;影响企业网络柔性决策能力最大的是企业家人力资本,其余依次为人力资本配置、投资和激励,而影响企业网络协控能力依次为管理型人力资本、人力资本配置和激励,影响企业网络营运能力依次为专业型人力资本、人力资本配置和激励;提高人力资本的最佳途径是人力资本配置。  相似文献   

3.
优秀的企业及其文化建设离不开精明的企业家。我们在欣喜地看到中国企业家们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公平正义、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非常痛心地看到改革开放后一批白手起家、披荆斩棘创下丰功伟业的企业家同样难以逃脱“家财万贯、声名远扬、众人拥戴巳然无法止住他们迷失的脚步”的精神困境。关注企业家的精神困境,解密这些成功人士的精神困境,是社会发展进程中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数字技术、人力资本是影响企业家创新力成长的重要因素。基于创新结果视角,以企业密度和企业深度衡量企业家创新力成长。2010—2020年间,我国企业密度、企业深度分别提高了2.65倍和1.87倍,各省市企业家创新力发展差异明显;数字设施、人力资本分别对企业密度、深度有正向影响,两者交叉项对企业密度产生正向影响、对企业深度产生负向效应,对不同地区作用强度差异显著。建议均衡提升各地数字技术等基础设施质量,促进人才与数字设施融合,完善市场机制,健全财税体制,升级产业结构,促使企业家创新力成长。  相似文献   

5.
马新力 《青年论坛》2002,(6):122-123
“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教育投资与收益的研究领域 ,为揭开现代经济增长之谜提供了一把钥匙。中国需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更需要发展人力资本。要赋予人力资本以新的内容 ,加大投入 ,设计新的制度培育企业家 ,采取措施培育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6.
《研究与交流》2007,(5):40-41
在过去的两年,在《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帮助下,Hay(合益)集团对中国近40位各行业顸尖企业的领导人及其直接属下进行了深入的访谈,运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研究工具,并借鉴中国一流商业观察人士的意见,发现总结了这些优秀企业领导者的成功基因及其要害“软肋”。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针对“中国企业家”这个群体所作的最全面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剖析解读。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发展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企业家及其经营管理才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最稀缺的要素之一,而且这种要素的匮乏是造成它们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目前,我国不仅管理人员少,企业家阶层远未形成,而且素质差、管理水平低,这不能不是制约我国微观经济搞活、搞好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致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企业家队伍,实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没有大批的企业家。企业家,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要素之一。相对而言,我国理论界对企业家的理论研究又滞后于企业家发展的实践。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由邓国政任主编,陈昆满、尹良荣等任副主编的《社会主义企业家》一书出版了。该书的出版,对于深入学习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我国企业家理论研究将起着先行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与交流》2004,(4):40-40
真正导致中国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中国的企业家或企业家领导班子精干术(商战技巧,捕捉机遇),拙于对各种“势”的研判,正是这种缺陷直接导致中国企业家战略架构力不强。  相似文献   

10.
从投资角度来看,企业人力资本价值与个体人力资本价值概念显著不同。从构成要素来看,个体人力资本的价值主要由年龄、素质、各种能力、健康程度及思想品质等要素构成,企业人力资本价值由企业个体人力资本数量、企业个体人力资本质量、企业人力资本结构、企业人力资本主观效能这四项构成;从形成途径来看,个体人力资本价值包括先天的天赋与后天的学习累积的素质和能力的价值集合,企业人力资本价值通过企业招聘引进、企业内部培训开发、流动整合、薪酬福利的支付及企业文化的建设等途径,由企业和个体共同努力形成;二者在生命周期、价值曲线、价值增值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刘善球  何继善 《求索》2005,(2):22-23
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就是评估、核算企业家人力 资本的内在价值。对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定价,不同的学 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结合 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影响因素,从资本收益权角度对企业 家人力资本定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企业高管薪酬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人力资本价值及其管理要素贡献的货币体现,对于满足高管人力资本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家庭成员体面生活需要,调动高管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提高经营业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企业家职业化问题的提出企业家是以企业资产增值为经营目标,通过产权币场的竞争过程将O己的知识产权(即人力资本)与企业的物质财产结合在一起,从而在经营中占有企业的整体资产,独立地、创造性地组织和指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流通、服务等商品活动,并承担风险的专门经营者群体。企业家的生涯也有其产生。发展、成熟、衰落的生命周期。企业家职业化就是依据企业家成长规律,从社会需求规律和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从整体上搞好企业家发展规划、资源开发、人才培养\使用、考核、流动等多方面工作的系统化工程。它既是一项经…  相似文献   

14.
张军 《中国发展》2008,8(3):42-51
该文运用已有的人力资本理论,从客观发展现状、体制和机制、政策环境、企业家认识和企业发展方式等方面,对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改变目前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水平低、人力资本培养不能得到重视的现状,需要转变观念,建立企业专项培养基金,重视对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深化劳动用工体制和建立与报酬相联系的学习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4月30日上午8时,各方关注的海西发展论坛在福州金源大饭店盛大召开。4位国内知名专家与大家面对面,就如何加快海西建设、如何推进福建自主创新及企业品牌建设作了精彩演讲。曾在中南海为中央领导授课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名牌战略推进研究会副主任、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海尔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安喜,这4位国内一流专家、企业家分别结合“自主创新与企业发展”、“十一五发展战略“、“品牌战略与自主创新”、“海尔自主创新之路”等主题,把脉福建企业,为海西创新支招。  相似文献   

16.
六十年代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人力因素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一些经济学家不再满足于把劳动力看做是一种被动的、只能为资本所雇佣的要素,突出了劳动力同样是资本的看法。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论人力资本投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经济学概念,并将其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这种概念的  相似文献   

17.
兰建平 《今日浙江》2013,(21):32-3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敢为天下先、勇于闯天下、充满创业创新活力的企业家、领头人,推动了浙江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市场、技术、要素以及政策制度环境的变化,许多曾谱写过华丽篇章的浙江企业却在市场竞争中没落,甚至倒闭消失,这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发展,企业经营空间变大,市场竞争时空变小,国际经营战略创新加速。在这之中,企业家是否具有现代国际经营的辩证理念与战略创新能力,则起到关键作用。研究、借鉴中外知名企业家的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对于我们的企业家们驰聘国际市场,开展经营与竞争是颇有益处的。(一)企业市场定位及规模创新———生态规模与生态空间,构成企业市场生存的平衡环境。一位企业家认为,自然界有生态平衡,经济领域同样也存在经济生态平衡发展问题。要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强、生存空间最优,经济效益最佳,企业家的辩证理念与战略创新…  相似文献   

19.
阿里巴巴的企业传承实现了价值观、行为方式等要素的有效传递,这种社会规则系统的"系统传承"保证了人力资本的有效链接,也保证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有效传递,对我国民营企业代际传承和企业家"退"出机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如今,关于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及其理论的书籍越来越多,让青年人应接不暇,真有些“百家争鸣”的味道。现实中对“企业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理解:企业家是企业的所有者或最高经营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老板”。当下,如果是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如果是职业人,不满足现在公司,下一步要选择什么样类型的企业7面对当前中国食品业的乱像,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企业家来扭转“乾坤”?我们的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企业、企业家?这类问题,足以令人窒息。我们可从企业家的境界来分析企业家和他所在的企业特点,同时也来帮助职业人与企业家理清思路。根据我的理解,企业家有如下四种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