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恐慌情绪在职场疯狂蔓延。裁员已经不是“传说”,更不是华尔街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其作为应对危机的无奈之举。但是,对于国内大多数企业而言,如此大规模的裁员还是头一次。而综合各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出,企业在处理此类问题上的经验明显不足,此番旨在保命的裁员之举正在诱发新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记得在2008年年底的时候,媒体上天天都是有关华尔街金融海啸的新闻,中央2台的“直击华尔街风暴”栏目持续了好长好长一段时间;企业里几乎每家都在处理调整、裁员、节支等问题,员工人人自危;朋友们见了面谈论的也多是“你们公司裁员了吗”、“你的职位能不能保住”之类的话题,至于说“拿了多少年终奖”、“有没有加薪升职”等问题,谁要是能提出来,很可能就会被视为外星人。  相似文献   

3.
如今.裁员成了让职场人心惊胆战的字眼。但逃避不是办法,多了解些相关法律法规.在裁员“不幸”降临的时候.利用法律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才是正确的应对态度。  相似文献   

4.
全球速递     
《中国残疾人》2013,(8):23-23
英国:9家再就业工厂关闭残疾工人面临大裁员 7月4日报道,英国政府关闭了9家Remptoy工厂(“Remploy”是英国的再就业机构,主要雇佣残疾人)。目前,约有234名残疾工人面临裁员危机。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实施在即,在这一敏感时期,华为公司闹出“辞职门”事件,直接对连续工作满8年的7000多名资深员工下手,经济补偿金达10亿元,在业界、劳动保障部门以及广大劳动者中间产生广泛的影响。华为公司的“辞职门”事件未了,沃尔玛裁员风波又起。沃尔玛、华为公司大批裁员的行为其实是对这部即将实施法律的误船。  相似文献   

6.
最近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大量企业就此进入寒冬,纷纷裁员以自保。然而,规范的裁员需要给予员工补偿,代价着实不小,因此不少企业动起了“找碴”的念头,希望以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雇员工。是不是只要违反规章制度。企业就可以随意解雇员工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7.
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好像一夜间凭空冒出来许多剩余劳动力,到处都在喊人多,裁员的“大刀”也是满世界乱砍。由大跨国公司客客气气地辞退,到著名的“联想模式”20分钟内马上走人,中国企业正在酝酿或已经开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裁员。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幸存者会因为保住了工作而欢欣庆幸,肯定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但事实表明并非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幸存者内心变得异常脆弱而敏感。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引发的裁员令女性白领们产生了一定恐慌。近日,一些公司的职场女性开始穿起了防辐射服,做起了怀孕的准备工作。在这些职场准妈妈中,有些人的生子计划提早了一两年,准备以此来应对可能到来的裁员风暴,保住现有的饭碗。那么,用怀孕的方法就真的能保住自己的“饭碗”吗?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使企业经历一次大规模的洗牌,一些企业为“节流”选择了“裁员”,而一些企业借机储备人才,打响人才“保卫战”,出现了一种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趋势——当春节的气氛还很浓厚时,福建各地一场接着一场的招聘会已轰轰烈烈地开展,仅泉州市节后各种类型的招聘会就有近100场。而春节期间,莆田许多企业纷纷在市内外的报纸电视电台上打出招聘广告,他们不是裁员,而是广纳人才,蓄势待来日。福建卡朱米时装有限公司最近新增20条生产线,春节前派专人前往东莞等地招聘600多名管理人员和工人。目前,福建许多企业正借“机”广纳人才,开展“招兵买马”活动。  相似文献   

10.
经济萧条,“卧槽”为先。然而,如果用人单位一心想裁员,劳动者是走是留,又该如何自保?最近,频频发生的因金融危机引发的劳资纠纷,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近几个月来,我们能听到的经济言论、能看到的管理文章,似乎都言必称金融危机、经济滑坡,像极了文革时期写文章或发言之前必先冠以“东风吹,战鼓擂”之类的帽子。随之而来“裁员”、“降薪”之类的词汇更是让人一看到或一听到就有想吐的感觉,决不想在此提及;而且时近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总想找点振奋人心的事来说说。但回头再跟HR们聊聊,或去HR经常光顾的网站、论坛走走,发现当下最令大家心烦的事情还就是裁员。所以,思路又被拉回现实之中。  相似文献   

12.
“雷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全球金融危机带动了减薪、裁员的提速,而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对于金融危机,该如何御寒呢?近日看到互动百科举办了个“学好知识过暖冬”的活动,盘点了关于金融危机的“过冬秘籍”,如“百元周“、“过冬十戒”应有尽有。我对盘点做了个总结,称为“最‘雷人’的10大省钱方式”。  相似文献   

13.
某大型国有企业裁员时,一批被裁员的职工要求和企业最高领导对话不成引发了一场规模较大的集体上访事件。面对媒体的采访镜头,这位“局级”企业领导竟然如此解释为什么不愿和职工对话的理由:“我们又不是熊猫,他们想见就见?”听到这则消息,我心中仿佛塞进一块石头,沉甸甸地。将领导干部与熊猫相提并论,我是第一次听到。不过,其中折射出的对职工基本生存问题的冷漠及傲慢态度,却难说不是司空见惯。曾几何时,回响在耳边的是诸如“老黄牛”等称谓;国人也尚没有忘记鲁迅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但是,随着国家…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商丘市委统战部开展“五个一”活动,帮助非公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一是开展一次调研。由部长亲自带队,组织人员深入不同行业重点企业及时了解金融危机以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企业应对的措施,掌握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二是发出一份倡议。向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发出倡议,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勇担社会责任,少裁员甚至不裁员,保持内部和谐。  相似文献   

15.
新年的春天已经到来,但经济危机笼罩下的职场寒冬还没有过去。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份,全球各大产业裁员超过24万人,涉及各行业超过50家知名企业,裁员人数创7年来单月之最,同比2008年增幅超过100%。失业风暴席卷全球,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跨国公司、大中型企业陆续传出裁员消息,真真假假的传闻让职场人心惶惶。阴云笼罩下,不少人开始采取紧缩开支,取消度假计划、暂缓跳槽等措施来应对危机,部分职业女性则筹划用“怀孕”的另类对策未保住饭碗。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些职场女性为了预防被辞退而突击怀孕,  相似文献   

16.
又到岁末年终,但在如今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大环境下,对国内很多企业而言,这个“年关”似乎格外不好过。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第四季度和未来两年四万亿振兴经济的计划,但经济周期是一个过程,政策调节见效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很多经营艰难的企业面对燃眉之急,不得不采取裁员等缩减运营规模的措施;而此时一旦企业的裁员方案在内容或执行过程上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引发劳动争议风险。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09,(5):5-5
交通收费将重新核定标准;浙江:不裁员企业将享受“特殊照顾”。  相似文献   

18.
性格坚毅、刚正、雷厉风行的孙桂杉.从事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已经整整10个年头。他潜心履行职责,秉公执法维权,在劳动争议仲裁战线上创造出累累佳绩:1999年被授予白城市劳动模范;2000年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优秀伸裁员”、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一等功”获得者;2003年吉林省政府“人民满意公务员”;2004年白城市“十佳勤廉公仆”。  相似文献   

19.
信息平台     
上海改制企业随意裁员要担责在近日召开的2005年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表彰暨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韩正强调,上海将加大对企业中“岗位流失”的控制力度,对个别国有企业随意裁员的做法,将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韩正在会上表示,政府应当处理好促进就业中“开源”和“节流  相似文献   

20.
国际     
《人民公安》2009,(3):4-4
美欧日企业掀裁员风潮;冰岛政府宣布辞职;哈马斯表态:“原则上”同意停火一年;华尔街分红,奥巴马大怒;朝鲜称将取消所有与韩国签订的政治与军事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