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职场瞬息万变。今天还是部门主管,明天就有可能因为公司的变革而成为“牺牲品”;今天还是拿高薪的“职场贵族”,明天也许就沦落为失业族。人在职场,往往身不由己,不是被知识淘汰。就是被职场淘汰。失业的危险信号总会频频闪烁。为了使自己始终稳如泰山,四类人应做好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2.
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今天,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很多企业出于生存考虑开始大幅度裁员,全球人力资源显现出“过剩”迹象,对于原本“供过于求”的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作为员工的我们,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保存自己已成了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首要问题。其实,职场危机不是金融危机导致的,而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只有正确认识它,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从容应对职场危机。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引发的裁员令女性白领们产生了一定恐慌。近日,一些公司的职场女性开始穿起了防辐射服,做起了怀孕的准备工作。在这些职场准妈妈中,有些人的生子计划提早了一两年,准备以此来应对可能到来的裁员风暴,保住现有的饭碗。那么,用怀孕的方法就真的能保住自己的“饭碗”吗?  相似文献   

4.
职场人该从容应对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为职场人,怎样才能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保住自己的工作,并且突出重围,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顺利呢?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在2008年带给职场的冲击几乎令众人陷入恐慌,在裁员、失业等巨大压力下,职场人在2009年对稳定工作的渴求似乎比以往显得更为迫切。有关专家经过市场调查和分析,预测出2009年10大最稳定职业,供职场人士参考。第一位公务员在职场人最羡慕职业的调查中,公务员以21.9%的比例遥遥领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许多职场人士愈加感受到危机和压力。为了在工作中更具竞争力。或未雨绸缪、重新规划,越来越多的白领及职场人士选择重新“充电”。专家认为,经济危机是最好的读书时机,可以趁机储备知识,养精蓄锐。  相似文献   

7.
职场竞争可谓激烈,职场人稍微不小心就有可能成为职场的边缘人士,久而久之被“抛弃”。一方面,职场人必须想方设法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避免被淘汰;另一方面,职场人必须建立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增加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营造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职场氛围。职场必须时不时淘汰~些人以保持新鲜的血液。那么职场中哪些人容易被淘汰呢?  相似文献   

8.
身为职场人士,如何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安然度过,并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顺利呢?国内权威的职业规划咨询机构——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先生日前为您支招,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对于"职场空窗期,你有过吗"的调查结果显示,93.02%的人曾经历过这一特殊阶段。既然这么多人都曾经历过职场空窗期,那么,他们是如何看待职场空窗的?36.97%的人认为在这一阶段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变得懒惰;26.05%的人认为遭遇职场空窗很正常,人人都会遇到;21.85%的人认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专家表示,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职场空窗,我们都要积极对待人生的这段经历,或放松心情,或学习充电,把它作为自己下一步求职的垫脚石。  相似文献   

10.
佚名 《今日广西》2008,(21):15-15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在职场打拼若不练就一身“钢筋铁骨”就寸步难行!下面几位职场人士维权的经验之谈,希望对职场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2008年,职场人面临新的契机。上半年人才市场红红火火,下半年人才市场将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哪些行业需求最大,哪些岗位人才稀缺,哪些人才最具发展潜力?对此,北京宏威职业顾问公司通过调查,对2008年上半年职场特点进行了梳理,对下半年职场发展作出了趋势预测,供职场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2.
笼罩大半个中国的雾霾阴影尚未消散,职场领域的“雾霾”又悄然来袭。据国内知名招聘网站智联招聘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薪酬、加班、“背房”、健康和职场安全感已成为压在职场人身上的“五座大山”。然而让业内专家担忧的是,面对雾霾的肆虐,大多数职场人选择了“低头”,默默承受或负重前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保安》2012,(14):56-57
“怀才不遇”已经不是李白、杜甫等胸怀大志的名人的专利了。人在职场,空有一身技能却无法发挥价值,空有一腔宏图大志却因职务低微无法实现,足以让职场人焦虑不平。某网站曾做过的一次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575位职场人士中,有41%的人常常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有34%的人偶尔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只有25%的人从来不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相似文献   

14.
金融风暴袭来,职业技能培训行业却逆势而上,让人们看到了其巨大的能量。 其实职业技能培训的小宇宙一直都在社会大潮里散发着热量,只是当金融危机“冷冻”了大学生就业的职场以后,这颗小宇宙的能量才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相似文献   

15.
对于每天忙于生计的职场人来说,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在办公室度过。虽然办公室每天都有专人打扫,看起来一尘不染,实际上空气中漂浮着大量污染物,而这些将成为危害职场人健康的“无形杀手”。  相似文献   

16.
新一届大学毕业生在7月初成为职场新人,很多大学毕业生迫不及待开始学习“职场法则”,以适应未来的工作生涯。职场专家表示,每个人在职场上的持续努力,其实就是塑造一个个人的职业品牌,它包含了来自外界对象的感受和评价,是职业者个人面向外界对象所发生关系的一切过程和行为中能够创造的价值总和。有些人工作很努力、业绩突出,但却疏忽了对个人职业品牌的打造,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保安》2012,(18):64-64
职场怨念有多重?不妨来看看这项调查报告。日前,某人才网站发布了一个职场抱怨状态特别调查报告。在参与调查的5000余人中,65.7%的职场人士表示,自己一天抱怨次数在1-5次,3.8%的被调查者每天抱怨6-10次,3.7%的人每天抱怨11-15次,还有4.8%的人表示,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个人要想在职场中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具备多元化的技能和素质,一项职场调研结果显示,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抗压能力和职涯规划被认为是其中最重要的几项。而且,在职场中还流行要“三心二意”,即必须有包容心、忍耐心、好奇心,以及强烈的职场“意愿”和强大的“意志”。  相似文献   

19.
在人一生发展过程中,中年期是指4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一般人都说中年人为强者,认为中年人事业有成。家庭稳固、责任重大,是成熟的阶段。理应能处理所有工作与生活中的问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随着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职场人自身健康的退化。40岁左右的职场人已经迈入了职场“更年期”,在心理、思维和工作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人甚至步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20.
关月辑 《中国保安》2012,(12):56-57
无论是初涉职场者还是跳槽到新工作单位的“老鸟”,往往会惊讶地发现,身边并非都是同龄人。与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职业履历的人共事,便无法回避“职场代沟”的存在。那么,如何轻松跨越“职场代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