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工作》2009,(7):22-22
燕道成在《当代传播》2009年第3期撰文指出。传媒的道德责任是传媒伦理的核心,构成传媒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基本定性,是传媒文化和传媒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传媒的道德责任的根源在于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传媒道德责任的范围和主要内容取决于它的利益相关者。传媒道德责任的内化即为传媒良心,是传媒道德责任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它由传媒爱心、传媒诚心和传媒义心所构成。  相似文献   

2.
传媒行业是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行业。报纸、电视、网络、多媒体行业、广播电台、政府公关部门、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等都对传媒专业毕业生有很大的需求量。随着这些年传媒行业的飞速发展,国内的传媒教育也渐渐红火,现在很多院校都开设了相关的传媒专业,使得各种层次的毕业生充斥就业市场,传媒人才的发展与就业也出现了一些新动向。  相似文献   

3.
汪如磊 《前沿》2010,(7):151-155
传媒产品具有商品属性,相比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传媒产品具有公共特性;传媒产品受到意识形态工作规律、信息传播规律和传媒市场规律共同的制约,具有一致性和不一致性的特点;传媒产品可以分为两大类型;要从宏观、微观及传媒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等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4.
肖凭 《求索》2007,(8):45-47
强替代性传媒产品是一种竞争性传媒产品,竞争性传媒企业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弱替代性传媒产品是一种垄断竞争性传媒产品,垄断竞争性传媒企业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价格。不可替代性传媒产品是一种垄断性传媒产品,垄断性传媒企业能够控制市场价格。纯政治属性传媒产品的供求关系受政治利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思想工作》2009,(11):23-23
王永亮在《今传媒》2009年第5期撰文指出,传媒人才的培训与教育问题,是传媒事业发展的基础问题与根本问题,传媒人才的产生、成长和成熟过程。一般来说,传媒人才的培训与教育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校教育和培训,二是社会实践教育与培训等。  相似文献   

6.
王国平 《求索》2011,(10):51-54
以模块网络和产业生态网络构建传媒产业簇群创新网络发展模式是在新经济环境和传媒新业态环境下,对传媒产业簇群创新网络适应现代发展要求而进行的拓思。文章着重研究了传媒产业簇群模块网络的模块化与模块网络理论、传媒产业簇群模块化设计、传媒产业簇群模块网络的结成问题;探索了传媒产业簇群生态网络的内涵、特征与结构,并依据其生态规律就构建传媒产业簇群生态网络提出了三个要务。  相似文献   

7.
蔡骐 《思想工作》2007,(8):26-26
杨彬在《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加强农村传媒建设,需要实施“城市支持农村”战略。传媒“城市支持农村”,不但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可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传媒业总体键康发展。实施传媒“城市支持农村”必须改革传媒发展体制,要把农村传媒纳入农村公共事业范畴,对农村传媒进行一定时期的市场保护,并倡导农村传媒的社会效益导向。  相似文献   

8.
大众传媒的普及和公众知情权的强化,直接导致其与刑事侦查不可避免地发生关系。一方面,在传媒报道侦查活动的过程中,传媒相对来说处于弱势的一面,传媒对侦查过程的影响相对来说是被动的,同时传媒对侦查过程作用的结果也是间接的;另一方面,传媒深入社会生活的力度与强度越来越大,甚至可能独占话语权,这是传媒报道侦查活动在我国能够产生司法监督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英 《群众》2008,(12):49-5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尤其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传媒主体日益丰富,形成了报刊、图书、电视、电台、网络、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传媒不仅开展经营活动,而且逐渐走上了集团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传媒经济也成为一种独特而且重要的经济形式。纵观我国传媒经济30年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0.
传媒自由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理念。传媒自由理念本身就预设了其价值合理性及道德责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当前的传媒自由已经背离了自由的真实含义.忘记了自己的道德责任。因此.传媒伦理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学界与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传媒伦理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研究如何运用普遍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去解决传媒领域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传媒职业道德的学问.作为一种规范的传媒伦理具有两个向度,一个是自律的个人德性的向度:一个是他律的传媒制度伦理的向度。因此,传媒伦理建设也应该围绕着这两个向度展开。目前传媒伦理的理论指向问题就是.传媒伦理究竟是个人德性的,因而是私人道德.还是公共的德性,因而是行业制度的道德.无论传媒伦理的哪一向度都不足以单独支撑传媒伦理大厦,单独强调某一向度都不能解决传媒领域中的道德问题。传媒伦理应是私德与公德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黄岩岛事件让我国的传媒多少意识到国家领土和主权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维护我国的领土主权,同时也要在我国政府承认的前提下,尊重别国的领土和主权。在这方面,我国的传媒负有很大的责任,因为我国的传媒均为国有资产,传媒上关于国家领土边界的文字和地图,并非仅仅是传媒的立场,而是代表我国政府的立场。尤其是传媒上刊播的地图,一目了然,显示着我国政府关于国土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12.
报刊、广播、电视、还有正在崛起的互联网络等共同组成了现代社会的传媒体系。在人们日趋快节奏的生活中,传媒已经成为了相互之间建立联系必不可少的纽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双龙博士认为,传媒的表现形态丰富多彩,但其主要功能还只是局限在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13.
邹迎九 《前沿》2010,(18):60-65
产业集群具有网络组织、学习创新和社会资本等优势。针对当前广西传媒产业竞争力普遍较弱的现状,通过集群化发展方式,采取营造有利于传媒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环境,不断整合资源、做大龙头、完善产业链体系,加快创新网络体系建设、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培育促进传媒产业集聚的区域文化和实行产业品牌战略等策略,将有助于广西传媒产业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提升其产业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思想工作》2008,(5):22-22
王国平、易尧在《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撰文指出,现在传媒面临环境和市场的快速变动,营销策略作为传媒不可或缺的要素,必须不断创新,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种策略:第一,新“媒体价值链”策略。新老媒体通过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可形成一条全新的“媒体价值链”,即最好的内容以最合适的形式播出,共同分享技术变革带来的成果。第二,多元化策略,多元化策略是指传媒在多个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业务的策略。由于多元化策略能在短时间内扩展传媒的业务市场行为空间,彰显传媒成长的规模和速度,规避单一的行业风险,因此几乎所有有实力的传媒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都会考虑多元化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传媒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际形象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一个国家国际形象的有无及好坏是无关紧要的,但是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良好的国际形象,吸引外资,对外进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都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国际形象靠谁来塑造?媒体的作用当然是关键。在传媒塑造中国国际形象的过程中,信息传播全球化、传媒全球化是其首先要面对的新环境、新趋势。本文拟从传媒全球化的角度,探讨一下如何运用国内外的传媒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的问题。一、传媒全球化的中国视角及其特征传媒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趋势和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上个世…  相似文献   

16.
谭超美 《求索》2007,(8):33-35
我国传媒企业进入证券市场已经有丰富的实例。不少传媒企业己经通过公司直接上市、控股上市或与外来资金合作经营等各种方式,间接地进入了证券市场。我国传媒企业进入证券市场,主要有三种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思想工作》2008,(6):21-21
杨树弘在2008年2月14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撰文指出,塑造优秀的主流传媒,应当把握以下法则。第一,资讯主流。洞悉政治气候,解读重大政策性新闻的较高的话语权,构成主流传媒的责任价值。第二,舆论影响。较大的市场份额,并不是衡量传媒是否主流的必然标准。主流传媒一个更重要的评价标尺是权威性和影响力,即对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的占有率。而主流传媒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社会声誉,一方面来自于它们所服务的主流社会在全社会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源于主流传媒自己的卓越表现。  相似文献   

18.
传媒业是文化产业的高端产业,传媒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四川传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大力破除机制性障碍,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着力培育跨媒体传媒集团。培育跨地域跨媒体的传媒集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延长产业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们要顺应传媒业发展的历史潮流,着力培育跨地域跨媒体的传媒集团,切实转变观念,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采用多种组建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的发展,传媒对于影响舆论和人们思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大多被现代传媒所覆盖。舆论和传媒已经成为重要的执政资源,是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如何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更好、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成为我们党需要不断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传媒与犯罪     
该书《序二》(赵国玲撰)中介绍:“本书开篇从总体上先进行了关于传媒和犯罪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接着阐释了作者所提出的关于传媒对于犯罪新闻报道的12大原则,并对这些原则进行了一般性的概括和研究,接下来,作者重点突出地对传媒报道犯罪新闻的标准原则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全书举例丰富、说理透彻、论述客观、阐释周到;最后,本书的内容不仅涉及传媒和犯罪两个领域,而且还涵盖了法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诸多学科,因此,对于本书的阅读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启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思考传媒和犯罪的关系以及其他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