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欢乐与悲哀     
你的欢乐,乃是你不戴面具的悲哀。你的欢笑及从中升腾起的井泉,就是时常充满了你泪水的同一口井。怎么可能不是这样呢?悲哀在你身心铭刻得愈深,你能容纳的欢乐便愈多。  相似文献   

2.
在爱尔兰北部,有一个民族叫切诺族,这个族有着与其它民族不同的特有习俗,其中有一个习俗最令人难忘:悲哀时不准哭泣,必须唱歌。听当地人说,这里面有一个古老的动人的传说:有一个女孩子,天生爱美丽,她就住在爱尔兰北部的切尔村里,她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她的父母还有一  相似文献   

3.
刘木匠     
杨稼生 《中州统战》2001,(10):38-39
那时,我在林场看护山林。一个盛夏的早上,我刚起床,明山推门进来,慌慌张张地说:“护林棚外那段桐木被人偷走了。”明山是当地的农民,林场雇他协助我工作,人很老诚,我俩合作得很好。我抓捞一个凉馒头,掰给明山一半,又在门前小菜园里拔了几棵葱,吃着走着。明山说这段桐木湿重湿重,一个人扛不走,必是两个人抬走的,还一定是棒劳力。是谁抬走的?我们心中一片空白。我们到达现场,太阳升高了,燠热天,没有一丝风。我们坐在树阴下小溪边,双脚浸泡水中,蝉声蛙声一片。我们慢慢思考:没有发现车迹,看来这段桐木没有运出山外,就还…  相似文献   

4.
野山 《现代人事》2000,(10):30-31
清代慈禧,虽非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却也是母仪天下,垂廉听政,拥有极高权力而且产生极大政治影响的“皇太后”。她即有过威严有加,不可一世的辉煌之日,也曾有过泪水伴着苦水,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狼狈失态之时。  相似文献   

5.
在电子时代,科技比爱情更加无孔不入地渗透生活每个细胞。没有爱情尚能若无其事地活下去,然而如若离开了电脑、手机、电视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一系列越来越细化的产物,生活与工作无疑将面临瘫痪状态。  相似文献   

6.
据报载,黑龙江省某地有一位住豪华小区的老人,把门上的报箱堵死,让投递员敲门送报,他情愿付投递员每月100元“敲门费”。原来,老人不是为了看报,而是为了订“敲门声”。他要求投递员,“如果哪一天敲不开门了,就报警吧”。因为他的老伴走了,儿子出国了,一个人孤苦伶仃,不知道哪天命归西天。  相似文献   

7.
让我们先看看几个有趣的小故事: 有个老木匠向老板递了辞呈,准备离开建筑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员工离开,问他能否帮忙建最后一座房子,老木匠欣然允诺。但是,显而易见,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废料,出的是粗活。  相似文献   

8.
于博的败诉早在人们的意料之中,颇具看点的倒不是被驳回的结局,而是败诉给出的理由。  相似文献   

9.
木匠的哲理     
牧师说了一则寓言:一个木匠在忙完一天工作之后上床休息,留下工具堆在一边。于是这些工具开会讨论,互相评头论足,当主席的是大铁锤,立刻有工具提出抗议说:"你  相似文献   

10.
叔本华的悲苦人生哲学曾渗透了庐隐“思想的骨子” ,并形成了她悲观主义的审美观和小说的悲哀色调。但是 ,叔本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表现出极端的虚无主义 ,认为人的痛苦和无聊是永恒的 ,而庐隐的小说则表现出作家对社会、对人生的强烈使命感和对现实生命价值的苦苦求索。  相似文献   

11.
很偶然看到了老木匠差别墅的故事。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老板舍不得做得一手好活计又有很强组织能力的老木匠走,再三挽留。老木匠决心已下,老板只得答应。但问他是否可以继续负责再建一座别墅,老木匠答应了。 在盖别墅的过程中,大家都看得出来,老木匠的心思已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计也全无往日水准,有时还往自己的家里带些贵重物品。老板没有说什么,只是在别墅建好后,把钥匙交给了老木匠。 “这已是你自己的别墅。”老板说,“很早以前,我就决定在你退休前送给你一件礼物,也就是你退休前建的这幢别墅。” 老…  相似文献   

12.
汉语的悲哀     
现在社会上愈来愈重视外语了,学生的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能精通外语,花大本钱请老师辅导,在与国际接轨日多的今天,这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同时又悲衰地看到,我们对我们的母语———汉语却越来越疏离了。大学生外语理工极好的,字却写得不成样子,写个东西半通不通;小说不耐咀嚼,电视语言更糟,不中不外,不今不古;报纸上不少文章味同嚼蜡,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汉字专家们一直为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到自豪,他们说汉字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文字,一家多义,一字多用,有血有肉,太完美了。比如说真,十分具体为真,假字从人,说明…  相似文献   

13.
流沙河当年因为《草木篇》一诗,被高层点名批评,打成右派。晚年的流沙河躺在病床上反思自己一生的创作:“恨平生写尽宣传文学。”作为一个作家,一生的文学生涯不能以艺术追求为目的,而是以“宣传”为目的,到头来挑拣一生的创作,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  相似文献   

14.
顾德宁 《群众》2014,(2):71-71
<正>据报道,无锡一个工地发工资,有一家三口木工干了7个月,总收入达到了40万,被网上称为"木匠土豪"。在当下舆论场中,土豪多挨骂,可笔者注意到,人们对"木匠土豪",却多是点赞,认为是"苦出来的"和"理该所得"。这就对了,这种认识和文化是积极的,值得传扬。现在有人预测,今后5至8年,中国人面貌改变比较大的,不是有钱人,而是穷人。笔者非常认可这种预测。从民生民富、社会公平正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追求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当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国家执法机关正确的做法应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该亮剑时就亮剑。  相似文献   

16.
论退休     
刘援朝 《人大论坛》2010,(10):54-54
到了规定的年龄,该退休的都得退休,不管你当不当官,不管你官有多大,谁也绕不过这座“奈何桥”。退休是人生的分水岭。退休之后,一切都与从前不一样: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节奏、生活的待遇、你与别人的关系、别人与你的关系等等。而且,总体说都不如从前。因此,虽说人人都知道“终究会有这一天”,但在“这一天”还没有到来时,谁也不愿去想它,尤其是官当得越大的人,越不愿去想它,因为“退了”就意味着“休”了。  相似文献   

17.
《民主与法制》2007,(9X):64-64
萧锐在光明网撰文指出,据报道,广东湛江华侨管理区作为扶贫单位斥资千万建办公楼的事件,在被媒体抖出来后已经“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当地政府业已开始对该办公楼是否违规建设展开调查,并且已经有官员承认“该办公楼建设的确存在超出预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马作山同志: 您好! 我认真地读了您的来信。首先感谢您对我工作的信任,并反映个人养老保险待遇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20.
“谭木匠”这个品牌也许大家都见过,但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知道,把小木梳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人物竟是一个残疾人——谭传华。他通过小小的木梳,成就了一个企业的财富神话。对自己创业家史的坦然,对磨难的深刻体会,对顾客加盟商的诚实服务,让“谭木匠”成为了木梳中的第一品牌,在全国拥有了几百家连锁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