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双方或单方依据情况变化,按照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对原劳动合同的条款进行修改、补充。它发生于劳动合同生效后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完全履行期间,是对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的完善和发展,是确保劳动合同有效和劳动过程顺利实现的重要法律手段。《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相似文献   

2.
合理解读劳动条件与劳动合同内容的概念,从形式和实质层面明确劳动条件变更和劳动合同内容变更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劳动合同变更的应然界限。我国应完善劳动合同变更制度,在法律上给予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单方变更合同内容的权限,使劳动关系得到合理、合法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刘大卫 《求索》2011,(9):168-170
“情势变更”导致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法律基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劳动合同过程中,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导致劳动合同履行不能,赋予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一项权利,但是在实际履行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尤其是当用人单位基于“情势变更”原因实施经济性裁员且获得法定许可之后,一旦发生法定条件变化能否继续沿用相关法律条文还是立即丧失法定裁员的权利,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立法中出现的一些并不切合实际的法律规定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分为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所谓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提法最早出现在我国1995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又对其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规范。但实践中人们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和解除存在不少误区。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很多用人单位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感到畏惧,由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的变更均奉行“协商一致”的基本原则,这让用人单位在岗位的管理方面很被动,无法适应现实工作的多变性。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一些媒体报道了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受理的一起行政诉讼案件的处理情况。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在未取得劳动者同意的情况下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变更包括劳动者刘某所在职位等19个工作岗位,由以前的标准工时制变为不定时工时制。  相似文献   

7.
近日看到一则案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在未取得劳动者同意的情况下,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变更19个工作岗位由标准工时制为不定时工时制,劳动保障部门批准了申请。因为工时制的变更.职工刘某等人的加班工资一分钱都没拿到。他们认为劳动保障部门存在过错。做出了错误的行政行为,便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8.
当前,一些求职者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而在个人简历上乱做文章,殊不知这样将会导致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进而使自己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近年来,由于劳动者的简历作假而导致的劳动争议数量也日益增加。劳动者如果伪造假文凭而求职成功,用人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因此而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10.
《劳动保障世界》2005,(5):26-28
一、劳动合同的签订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尚未与劳动者(包括用人单位在临时性工作岗位上招用的全日制劳动者、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尽快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减少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相似文献   

12.
《劳动保障世界》2006,(9):38-39
特别提示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 (一)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 (二)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 (四)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相似文献   

13.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缔结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劳动关系成立的重要标志在于劳动合同的签订。从目前劳动法研究与实践的体系上来看,其主要集中在劳动合同的成立、修订、变更、终止等方面,对劳动者的保护也主要集中在这些范围内,而对于劳动关系缔结过程中的先合同义务却关注不够,导致在劳动法实践过程中,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将对劳动关系缔结过程中的先合同义务进行探讨。一先看一个真实的案例:用人单位在当地的报纸和人才招聘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计划招聘两名市场营销人员。招聘信息发布后,近百人报名参加了应聘活动,经过…  相似文献   

14.
有统计数字显示,至2000年底,本市已有300多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签约率超过98%,国有和集体企业几乎全部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劳动合同真是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份不合理的劳动合同往往使劳动者被炒了以后百口莫辩,有苦难申;而不合理的劳动保护政策同样会使企业用工成本加重。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每年以40个百分点的增幅上升,2000年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11046件,这些都从客观上呼唤着一部法规,能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以及法律责任等作出科学、公平、明确的规范。  相似文献   

15.
1.劳动合同须签订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一份协议,它用来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劳动保障世界》2009,(2):34-35
答:《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4条规定:“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据此,分公司不符合法定的用人单位资格,不能自行招聘员工,也不能以分公司的名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怎么签?劳动者有哪些权利?用人单位该如何规范用工行为?对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吉林省劳动合同条例》(简称《条例》)一一做出了明确的解答。这是吉林省首次出台劳动合同管理地方性法规,以《条例》来详尽规范劳动合同,约束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用工、守法劳动。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障世界》2008,(2):34-35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仍未与劳动者签劳动合同的。枧为用人单位已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针对不少用工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问题,《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相似文献   

19.
著名劳动法专家、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吴向红近日透露,“国家即将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将明确两次固定劳动合同之间的间隔时间只要不满一年,都算作连续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动者与同一用人单位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只有两次劳动合同订立时间的间隔超过一年,才能视为‘不连续’合同,否则就要算作连续订立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事业单位雇佣的临时工,干些清扫厕所楼道、看门的杂活。劳动合同虽说一年一签,但我在这个用人单位干了十多年从未间断。期间合同一年一满,自然连续,从没收到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和经济补偿金。劳动法合同实施后,单位不但以我是临时工为由不与我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还要解雇我。像我这种情况用人单位应否与之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