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一、对前景的信心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预期1.对今后一段时期改革、发展、稳定前景的信心在被调查的133位领导干部中,对今后一段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前景,27.1%的人“充满信心”,66.2%的人“比较有信心”,只有3.8%的人“信心不足”,3%的人表示“说不清”有没有信心。这说明绝大多数的领导干部对中国的未来是持积极、乐观态度的,也预示着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将有一个美好的前景。2.对2003年所在地区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预期93.3%的人对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前景有信心,这从领导干部对所在地区居民未来一年实际生活水平同…  相似文献   

2.
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讲:首要的还是要坚定信心。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我希望我们这次记者会能够开成一个提振信心和传播信心的会,我想这应该是每位记者的良知和责任,也是人们的期望。他还引用唐朝诗人杜审言的“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来展望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信心指数是反映宏观经济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先行指标。在分析信心与GDP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2004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三季度的消费者、企业家、经济学家信心指数和同期宏观经济数据,运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误差修正模型(VECM),向量自回归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三类信心指标对GDP指数的反应与预测能力,比较分析信心指数的先导作用,提出增强市场群体信心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声音     
“思路开阔全面。对改革有着清晰议程和充足自信,这对奠定中国未来发展基础和坚定外国投资者信心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张量 《中国人大》2009,(21):53-53
2009年10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天安门城楼为共和国所走过的六十年辉煌历程“三呼万岁”。他向世界宣告:“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也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显示出中国对未来和世界的无比信心。  相似文献   

6.
初次见到星联商务航空有限公司董事总裁王雪峰,就能感觉到他对星联航空的那份情感和信心。到任上海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民营公务机公司一年出头的他,自信地对我们畅谈公务航空的诱人前景及星联航空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7.
2月9日上午9时,雨后放晴,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科教兴市专题审议会,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100多位市人大代表济济一堂,就共同关心的话题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言辞与举止充满激情,显示了人大代表对上海未来发展的关注和信心。  相似文献   

8.
曾建华  李瑞芳 《创造》2008,(2):70-71
当普洱茶誉满世界,当思茅更名为普洱,普洱茶就注定要流吞于世。见到普洱市茶办(创新办)主任、普洱市茶叶协会会长赵昌能的时候,他对普洱茶的未来,信心满怀。  相似文献   

9.
程琦 《福建通讯》2001,(1):7-10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六届十二次全会召开后,记者走访了一些普通的干部群众,请他们从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谈谈对未来五年的看法与希望。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采访对象都十分积极热情地畅谈自己的想法,让记者深深感受到这些普通的干部群众具有颇强的参政意识,这说明了他们对国家前途的关心与信心。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他进一步对新常态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提出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和未来应对的主要策略。这些重要讲话是党和国家的最高决策层基于国际新常态和国内新特征而做出的准确判断,对国  相似文献   

11.
周密 《人民论坛》2023,(7):30-34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民营经济是挖潜力、激活力、促动力的主力军,促进民营企业育新机、强信心、快修复刻不容缓。通过对天津市民营企业抗风险和修复能力进行调查发现,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以及同行的良好合作是抗风险的重要基础,有效的成本控制和敏锐的市场反应是抗风险的有力保障。政策机遇是企业最重视的机遇类型,民营企业对政策机遇的把握程度还有待提升。未来,增强民营企业韧性可以在促进消费增长、增强巩固企业家信心、加快企业效益增长、加强产业配套建设、优化风险应对能力、推动政策解读及落实六个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2.
王秀真 《半月谈》2004,(13):61-61
传统民间艺术.在许多人的印象里都是需要保护的对象。而事实上.也确实有一些民间艺术形式,因为保护不力而日渐式微,甚至走向消亡.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遗蟪。是不是所有的民间艺术都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除了人为保护.只能渐趋衰落?扬家埠年画成功的文化产业实践,使我们对民间艺术的未来重新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13.
《观察与思考》2009,(4):10-10
农历己丑年正月,人们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欧洲四国和欧盟总部进行了正式访问。2月8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开始对拉美五国和马耳他进行正式访问。2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又对亚非五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国领导人的“正月外交”,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的心愿,传递了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对世界未来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数字     
81% 据选沃斯论坛的一份照新调查显示,在对全球52个国家的1198名首席执行官的调查中,超过81%的经济领袖对未来一年全球经济的发展抱有信心,他们对世界经济恢复速度的预期持更为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历史意义在于,这次会议确定的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的伟大抉择,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指引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使我们对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充满必胜的信心。重新确立中...  相似文献   

16.
《创造》2009,(3):26-26
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信心:“通过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增强企业投资的信心,增强社会消费的信心,增强人民群众对吲家发展的信心。”8个“信心”,清晰地将“中国信心”传递给世界,全面透彻地诠释了实现“中国信心”的有效保障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职业指导 职业理想是学生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个人奋斗目标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择业行为,反映出人们对职业的价值观。目前中职校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年华和多梦的年龄阶段,由于各种原因,被动或无奈地选择了职业学校,并没有很明确的职业目标,对将来就业的复杂性和艰难程度并不太了解也比较盲然,自卑感强,对未来信心不足,存在着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作为教育者首先应让学生从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入手,结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观、职业能力素质、职业心理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说明职业理想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重要发现】青年群体普遍有信心在未来"遇到更好的自己"。对社会公平度的感知是影响青年群体未来发展信心的重要因素。"披荆斩棘的职场生活"令不同年龄和职业的青年群体向往。在压力与收入的平衡中,不到一半的青年愿意从事"高强度高收入"的工作。社会阶层呈现代际传递的趋势,对父辈社会阶层评价越高,其对自我社会阶层评价越高,对子  相似文献   

19.
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困境之中,危机当前,最需要什么作支撑?无疑是信心。信心成为战胜这场金融危机的关键,比黄金更重要。信心是成功的精神支柱,信心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信心是吹动船帆的风力,没有风力船就难驶远;信心是发展的动力,没有动力事业就难创新。要走出严冬的包围,  相似文献   

20.
站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高度,数字企业是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战略支点。国内外复杂形势下,我国数字企业海内外上市面临多重困境。当前,我国正在优化数字经济治理措施,提振中国资本市场信心,积极主动与美国监管沟通协调、推进审计监管合作,加快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变革,为数字企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数字企业需要坚定发展信心,坚持长期主义,适时调整上市计划,理性选择上市的路径和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