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要依法支付劳动者二倍工资?虽然《劳动合同法》实施四周年了,但是仍然有少数用人单位没能有清醒的认识,因而不能自觉遵守。为了给这些单位提个醒,同时纪念《劳动合同法》实施四周年,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劳动合同法》有关这个方面的规定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笔者日前采访了浦东法院民一庭副庭长,有着多年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经验的俞波法官,请她就与劳动者最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
小保:《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的“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实施以来,作为一部与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使劳动者找到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有利武器。其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告诉广大劳动者,对《劳动合同法》应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5.
《公民导刊》2008,(6):55-55
无论根据今年生效的《劳动合同法》还是根据早已实施的《劳动法》,这个学院制定的劳动合同上的违约金条款都是无效的。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相似文献   

6.
小保:我与一家公司签订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后,由于来自双方的原因,直到过去6个半月,我才真正到公司上班,即我实际在公司上班的时间为5个半月。如今,劳动合同已经因为到期而终止。就我的离职经济补偿问题,公司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表示我从上班之日起,实际工作时间不足半年,故只能按半个月的工资计算。而我认为自己与公司的签约时间为一年,公司应当给予一个月的工资。请问:我的经济补偿金究竟应当从何时开始计算?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07,(19):53-53
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经历了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四次审议之后,终于出现在人们面前,并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6月29日表决通过《劳动合同法》。这是自《劳动法》颁布施行13年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建设中又一新的里程碑。《劳动合同法》通过当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孙宝树即接受了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现行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不完备、劳动侵权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维权难。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经历了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四次审议之后,终于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合同制度,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加重了违法用工成本,将成为全国亿万劳动者维权的一柄利剑。从本期起,本刊将结合过去已发生的一系列维权案例,连续解读最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10.
在又一个“五一”节到来之际,我们不能不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劳动者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劳动合同法(草案)》。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公布《劳动合同法(草案)》,广泛征求公众意见。一月之内,共收到191849件意见。撮其大势,最核心的关注就是:我们到底需要一部什么样的《劳动合同法》?在此,特向大家推荐华东政法学院博导、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董保华教授的一篇文章,另外还有两篇资料,都是本刊从人民网上整理出来的。看过这些文章和资料后,也许你就有了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施行,企业用工更为谨慎。而劳务派遣作为一种规避劳动法律风险、降低人力成本的法定用工形式越来越多地受到企业的青睐。如今在金融危机影响的持续蔓延下,企业纷纷采取了降低成本、压缩编制的战略,劳务派遣则更是成为很多企业关注的焦点。本刊以前对劳务派遣做过多次探讨,但在新的形势下,劳务派遣的存在价值有什么变化?劳务派遣公司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对于不合格的被派遣员工如何界定和处理?对于因公负伤或患病的被派遣员工如何对待?本期“甲方乙方”栏目专家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条分缕析,帮助用人单位合法规范地使用劳务派遣这种灵活的用工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