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的韧性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是我邻居的一个亲戚。他常常搭汽车从老远的地方来看望我的邻居,来后便静静地坐在那里,用他一口地道的汉口话同邻居娓娓交谈。有时我也上前插上两句嘴,他从来没有因为我是个小孩子而冷淡我。他的语气总是很平静,表情总是很和蔼,你从他的脸上很难看出他有过怎样的经历。后来,当我的邻居对我讲他家发生的事时,我简直是大大地吃了一惊。这位老人年少时父母便双双去世了,他从小就是个孤儿。后来他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有了一个安定的家。不料不到中年,妻子在给他留下两儿两女之后病逝,从那时起,他便既当爹…  相似文献   

2.
再见虎将     
李宗岱 《黄埔》2013,(2):31-31
在邻居眼中,他是一位满头银发,爱说爱笑的老人; 在家人眼中,他是一位性格倔强.绝不服老的长辈;  相似文献   

3.
无仇谋杀     
一8月19日的夜晚是个闷热的天气,位于长江南岸的鸭畈村艾家垸一如既往的平静。9点多钟的时候,村里的青年艾义雄和他的好友艾剑飞一起到邻居艾建中家的楼顶平台上纳凉。艾建中一直在外打工,在垸里修了一座两层半高的楼房,家里只有两位年近九旬的老人。进入夏季以来,两位老人一直敞着门睡觉,村里的人若想上他们家楼顶平台纳凉用不着跟老人打招呼就可以直接上楼。入夏以来,只要艾剑飞在村里,艾义雄都会与这位好友一起来这里睡觉。艾剑飞虽然只有24岁,但是经历却很坎坷,少不更事的时候曾有过在外面胡混瞎逛的荒唐经历,1999…  相似文献   

4.
对于五保老人,除了经济照顾外,还要有服务照顾,对于年老多病,生活难以自理的农村五保老人,服务照顾显得更重要。服务照顾事情很杂,又不能间断,任务是很重的,要有很好的组织,采取适当的办法。对五保老人的照顾我们采取了多方分担的办法。一是个邻街舍分担。五保老人与左右邻居长年同居一处,平时交往较多,相互帮助的事是常有的,让邻居照顾五保老人,村组适当减免一定数量的公用工,保证了五保老人得益.邻居也得到一定补偿。二是远亲近房挂靠。五保老人虽没有直系亲属,但总有些远房亲戚,他们间因有某种亲缘关系.感情较为亲近,…  相似文献   

5.
刘老汉的老伴儿早年去世。惟一的女儿又远嫁外市.很少回家探望他。1994年,刘老汉染病,一直卧床不起,生活难以自理。我的邻居张某看到刘老汉生活困难.便经常帮其洗衣做饭、看病喂药.像亲生子女一样伺候老人。去年底.刘老汉去世,张某还帮助料理了老人的后事。刘老汉的女儿得知消息后,要求变卖刘老汉留下的3间房屋归己所有。周围好多邻居都有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6.
礼节     
有位医生朋友对我说了一个故事。他为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做了一个胆囊切除术,手术非常成功。几小时后,他去探望老人术后情况,老人已从麻醉中清醒过来。看到他进来,从病床上挣扎着想坐起来。老人的女儿连忙按住老人:“爸,你现在不能动。”老人喃喃地说:“给我做手术的医生来了,我得鞠个躬啊,感谢他呀!”病友们都觉好笑,劝他躺着不要动。只见老人伸出两只瘦骨嶙峋的手,合在一起,努力抱了个拳,说:“谢谢医生了。”我的这位医生朋友当场就愣在那里,他真的被感动了。他从医整整二十年,不知为多少病人动过手术,但那个老人的这个抱拳,差点让他掉泪。不想讨论医患关系,也许来讨论这位老人身上所传承下来的传统礼节要有意思得多。  相似文献   

7.
黑气球也能飞上天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看到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他们就跑过去,一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玩着。这时在公园的角落里有一个黑人小孩,他很羡慕地看着白人小孩嬉戏,却不敢走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因为他很自卑。等白人小孩跑散以后,他才怯生生地来到货车旁,恳求地问那位老人能不能卖给他一个气球。卖气球的老人温和地说:“当然可以。你要一个什么颜色的?”小孩鼓起勇气说,他要一个黑色的。老人很惊讶地看了看小孩,递给他一个黑色的氢气球。那个小孩开心地拿过气球,小手一…  相似文献   

8.
高潮 《中国残疾人》2011,(11):50-50
谈到无障碍,有一件事让我至今难以忘怀。2007年全国助残日那天,我和肢残协会的同志们为一个重度残疾人出行维权。他叫路敏,患有高位截瘫,为了能够出外活动,他在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在自己的一楼阳台搭建了之字型坡道,没想到这却引起全单元邻居的反对。于是在助残日,我们市残联、市肢协联络新闻媒体和相关单位登门入户为邻居们做了工作,取得了他们的理解,让路敏终于能够出行,自由自在地享受户外的阳光。  相似文献   

9.
1999年,19岁的宋扬高中毕业后赴英国留学。在到达伦敦的第三天,不熟悉路的他坐错了地铁,茫然地坐在长椅上,望着眼前人来人往,一个老人走了过来,坐在他身旁,微笑着与他攀谈。聊了一阵,老人热情地邀请他到家里做客。这位老人名叫汉斯,独身一人居住在一个40平方米的廉租房里,房子位于伦敦西区,泰晤士河畔,风景优美。老人疏于打理生活,总靠超市的冷食凑合着吃饭。经过交谈宋扬得知,汉斯1933年生于瑞士,40年前离开家乡,去过很多国家,做过汽车销售和电器修理工,后来定居英国,终身未婚。如今早已退休的他,一只耳朵失聪,腿脚也不是很灵便。但老人喜欢自由的生活,执意不去政府安排的养老机构,自己艰难而孤独地生活着。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见到老人,是在我所在的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那是四年前一个炎热的午后,他头戴草帽,脚穿解放鞋,大汗淋漓,迫切仔细地在一堆旧报纸中翻找刊有他文章的报纸。其时我刚到人大工作不久,在人大报刊上经常能见到他的名字,猜想肯定是某单位一位勤于笔耕的通讯员,没想到竟是一位八十高龄的耄耋老人。  相似文献   

11.
王琰  康曦 《春秋》2011,(2):30-33
2010年12月1日,一位行医65年的老人在济南安详地离去了。家人根据他的遗愿,把他的遗体捐献给了济南市红十字会,成为山东省历史上第一位捐献遗体的外国友人。老人的后事没有隆重仪式,没有追悼会,甚至没有一个花圈,一束鲜花,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家人希望用这种方式,送老人安静地离去。然而众多的济南市民闻讯后,自发到老人的家中吊...  相似文献   

12.
他不是一位家财万贯的富翁,却喜欢扶贫济困,热心公益;他不是一位真正的老师,却经常捐资助学、关心教育;他只是胶南市藏南镇下洼村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20多年来,崔焕明老人用自己的爱心编织了一个个动人的人生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一位台胞亲属的感人情怀。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全国第一个倡议并带头免费让老人乘车的的士司机,赵纪全不仅上过报纸,还上过中央电视台的“夕阳红”。两年多来,他到底免费接送过多少老人,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他只记得最多的一天是28趟。  相似文献   

14.
李吉双 《台声》2011,(9):66-66
去台湾的第四天,受朋友的邀请,我们去了台中市。据说这是一个颇具台湾传统特色的城市。进入台中,当我们搭乘公车前往东海大学的路上,我听到了坐任我前面的一位老人用标准的大陆口音在向人问路。原本以为在这异乡遇虱了同乡,大家没准还能交换一下出行心得,于是就向他打了一个招呼,却没想到眼前这位老先牛竟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被国民党抓壮丁到台湾的一位老兵,而60多年的经历竟没有让他改变乡音。  相似文献   

15.
韩呈辉 《台声》2000,(5):44-44
周伟毅老人又从台湾回到家乡当涂了。自开放探亲以来 ,他先后已58次回乡探亲。其实他的父母早已双亡 ,唯一的弟弟又移居合肥 ,家乡当涂早已没有了他的亲人 ,可他始终难以割舍一直留存在他记忆中半个多世纪的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硬是花了几十万元人民币在采石镇修建了一个家庭住宅 ,作为自己的家 ,隔三差五地回来看看 ,住上一阵子。他不经商也不旅游 ,和其他老人一样 ,每天一早起来跑跑步 ,打打太极拳 ,进茶馆喝杯早茶 ,和邻居、亲戚、朋友们聊聊过去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事、家乡的人 ,津津乐道 ,有滋有味。周老先生原本不姓…  相似文献   

16.
江南春日的一个下午,我们如约来到了苏州城西环境幽静的彩香新村某幢某宅,轻叩大门,一位身板硬朗、精神矍铄的老人出现在面前。握手,问候,随和热情的老人使我们一见如故。 他就是被人们誉为中国体坛元老之一的程金冠先生。程先生历经80余年风雨沧桑,耳不聋,眼不花,依然行动利索,思路清晰。1995年底,他由中国老年人体协、全国老龄委等单位评为“中国最佳健康老人”,这是江苏省得此称号仅有的一人。 程老谈及半个多世纪的体育生涯,谈及与海峡彼岸同窗好友的联系与交往,言语之间,充溢着对体育事业的挚爱,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相似文献   

17.
生死相依     
一位87岁的老人摔倒后被送进了医院急诊室,救治时又遭逢癫痫发作,为此神经外科医生对他进行了脑电波监测.在此过程中,老人突发心脏病,不幸逝去.这同时也让加拿大的一个科学团队,意外获得了有史以来人在弥留之际大脑活动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8.
苏省东台市富安镇党委书记于加生,隔三差五要来敬老院看望五保老人。今年6月23日下午,当王书记来到老人宿舍区看望老人时.发现有的老人铺上还垫着毯子.眉头紧皱,随即从身_L掏出300多元钱.到街上买了凉席,送给五保老人。骄阳似火的7月仔日,王书记又指定专人为老人送来六台电风扇。王书记关心敬老院是一贯的,逢到节日,他想到的是五保老人,还安排有关单位做好慰问工作。为改善老人生活,他亲自规划.指定民政部门发展院办经济。福利院办的腾甘塑料制品厂.就是在他的指导下办起来的,他还亲自督促医务人员.每季为院内外的五保老…  相似文献   

19.
不忍卒读     
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竟引发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特大杀人案;一个看上去忠厚善良、老实本分的农民,竟突然丧心病狂地将本无深仇大恨的邻居一家四口祖孙三代砍成三死一伤。这起发生在湖南省津市市灵泉乡复兴村三组的血案实在令人不忍卒读。   在人们眼里,胡典红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人们不敢相信这个老实人会举起屠刀砍向平素相处很好的邻居。没有人知道自身境遇的不幸与痛苦其实早已扭曲了他的心灵。邻居的辱骂犹如导火索,点燃了胡典红长期压抑在心中的怒火。且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想想:假如胡典红的妻子不与人私奔,假如山村里没有那些…  相似文献   

20.
<正> 先来说韩非子的一则寓言:宋国有一个富人,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么说。结果晚上果真来了盗贼,富人直夸他儿子真聪明,却又怀疑邻居是盗贼。这是今年高考作文给出的基础材料。要是韩非子今天仍然活着,他一定会感到万分得意,因为这样的寓言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活着”。5月24日,各媒体发布了一则惊人消息:经香港、深圳两地科研机构检测,非典冠状病毒(S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