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八十年代初,我国牛场多采用向牛网胃投放磁棒防治牛创伤性网胃炎,但由于磁棒短(6~7 cm长),吸附力有限,故1~2年后,由于超过其吸附能力,或吸附的铁器异物超过磁棒长度,而使磁棒失去保护的作用。网胃炎、心包炎又重新出现,而且吸满铁质异物的磁棒表面呈刺猬状直接刺激胃壁发生炎症,故牛经常出现消化不良等前胃疾病,严重的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2.
为了预防创伤性网胃炎(简称创网)和创伤性心包炎(简称创心)的发生,向生产奶牛网胃内投放永恒磁铁棒(简称磁棒),磁棒在网胃内吸附一定数量铁质金属异物后,得不到及时的摘除,磁棒本身和异物除对网胃造成收缩运动障碍外,当异物的长度、直径、形状、锐利程度、方向及角度具备引起创网条件,并在腹压突然增高的条件下,即能发生创网和创心。  相似文献   

3.
对牛创伤性网胃炎的诊断,目前尚缺理想的方法。应用X线摄影技术进行诊断,国外已有不少报道,但在国内还未见到专题报告。为了寻找对牛创伤性网胃炎的客观诊断依据,我们先后用X线摄影和探伤机摄影对29头黄牛进行了人工诱发创伤性网胃炎的诊断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牛创伤性心包炎发病率虽不高,但对病畜危害甚大,在病的初、中期常被误诊,以致拖长病程。故尽早确诊非常重要。现结合临床实践谈几点诊断体会。 创伤性心包炎多发生于创伤性网胃炎之后,其症状可分前驱症状和心包炎症状。在接触患牛时首先要通过问诊,了解有无前胃弛缓或顽固性前胃弛缓等前驱症状。心包炎的症状是: (一)体温变化 病初体温升高至39.5~40℃以上,多数呈稽留热(一般给解热和抗菌素等药体温不下降),少数呈弛张热。病到后期,病程延续过久则体温往往下降,脉搏增减与体温升高不相适应,即体温降至常温而脉搏仍增多。  相似文献   

5.
牛创伤性网胃炎及其继发症是牛采食时误食混在饲料中的尖锐而质硬的异物,进入网胃后刺伤网胃壁,甚至穿透网胃壁刺伤周围组织器官,引起一系列全身反应的一类疾病。它能降低奶牛产奶量,影响肉牛增重,降低耕牛使役能力,甚至造成病牛死亡,从而给畜牧业生产带来损失。近三、四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兽医工作者对此类疾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临床诊断、实验室检验、治疗和预防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为了解国内外兽医工作者对  相似文献   

6.
我国牛只经常发生创伤性网胃炎、网胃腹膜炎和心包炎,给农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引起这些病的原因是牲畜随同饲料吞咽下各种异物。我们通常找到的是小段铁丝、钉和针。有时也找到其他各种尖锐的异物。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网胃炎及心包炎,是由于牛只在采食时将尖锐金属异物随饲草、饲料吞下,刺入网胃,进而穿透横膈伤及心包,导致网胃、心包发生创伤性炎性疾患的病症。食入的异物间或也可伤及肝脏、脾脏和肺脏。常并发腹膜炎、横膈膜炎及胸膜炎。本病主要  相似文献   

8.
在预防牛创伤性网胃炎的措施中,尽管已有在磁棒基础上研制的磁笼,克服了对网胃粘膜的刺激,提高了保护率,但投放磁棒的方法仍在应用。但有人认为,磁棒上吸附过多异物后,不易用取铁器吸出,或拉出过程中会损伤贲门和食道。为此,我们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9.
牛创伤性心包炎病在陕西关中地区比较多见,役用黄牛和荷兰乳牛均有发生。确诊该病有一定困难。近年来,我们分别利用X线透视或A型超声波诊断该病,对积液性(浆液性、血性和脓性)心包炎能在超声波指示下定点、定向穿刺,从而提高了确诊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农牧场、奶牛场以给牛胃内投放磁棒的方法预防牛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目前,我国各地给牛投放的磁棒大体有两种,一种由铝、镍、钴永磁合金制成,长为50~60mm,直径10~15mm,呈圆柱状。另一种由铁氧体永磁材料制成,长为60~70mm,宽20~25mm,厚15~20mm,呈扁长椭圆形。此外,一些地区还用不规则的磁石块、磁环等。  相似文献   

11.
牛创伤性心包炎,多由尖锐物体(如铁钉、钢针、铁丝等)由临近器官(如网胃)刺入心包而引起,该病近年来有所增多,且不易确诊。用X线诊断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牛因采食快,又不充分咀嚼,往往把金属物(如铁丝、铁钉、各种针等)随饲草咽入胃内,引起内脏创伤性疾患。根据资料报告,苏联巴什坦卡国家公牛站90%的公牛从前胃(主要是网胃)取出了各种金属物;丹麦在216头奶牛中网胃内有金属物的占77%;我国在五十年代,北京市乳牛约有20%以上胃中有金属物。由于胃内金属物所致的创伤性网胃炎,其发病率相当高。日本因创伤性网胃炎而死亡及废役的牛只,占死废总数的10%左右;苏联巴什  相似文献   

13.
我们选择与牛心脏浦金氏纤维分布相似的山羊,做人工复制创伤性心包炎动物模型,观察发病进程中的心电图变化特征,为早期诊断牛创伤性心包炎提供了依据。 (一)试验方法 于1986年10~11月,通过临床和心电图检查选择2~5龄的健康奶山羊7只,舍饲一周,用外科手术方法复制创伤性心包炎动物模型。手术羊行右侧卧保定。于左侧7~8肋间按常规外科手术方法做“S”形切口,剖开胸腔,暴露心脏,用注射器向心包腔内注入瘤胃液2毫升。再用半寸的圆钉或圆针选择与网胃相对应的心室后壁(膈面)刺入,3、4、5、6号试验羊将钉或针留于心脏内。关闭胸腔后用注射器抽出胸腔中的残留气体。加强术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笔者应用X线检查黄牛的创伤性网胃炎时,常见有网胃进入胸腔形成膈疝的病例,如仅1986年1~3月份,对164头疑为创伤性网胃炎黄牛作X线检查,就发现有5例膈疝,占3.1%。D.H.Siegmund等(1973),曾描述牛的膈疝,诊断依据是:呼吸困难,结膜发绀,胸部听诊肺泡音减弱或消失,X线可见腹部脏器嵌入膈肌。我们所遇的病例,其临床症状与X线检查与上述不完全符合。 (一)病例介绍 1.魏某饲养的7岁黄母牛,发病有2个月,食欲反刍减少,腹部有时臌胀。临床检查:体温、心跳、呼吸在正常范围之内。可视粘膜颜色比正常淡,瘤胃触之松软,蠕动极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性网胃炎主要是因牛误食混入饲草饲料中的尖硬物体而发生的一类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高。据兰州市奶牛繁殖场1959~1979年统计,年平均养牛230多头,20年累计,因各种疾病死亡、淘汰的共280多头,其中因吃进金属物引起的达110多头,占38.4%。又据1981年对兰州、天津、南京、上海等城市7200多头奶牛的调查,一年中因本病死亡的达160多头,  相似文献   

16.
一、印尼华人的基本情况目前印尼华人(包括已参加印尼国籍的华裔和尚未参加印尼国籍的华侨)到底有多少呢?由于缺乏印尼的官方统计数字,因此众说纷云,按1983年的印尼人口推算约有632万人左右。因种族、宗教等隔阂和种种政治原因,印尼排华事件经常发生,华人生活艰难。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大多数华侨在印尼政府于1980年颁布简化入籍法令之后,都加入了印尼籍。印尼华侨的历史可以追朔到五代,甚至更远。据史料记载,公元924年(五代后唐同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马属动物肠阻塞、急性胃扩张、急性结肠炎、急性肠炎、脑炎、破伤风、难产、烧伤等3821份病例的临床研究,检查出1120例急性心衰竭病马;对牛的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瘤胃酸中毒、重瓣胃阻塞、创伤性网胃炎、犊牛病毒性肠炎、流感、烧伤、难产等1991病例的临床研究,检查出194例急性心力衰竭病牛,总结提出牛马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与治疗规范,使马的急性心力衰竭治愈率达40.27%(451/1120),牛的急性心力衰竭治愈率达42.49%(96/194)。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近年来针对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其中包括牛创伤性网胃炎的恒磁吸引器和小型棒状磁石防治法,奶牛隐性型乳房炎的快速诊断法,抗菌新药“痢菌净”,镇静镇痛肌松新药“静松灵”、驱绦虫药氢浪酸摈榔碱的临床应用等五项,都具有方法简便、效果确实的特点,深受生产单位欢迎。  相似文献   

19.
兽医文献中对牛瓣胃秘结(百叶干)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对牛的瓣胃扩张却无专文介绍,而后者并不鲜见。笔者从1964年初至1988年底,共诊治瓣胃扩张病牛35例(不包括真胃积食和十二指肠阻塞等继发的瓣胃扩张),治愈29例,死亡6例。(一)发病情况及病因 所收治的35例瓣胃扩张病牛,最小者为2岁,大多为青壮龄牛,公母牛均有,春季发病较多。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机体状况较差、饲草过于粗劣、精料过少或缺乏、使役过重或劳逸不均、饮水失宜、气候突变、牙齿缺陷、创伤性网胃炎以及瓣真胃间孔器质性病变等因素有关。(二)发病机理 在生理情况下,瓣胃的蠕动比较缓慢而有力,它的收缩常和网胃紧密配合。当网胃收缩时,网瓣胃间孔开放,瓣胃舒张,内部压力降低,于是一部分食糜由网胃进入瓣胃,移入叶间,多余的液体,被挤出流入真胃,其余的食糜羁留在  相似文献   

20.
创伤性心包炎系金属异物刺伤心包引起的一种常发病。为探讨其发病规律和诊断要点,特对本院收治的20例水牛创伤性心包炎,就诊断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发病简况 在20例病牛中,雄性12头,雌性8头;2~4岁的8头,5~10岁的11头,18岁的1头。所有的病牛系放牧。 (二)临床症状 患牛精神沉郁,体况消瘦,起卧小心,不愿行走;强行走时,步幅变小,移步困难;部分牛只,肘突开张,触诊有疼感;多数病牛,磨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