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湖湘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尤其到近代以来,对湖湘士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湖南精英的精神动力之源,毛泽东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湖湘民本思想不仅对青年毛泽东产生过重要影响,促使他走向革命的道路,而且对毛泽东后来的群众观产生了重要影响。毛泽东的群众观绝不是对湖湘民本思想的简单传承,而是随着毛泽东历史唯物主义观的形成实现了思想飞跃,成为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一生的政治活动,都与其青年时期形成的的文化观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其文化观的溯源呈现多元化特征。青年毛泽东文化观除了受家庭文化环境的影响外,主要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独特的湖湘文化。青年毛泽东文化观特质的完善也是对中西文化抉择的结果。毛泽东文化观的特殊溯源及其特殊经历,造就了其早期文化观具有独特的文化个性:用不懈的批判态度分析与对比中西方文化、民本思想浓厚以及坚定的求动求变的文化信念。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贤超  范湘涛 《湖湘论坛》2006,19(4):5-7,18
20世纪30年代,苏联理论界在斯大林组织领导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教科书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成果。这种成果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曾起过积极作用,也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但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不只是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吸收,而是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在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等方面,实现了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魏长龙 《前沿》2010,(6):184-187
杨昌济作为近代湖湘文化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他的民族伦理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民族平等观、强烈的民族文化观、舍身为国的民族大义观。他同时对民族伦理观赋予了湖湘文化"致知力行"的价值内容,深深地影响了青年毛泽东等一代人,奠定了毛泽东强烈的民族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湖南人才辈出,举世瞩目。从文化背景研究的角度来看。湖湘学派的形成及其诊响与上述现象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本文拟初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湖湘学派是南宋理学传入湖南以后形成的地域性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胡安国、胡宏、张栻等人。他们都不是湖南人,但其研究、传播学术的活动主要在湖南。朱熹最早称胡、张一派为“湖湘学”《朱子语类》卷6称“湖湘学者”,  相似文献   

6.
湖湘文化与毛泽东的大无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湘文化与毛泽东的大无畏精神罗敏中当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首推毛泽东。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同时也可以看出湖湘文化的深刻印记,包括他的湘音,包括他的饮食,更包括他身上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早年的毛泽东,是一个传统的爱...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运动观是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域文化的视角来分析,毛泽东的运动观渊源于湖湘文化一脉相承的主动、求变的哲学精神,经过周敦颐、胡安国、胡宏到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王夫之对动静观的阐释和发挥,又通过谭嗣同、杨昌济的弘扬与传播,直接影响到青年毛泽东。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将运动观建立在矛盾论的基础之上,把唯物论的物质观和辩证法的运动观相结合,全面改造和发展了王夫之辩证法中的动静观,使之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方法论主要源于唯物辩证法。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的代表作是《矛盾论》、《实践论》;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体现在他的三卷雄文之中 ,人们把他的哲学思想概括为“实践的哲学”、“改革的哲学”、“开放的哲学”、“求实的哲学”,他们都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的哲学方法论的基础是《矛盾论》所发挥的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学说。邓小平在太行山闹革命时就说过 :“全党都要照辩证法办事。”两位领导人的哲学方法论都源于唯物辩证法 ,这是共同点 ,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哲学思想方面分析论证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文章认为邓小平所用的哲学基本概念、范畴来自毛泽东 ,邓小平分析问题的哲学思路与毛泽东的一脉相承 ,邓小平哲学思想基本结构和主要方面与毛泽东哲学思想大体一致 ,邓小平的哲学性格与毛泽东的有连续性。邓小平对某些哲学概念的认识高度和对某些哲学范畴的认识广度 ,发展了毛泽东哲学思想 ;邓小平在对毛泽东晚年哲学观点上的某些错误进行纠正的过程中 ,提出了新观点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一般说来,一个真正有成就的哲学家,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思想体系。例如,黑格尔哲学,是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形成了一个人本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则创立了崭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说毛泽东是一个有成就的哲学家,这一点谁都不会否认,但是,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问题,至今还缺乏认真研究。即使有谈到其体系问题的,也只笼统地说:“毛泽东哲学思想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体系,是这个思想体系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哲学思想新论》第1—2页,杨春贵、万井容主编,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这实际上并没有指出它有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毛泽东哲学思想究竟有没有一个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对青年毛泽东人生观的确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其中也包含着青年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的能动改造。他立志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对传统儒学“内圣外王”人生价值观的扬弃。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求实务实思想促成青年毛泽东形成求真务实的人生准则。他的尚动求变、斗争造反的思想和个性的形成,既是时代要求的产物,也是对明清之际实学派“主动说”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
朱民强 《人民论坛》2013,(12):207-209
毛泽东哲学思想具有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中国风格”,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深厚的民族根基和主要来源之一,毛泽东哲学与传统哲学是一脉相承的,其中政治哲学思想、伦理本位主义以及“体用不二”的思想风格都体现了传统哲学的特点,并且毛泽东哲学思想继承和发扬了民本思想与“躬行践履”的经验论传统.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哲学宇宙论与回族传统宗教信仰文化联系异常密切。回族传统宗教信仰文化的形成、内容以及形式等都深受伊斯兰哲学宇宙论的影响。对伊斯兰哲学宇宙论与回族传统宗教信仰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宏大的科学体系,包括毛泽东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军事思想、经济思想、文化思想、文艺思想、教育思想、伦理思想、外交思想等。毛泽东思想所包括的每个方面的思想本身都是由许多基本原理基本原则构成的科学体系,这众多体系之间相互关联,各处于一定的位置,共同有机结合为一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丈艺思想就是这个宏大的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毛泽东文艺思想,必须和毛泽东思想的其他组成部分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同毛泽东文艺思想关系最为密切的,首先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贯穿于其他各方面思想的理论指导,因而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导,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础。它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薛亮 《传承》2010,(15):110-111
传统武术与我国古典哲学思想有着多重的联系,从其古典哲学思想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古典哲学思想对武术文化理论产生的影响,以明确传统武术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与过程,推动传统武术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16.
"命运"是历史哲学的重要范畴,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都有长期探讨的历史."中国的命运"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功能性表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解答了"中国的命运"这一现当代中国哲学的总问题,经过毛泽东、邓小平、李达等哲学家的不懈探索,形成了掌握命运和创造历史的哲学思想与学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传统武术与我国古典哲学思想有着多重的联系,从其古典哲学思想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古典哲学思想对武术文化理论产生的影响,以明确传统武术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与过程,推动传统武术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18.
雍涛教授撰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术理论著作。全书虽然是一本论文汇编,但所选各篇都是精品力作,系统而又深入地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和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哲学进行阐释,充分反映了作者多年来从事毛  相似文献   

19.
在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与苏联哲学的关系问题上,历来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以魏特夫为代表的保守派认为毛泽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次要人物,其思想是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复制品;二是以施拉姆为代表的自由派则把毛泽东看成"行为异端"的叛逆者,强调毛泽东的哲学是"封闭"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尼克·赖特通过文献论证的方式,驳斥了施拉姆和魏特夫的激进观点,表明毛泽东的思想是欧洲苏联马克思主义主流和中国哲学文化传统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赖特犀利的论辩视角和对毛泽东思想渊源的分析,对于国内毛泽东研究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晓玲 《新东方》2008,(12):17-19
任何一种理论体系,都是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作为基础的,都是按照某种哲学观点去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发展观也不例外。科学发展观从其产生、形成过成及其内容来看,都包涵着极其丰富的哲学思想,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哲学基础和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