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而治理有效需要建立在良好的治理秩序基础之上.建构基于法治的乡村治理秩序,是从善秩到善治的关键,其取决于村内部治理秩序和村外部治理秩序的良性运转、协调与平衡.逻辑框架在于:村内部层面,村民依法自治、依法用权维权;村外部层面,政府依法行政,推进治理法治化;协调与平衡层面,良法善治、缘法而治...  相似文献   

2.
王方玉 《北方法学》2009,3(3):18-23
善治在西方治理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基本要素包括合法性、透明、责任、参与等。善治与人权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善治通过提高政府能力增强政府保障人权的能力,并减少对人权的侵害。善治还能推进公民对公共管理的参与,提升人权的实现水平。由于善治侧重于市场和经济治理,与人权原则存在差异,所以二者会产生冲突,善治计划可能导致政府过度集权以及产生新的腐败,阻碍对人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李菁 《时代法学》2014,12(5):114-120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横行肆虐,危机救援急需之际,世界再次将目光聚焦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金组织所固有的法律缺陷,使其合法有效性日益遭到质疑,改革势在必行。金融危机在沉重打击全球经济的同时,也推动了全球治理模式和经济格局的转变,为基金组织法律改革提供了难得契机。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该方案增加了份额总量,做出了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份额调整,完善了治理模式。然而,方案受阻于美国国会无法按期生效,方案内容设计上也存在诸多不足。在未来,各国应协力推动方案在2014年底生效,并通过提升份额总量、修改份额公式、改革决策机构、完善治理模式等方式深化改革,确保基金组织的合法有效性,使其更好地为世界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4.
翟东堂 《法学杂志》2012,33(9):115-119
法律救济对少数民族经济权利的保障和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救济的主要动因是权力滥用、权利冲突、权利滥用,其主要救济方法包括民事救济、行政救济、刑事救济、宪法救济等。目前我国在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救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有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完善中国的少数民族经权利法律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5.
周文 《中国司法》2009,(6):43-44
从开展全民普及法律常识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法治精神,这是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20多年的全民普法活动已走进了新的历史阶段。从普及法律知识到弘扬法治精神,这是一个质的跨越,是法制文明的进步,同时也是普法宗旨的转变。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理念、手段、方式和方法都需要相应地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已把物联网纳入十二五专题规划。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与应用,为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引入了一种崭新的服务方式。它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极大方便的同时,更具有双刃剑性质,它对社会运行管理机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在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公共管理要有新的思路和有效途径的跟进。  相似文献   

7.
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角   总被引:133,自引:0,他引:133  
李长健 《中国法学》2005,4(3):120-134
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利益问题。农民利益需要宪法、经济法、行政法等诸多法律部门共同深护,特别需要经济法律制度提供支撑。本文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角,在探寻经济法与农民权益保护的结合点、寻找经济法保护农民权益理论基础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法视野下保护农民权益的机制体系,归结了经济法保护农民权益的基本原则,构想了一整套保护农民权益的经济法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对于如何完善离婚经济补偿制度,法学界存有不同观点。我国现行《婚姻法》对于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立法设计存在适用前提、时间和补偿数额方面的制度缺陷,应当从保障当代中国妇女合法权益的需要出发加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自然权利亦或法定之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财产权的正当性而言,以洛克财产权劳动学说为代表的自然权利论和源于休谟并经边沁等人发扬光大的功利主义影响最为深远.两种理论看似难以调和的两极,实则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财产权的正当性基础.在这个意义上,知识产权既是源于创造性活动的自然权利,又是国家基于功利原则授予的法定之权.  相似文献   

10.
方剑 《政法学刊》2006,23(5):85-90
诚实信用原则被誉为统帅整个民法领域的“帝王条款,”有利于保护与均衡民事主体的合法利益与社会利益,由此形成法益之平衡格局,并基于此推动商品经济的良性、健康、有序的运行。而这样一个目的价值的实现是诚信原则那复杂交织的道德属性与法律属性在博弈与契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动司法功能对社会经济关系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seeks to demonstrate the need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economic and culture-based approaches to two issues which are fundamental to the debate 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gal refor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which economic actors around the world place on the legal system and (b) the core components of an effective legal system, as defined by those economic actors. It first outlines the major tenets of current economic legal reform policy, focusing on its underlying assumption that the percep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economic actors around the world do not vary significantly. Data from Geert Hofstede's study of variance in cultural values are then analysed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how cultural values might affect private sector percep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legal systems as supporters of material progress. It concludes that there is a clear need for a more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the debate 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gal refor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otential variance in private sector percep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legal systems in particular. Such an approach might be initiated through a systematic integration of existing data and theory from each discipline, reinforced by a new multi-country survey.  相似文献   

12.
左秀美 《中国司法》2007,(1):100-101
智利刑事司法体制自上世纪80年代进行改革——由纠问式体制改为控辩制。本文对其改革过程、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对目前拉丁美洲有关国家的司法体制的变革有所了解并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3.
AMARTYA SEN 《Ratio juris》1996,9(2):153-167
Abstract.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discipline of moral rights and in particular the need to embed them in a consequential system. He argues that the widely held opinion that independence from consequential evaluation is the right way of guaranteeing individual freedom is based on an inadequate appraisal of the role of moral rights in the social context. In this perspective he examines two specific cases: (1) elementary political and civil rights, and (2) the reproductive rights of women in the context of poor countries with the problem of fast population growth. He argues that a coherent goal-rights system which accommodates rights among others goals, can overcome the non-consequential arguments and justify the force of moral rights fully within a consequentiality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4.
《政法学刊》2019,(4):52-58
土地权利是指有关土地财产的一系列权利的总和。围绕土地,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确定其产权体系及其归属原则,通常是由一个国家的民事法律体系加以规定;二是如何有效管理使用,属于国家公权力干预民事财产使用与利用的范畴。在我国,长期以来立法上没有将这两者加以区分。把土地产权体系与土地管理权制度进行科学划分并改革,是实现土地改革目标的路径,前者用民法体系去规范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后者用行政法律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才能在理论上为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及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Currently, there is a large gap between the proportion of employed and well‐educated women and those sitting on the boards of EU companies. This gap should be significantly diminished because it is mandated by the EU fundamental right of equality between women and men (Article 23 of the EU Charter of Fundamental Rights), and by the need for democratic legitimisation of the EU and of its economic governance (Articles 2 and 3(3) TEU). However, the Commission's proposal for a directive on improving the gender balance among non‐executive directors of companies listed on stock exchanges does not constitute an appropriate legal solution for this problem because it infringes the principles of proportionality and subsidiarity. There are many other instruments than compulsory gender quotas that can be used by EU institutions to promote more gender‐balanced boards of EU companies. The potential of such measures has not been utilised yet in full.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通过虚拟技术使人们实现了一种独特的在线生存的基本样态。它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互动范围,改变了人们的交往形式,形成了网络社会独特的时空观、权力观和人际观。中国当下坚持的集权主义、行为主义和国家主权的网络治理逻辑,正在受到技术的严峻挑战。网络技术逐步生成了一种网络自主空间,并形成了一套以技术编码和自治伦理为主的技术治理方式。技术治理方式区别于以国家为核心的法律治理方式,甚至在某些场合对法律治理方式产生制约。人们需要运用法律蕴含的价值和法律治理的有关手段,对技术治理进行有效归化。技术治理水平的提升,又为法律治理手段、边界和治理结构的调整提供动力和可持续的约束力。正确处理法律治理与技术治理之间的关系,形成二元共治结构,是提升中国网络治理水平和能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我国集体林权产权制度改革的适法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立法对集体林权产权的分权设置包括有集体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集体所有林地的承包经营权,体现出不同形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经营权的分离.集体林权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农户承包经营,同时还有农户持股经营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经营共三种目标模式,均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其适法性.集体林权产权制度改革以现有立法为基础,又对重构立法以启迪,应当重新界定森林和林木的涵义,重新划定林地承包经营权的范围,重新确定林权登记的事项.  相似文献   

18.
19.
经济增长与正式法律体系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郁光华 《中外法学》2011,(1):176-192
现有的关于正式法律对经济发展作用的文献大多着眼于法律的保护功能。了解中国法律和经济现状的发展的学者们的主流观点是正式法律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大,但是迄今为止尚无充足的证据支持上述观点。除了指出正式法律在合同履行和财产保护方面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外,本文还指出了法律的其他作用,包括信号作用和自我承诺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政府善治与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的社会权力结构变迁,为治理理念的变革及其实践注入了动力。在这一过程中,社会自理能力不断增强,第三部门应运而生,这影响和改变着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二元互动关系,并从根本上推动着政府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