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校青年教师”这个群体,近年来变得越来越“特殊”。这个貌似在体制内且有着“体面”身份的群体,现实好像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2.
邱必谦 《传承》2012,(6):48-49
青年教师正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他们的德才学识水平,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前途。当前,准确把握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新脉搏,找到正确的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新思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知识分子相对密集的高校来说 ,吸收优秀教师特别是优秀中青年教师入党 ,建立一支以党员教师为骨干的优秀青年教师队伍 ,是当前高校党的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措施 ,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认真做好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 ,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增强党组织活力 ,提高党组织战斗力 ,永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规范构建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影响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人才培养质量和知识创新水平.当前部分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在分析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特征和师德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要构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规范,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水平.  相似文献   

5.
黄颖 《前沿》2012,(12):124-125
教师成长与发展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未来和希望。坚持教师发展理念,将教师发展理念引入到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之中,高度重视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将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与高校事业的科学发展紧密结合,对学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岩  惠雨晨 《前沿》2023,(5):81-91
在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背景下,探究西北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的群体特征有其政策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对西北地区69所公办普通本科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的个人履历进行研究后发现,西北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的群体特征为:均为中共党员;男性占大多数;初任年龄结构呈“M”形;异地就职比例较低,任职属地化现象较为普遍;均拥有国内大学研究生学历;多具有法学或哲学学科专业背景;均具有一定的学术能力,多为该领域的专家教授,但不同建设层次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表现出的学术能力差异明显;大多有学术兼职经历,任职存在一定的“近亲繁殖”现象。基于此,西北地区高校在选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时应通盘考虑,要在专业上“姓马”、思想上“信马”、选聘上“用马”、实践上“行马”,以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庆  冯兰 《青年探索》2006,(6):59-61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子女教育方法、夫妻感情、家务分配、赡养老人、经济分歧、夫妻感情的理解程度、夫妻性生活等方面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婚姻生活质量进行了深入了解。调查表明他们的婚姻质量较稳定、婚姻生活的满意度很高,影响婚姻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有:夫妻感情、夫妻之间的相互理解程度、性生活满意度。高校青年教师在婚姻生活中主要是为满足爱与尊重的需要,基本生存需要次之,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主要不在婚姻生活中获得。  相似文献   

8.
帅永平 《前沿》2012,(12):177-178
近几年,青年教师占高校教师队伍的比例不断升高,他们将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作为教师他们知识基础牢固、视野开阔、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阅历不够、思想政治素养还需要提高。这些特点使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这对高校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深入分析他们身心成长的特点,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上寻找创新点,发挥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力量,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工作,为高校培养一支品德高尚、政治过硬、学识渊博、技能高超的青年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9.
高校培养青年教师的导师制及其推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导师制来培养高校青年教师为导师传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供了合适的途径,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利于学校教学水平的综合提高.导师制可能给年长的老师加重了负担,也能使青年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依赖性.建立灵活的选聘导师机制,采用弹性培养期限,让导师与青年教师双向选择,加强考核和监督,进行科学评价等措施,有利于导师制的推行.  相似文献   

10.
金国峰 《前沿》2014,(17):162-163
众所周知,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知识丰富,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路人,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实现高校文化传承使命的必然选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当代青年教师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先分析新形势背景下培育高校青年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接着揭示目前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提出培育高校青年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关于内蒙古地区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观念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琳 《前沿》2009,(12):139-141
随机抽样调查了3期共148名内蒙驰区高校岗前培训班的青年教师的教育观念状况,结果显示:内蒙地区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观念整体状况良好,但仍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在师生关系、师德修养、职业从师观念及教学观念上存在误区。因此,调整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加强师德教育;探索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培训方式,是今后高校师资培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徐春峰  曾一兵  黎文普 《传承》2011,(2Z):14-15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教师数量增多,党建工作难度加大。传统高校基层党组织按院系建立,这种支部设置模式适用于高校扩招前的教育阶段。[1]现阶段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需要通过建设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基层党支部来提高党组织的活力和生命力。根据当前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尝试在我省高校设立青年教师党支部,加强对青年教师青年教师队伍建议,让更多的青年教师早日加入党组织,真正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劳动过程理论,深度访谈40位高校青年教师,对青年教师劳动过程进行多维审视。调研发现: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目前面对劳动心态异化、劳动样态窄化、劳动关系紧张、劳动生态动荡等劳动困境,并调侃自己为“学术民工”。但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劳动主体性并未丧失,在稳定、幸福的职业目标牵引下,掌握劳动时间、空间调配的相对自由,主动整合自身劳动发展资源,践行“知识报国”的情怀担当,映射出高校青年教师作为“知识精英”的主体进取。  相似文献   

15.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状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主导力量和后继力量 ,由于其特殊的历史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 ,加之自身的职业、知识结构等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独特的思想特征和价值取向。应采取切实的措施 ,扬长避短 ,趋利避害 ,帮助他们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树立科学的“三观” ,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16.
“80后”青年与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并肩成长,多元文化的土壤塑造了其思想开放,观念活跃,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创业中依托对高科技敏感占有的专利,彰显个性,追求人生潜在价值,同时充分享受时代馈赠的时尚生活,造就了“很我”的风格。他们是时代前进中的风向标。“80后”青年群体特征越来越被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并已成为当今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解读“80后”青年群体特征的价值观、创新精神、创业方式、生活方式,可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络,因为青年是时代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利用其经济优势和地域优势,吸引了许多优秀青年教师,他们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科研工作的重要参与者。然而作为青年人,他们在强烈的成才欲望动机和自我实现需求特征下,加之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全面分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找出其压力源,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帮助高校青年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心理问题,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稳定持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蔡娟  张赟 《青年论坛》2014,(1):104-107
师德自觉是高校青年教师的文明素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师身上的本质体现和外在表现。教师优良的道德品行和道德习惯,源于他们内在的素质自觉和外在的行为自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自觉,不仅是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元素和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而且是青年教师自身健康成长和充分发展的重要抓手。增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自觉,关键要加强师德教育:一是加强政治道德教育,增强高校青年教师政治道德自觉之基;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自觉之本;三是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增强高校青年教师学术道德自觉之源。高校青年教师必须以加强师德教育为抓手,以师德自觉为准绳,勇于担当起政治道德自觉、职业道德自觉、学术道德自觉的责任和使命,成为师德自觉的践行者和表率,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9.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其发展水平、创造性、积极性以及对学校的忠诚度关系到高校的竞争实力和长远发展。探索有效的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策略,应当充分考虑到该群体的心理需求特征。本文从心理契约的角度,阐述了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需求特征,分析了基于心理契约探讨教师激励策略的必要性,并从交易型激励和关系型激励两方面,初步探讨了激励高校青年教师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王娟 《人民论坛》2010,(4):130-131
中国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是在古代士,特别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华思想文化氛围中形成的。本文从知识分子科学系统的专业知识、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谋生手段、诉诸文字的语言方式、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修身以致良知的人文精神等方面来分析其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