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针对司法实践中,由于保证合同无效,造成保证人在保证合同无效时应承担何种民事责任这一客观现实,结合现行立法,详尽地分析了保证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况及保证人应承担的具体责任,从而使无效保证的有关制度,更加明确、具体、更具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民主与法制》2014,(30):65-65
编辑同志:贾某以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为由向钱某借款150万元,签订借款合同,沙某作为借款合同的保证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签订保证合同。后借款合同被认定无效,贾某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而外逃避债,钱某遂要求沙某承担相应保证责任,偿还贾采欠付的全部款项。  相似文献   

3.
王艳红 《前沿》2004,(9):99-101
保证期间事关债权人、保证人之利益 ,对其正确理解和认定是准确处理保证纠纷的前提。但是 ,关于保证期间的性质 ,学界分歧较大。由于保证期间符合除斥期间的基本特征 ,因而它在性质上应当属于除斥期间。此外 ,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两种不同的制度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平衡当事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作为主合同债务人的"欺诈"行为,毫无疑问也要影响保证人保证意思表示的效力.正确认定保证合同的效力并不影响依法对主合同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根据公平原则,也要兼顾对无过错保证人的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我的朋友李某2005年8月向纪某借了17万元做生意,约定月息为0.9%,11个月内还款。但纪某不放心,李某只好请我在合同上加上一句,由我为其作保证,直到钱还清为止。2006年借款到期时,纪某找过我一次,然后就没有再找过我。我还以为李某已  相似文献   

6.
对最高额抵押担保债权的转让,各国规定不同。我国关于最高额抵押债权的立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有关最高额抵押担保债权的立法进行完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工程合同担保制度在我们国家是一项新型的工程合同履约保证体系,著名国际工程保证担保专家,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营造工程系主任张维麟教授几年前就向建设部提议开展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的研究。他指出:“实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是使中国建筑业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最重要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就业与保障》2008,(10):4-4
小保:2003年1月,我的一个朋友周某因买祖代鸡向王某借钱20万元,约定借款3年,由我来做保证人,并订立了书面合同,没有约定保证多长时间,也没有约定保证方式;同时周某提供了其弟弟的一辆价值10万元的夏利小轿车作为抵押。但是到了2006年1月,我的朋友周某没有还款,王某也没有向其弟弟要求以夏利车来抵债。2006年2月,其弟的小轿车因撞车而报废,此时我还用承担保证责任吗?  相似文献   

9.
保证贷款在具有手续简便、操作迅速等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并多经济风险。本文从保证人的资格与保证能力,保证方式与保证的期间,保证人的免责条款等诸多方面就如何化解保证贷款风险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效力待定合同有别于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变更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类型。为此,正确认定该类合同,有助于规范交易、交往中的民事活动,有利于处理仲裁、诉讼纠纷。  相似文献   

11.
韩荣 《长白学刊》2021,(1):99-105
从担保行为历史、担保合同效力立法、司法实践的角度考查,担保制度经历了从人格向契约、再由契约向政策的变迁,各阶段的效力规定均体现了特定的社会背景并具有时代适应性。民法典对保证及物权担保合同中主从合同的效力关系进行了统一规定,其法定主义立场重申了对担保秩序稳定性的价值追求,反映了立法者在面对日新月异的担保现实时追求公平的整体目标,而在回应诸多新型担保方式的现实层面,司法则必将承担更宏大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2.
在现行法上,保证期间具有多种含义,结合它的功能来看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失权期间。在认定保证期间的中止、中断等问题时,应从解释论的视角出发,避免定性研究的误区。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是并存的两项制度,在两种时限制度的衔接上容易产生疑惑,为了理解和适用的方便,在以后的立法中可以择一而定。  相似文献   

13.
向第三人给付契约属于涉他契约,是指债权人与债务人约定使第三人直接取得向债务人请求给付的权利.向第三人给付必须依赖补偿关系和对价关系等基础关系而存在.我国<合同法>64条的规定未涉及第三人可以直接取得请求债务人给付权利,因而不能认定是向第三人给付契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警察临战保障效率是警察临战保障资源的配置水平,目前对其评价的方法普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本文创新性地构造了ABA方法,并应用于警察临战保障效率评价中。这种方法既对警察临战保障过程进行均衡选点,又实现了警察临战保障环节的持续考核;既尊重规范分析的经验度,又依托于实证分析的科学值,可以尽快判定警察临战保障效率的强弱。  相似文献   

15.
要保证警察临战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强有力的保障不可或缺。日本十分重视警察临战保障,运作模式独具特色。日本强调临战保障的法制化、现代化及社会化,其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警察临战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临战指挥、临战心理、临战战术、临战处置,还应该包括临战保障等。但目前对于临战保障的研究,往往只涉及物质保障和警力保障,而对于警察临战中所运用的政策、法律、法规、规定、规则,甚至习惯等,还没有从“制度保障”的层面来认识。本文以处置突发性事件为例,用规范分析阐述了警察临战制度的内涵,用动态分析说明了警察临战制度的演进过程,用实证分析论述了要建立怎样的临战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过程体现为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为社会保障提供物质支持,社会保障制度则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坚强的后盾,促进人与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导致新类型劳动合同纠纷增多,《劳动法》对其的调整已力不从心。对于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的区别、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履行问题,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未规定或者规定并不明确,故此,学术界及司法界对此作深入探讨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