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0 毫秒
1.
英雄的天下     
<正> 当《英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神州大地之时,我的血液也随之沸腾起来,凝神丹田,汹涌而出气盖云天的豪情。中国人的爱国情结绵长而深厚,对电影的热爱深厚而绵长。而《英雄》会让热爱中国电影并失落于中国电影的影迷们找回久违的“感觉”来,就如同我。茫茫天下,芸芸众生。古往今来,莫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敢问天下:究竟何谓英雄?英雄者,是人而不是神,故要为英  相似文献   

2.
留言板     
几年的保安工作中,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职业信条:尊重我的工作、我的队友和我自己。待之以真诚与公正,因为我也希望他们会这样对待我。做一个一言九鼎的人;做一个支持者而不是一个吹毛求疵者;一个推动者而不是一个抱怨者;一个马达而不是一个障碍。  相似文献   

3.
<正>"当我成为医学界的一员,我将会凭着我的良心和尊严从事我的职业。"这是1948年世界医学会在希波克拉底誓言基础上制定的《日内瓦宣言》中的一句誓言,说出了从医者必须具备的思想品质、伦理道德和行为要求。然而却有这样一些从医者,他们也曾医者仁心,救死扶伤,却不曾想,身陷腐败泥淖而"病入膏肓";他们  相似文献   

4.
幸福是什么     
每逢饭前课后,许多同学常围聚在一起,谈论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就是享受与占有。”有人说:“幸福就是创造与奉献。”双方引经据典,常争得面红耳赤,不分高下,我也在思索:幸福,究竟是什么? 当我在饥肠辘辘之时,吃上一顿丰盛的晚餐,我感到幸福;当我在朔风凛冽的寒夜,盖上一床温暖的棉被,我感到幸福。我喜欢读书,当我得到一本久以渴盼的名著,我就感到莫大的幸福。然而,更多地,我在想:为什么无数的革命先烈把捍卫祖国的尊严而出生入死的斗争,看成最大的幸福?为什么很多的科学家、发明家把向人类奉献更多的发明成果,看成最大  相似文献   

5.
〔原文〕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然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盖小人所好者禄利,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相似文献   

6.
贪戒     
《小康》2017,(10)
<正>戒贪需先戒己心,洁行要从净心始;没有贪心,自然没有贪行;没有邪念,也就不会去搞邪门歪道;归根结底,戒贪的根本在“定心”,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不为浮云遮望眼”据说,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曾有高僧委员发言道:贪腐者到寺院烧香礼佛,求佛保佑,是没有用的。闻此,感慨良多!我也曾经多次听说过,某某贪官到某寺院许愿求佑,某某污吏到某寺院捐巨款“赎罪”。悲乎!我以为,贪污腐化,触犯党纪国法,当以党纪罚之、国法惩之;贪腐者,轻者违纪、重者犯法,是自己的理想、信  相似文献   

7.
清代继昌《徐素斋杂纪》中,记述了辽东知府杜石坡一段话:“我辈作官当常常想到未作官以前与不作官以后,自律自严,办事不期勤而自勤,俸禄不期薄而自薄。”学者继昌认为:“此数语均可当官场座右铭。”可见,封建士大夫之中的开明者,也是极力主张勤政廉政,提倡为“官”者,多想一想“未作官以前与不作官以后”。  相似文献   

8.
中国书画的传统思想观念历来是“人与自然 ,玄同彼我 ,冥于大通”(《绘事微言·画有自然》)。这种见解均出自支配中国人思想二千年之久的儒、道两家。孟子说 :“万物皆备于我” ,“上下与天地同流”(《尽心上》) ,又说 :“吾与日月参光 ,吾与天地为常。”(《在宥》)庄子则说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又云 :“人与天 ,一也。”(《齐物论》)这正是传统书画家们所崇倡的“天人合一”。自古鉴赏家曾将中国绘事的优劣分为五品 :“自然者为上品之上 ,神者为上品之中 ,妙者为上品之下 ,精者为中品之上 ,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立此五等 ,以…  相似文献   

9.
马鹤凌先生在自传中写道:“我在岳云中学六年,这学校特别重视数理和体育,而我在这两方面也比较喜欢……在这阶段,数理训练我的头脑,体育锻炼我的体格,奠定了我一生积极奋斗的基础。生我者父母,再造我者是岳云母校”。他常以岳云优良传统教育他的儿子马英九……  相似文献   

10.
对七处《荀子》旧注提出质疑,试着从新的角度来补苴前人的说解:“柬理”即“简选于礼”;“言辩而不辞”即“言语明晰而不乱”;“恭敬繜绌”即“(行)恭敬趋法度及退让之事”;“胠于沙”即“止于沙”;“约者”即“俭约者”;“先祖当贤”即“先主称为贤才”;“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即“学者非必仕,而仕者必学”。  相似文献   

11.
弓德旺 《前进》2005,(7):55-55
电视剧《任长霞》,让我感动,让我思考,也让我长久地回味。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上任不久的任长霞看到一些公安人员因喝酒而耽误工作时,她便大声斥问:你配做公安吗?之后,她在动员群众揭发黑社会组织头目房聪的犯罪行为时,当面向乡亲们表示:“房聪的案子要办到底,老百姓要有一点不满意,我就不配当这个公安局长!”从斥问别人配不配,到衡量自  相似文献   

12.
“二队长”     
李庆钢 《中国减灾》2013,(7X):57-57
<正>1998年春,我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巴陵石化公司涤纶厂车队当驾驶员。一天,车队召开安全会,要"海选"车队安全员。不知是谁起哄说:"老李驾龄最长,技术最好,当之无愧!"还没等我推托,大家竟然一致鼓掌通过了。说实在话,当初我不想当这个安全员,因为这个编制是工人编制,而且还是"兼",我的本职工作还是驾驶。搞不好就被当了"花瓶"摆设。而一旦出了安全事故,很可能会被"诛连"。但看到大家这么信任我,我也不好推托,心想,先干了再说吧!晚上我和妻子说起这事:"大家这么信任我,我也不好推托,先干了过把瘾吧!虽说只是‘班长’级别,却多少有点‘权’。干得好,说不定还会‘以工代干’。"我特意向妻子  相似文献   

13.
《时代潮》2001,(21)
朋友们:你们好!当意识到自己是 HIV 感染者中的一员时,心里那份悲伤和无奈,我和大家一样熟悉。以往我也对"艾滋病"这个字眼,有模糊而随众的恐惧,当看到"HIV 呈阳性"的检测单时,我怎么也不能相信我会感染上这种病毒,整个人处在一种无处可逃的恐惶中,眼前的世界陡然变脸,大脑里杂乱而茫然,想的都是电视上见过的患者令人恐怖的症状、周围人群害怕的排斥的目光、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6月18日星期五阴姐妹同患肝癌,为何结果不同—9号患者当9号患者走进诊室时,我仔细地望了望她:看上去很憔悴,脸色很差,看样子体质已很虚弱。跟随她来的,和她长得特别像,脸色比她好看,精神很好。我猜想应该是患者的妹妹。没有想到猜错了,那陪同而来者是患者的姐姐。姐姐大妹妹8岁,和妹妹一样,也患有肝癌。同样的病,为什么现在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在以  相似文献   

15.
心之语     
一 也许,这就是命运,当我呱呱落地,降生人世之时就什么也听不见,我走进一个无声的世界; 也许,这就是不幸,当我从母亲的羊水中脱颖而出就啥也看不见,我走进一个黑暗的天地;  相似文献   

16.
王国忠 《创造》2015,(8):45-49
<正>做一个党和人民真正需要和满意的领导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并坚决做到这样五句话,即认认真真学习,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为民,扎扎实实做事,干干净净从政。有很多人一辈子只从事一个职业,职业生涯比较专一,当然也就比较容易专注;有的人一辈子从事很多职业,职业生涯比较复杂,当然也就比较丰富。已经步入知天命之年的我,自己的职业生涯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教书育人当老师,笔耕写作当作者,从政为官当领导。我之所以这样先后排序,  相似文献   

17.
古人言:凡事“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9·18”是我们的国耻日,当属“不可忘者”之列。因此,今夏我出差路过沈阳时,抽空参观了“9·18”历史博物馆。沈阳“9·18”历史博物馆,原名“9·18”事变博物馆,始建于“9·18”事变60周年之际,其建筑形状为一页残破的日历。1997年9月,沈阳市作出扩建“9·18”历史  相似文献   

18.
齐夫 《楚天主人》2013,(7):49-49
正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如何才能认识自己?这是哲学家苏格拉底几千年前提出来的问题。人,终其一生,又有几个人明知自心?或正因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贵"字,道出了"自知之明"之稀缺。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时感叹:"此天亡我也,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笑对死亡,自刎乌江。一代枭雄,在  相似文献   

19.
天下的記者,好像莫不把閱歷看作‘搶不走的財富’。它不生利息,却能生出些有意思的聯想和比較。 這麼個浩浩蕩蕩的國際記者代表團,在美國縱横萬里途中,難免會說起各自的遊歷。像我這樣首次訪美的代表,不多,雖然蜻蜓點水般到過的國家、地區算也不少。最遺憾的是說到台灣,團內許多記者都到過,而作為團里唯一的中國人,我却还未涉足過這美麗的島。每論及此,着實令人難堪,儘管責任不在我。於是,在舊金山的告別聚會上,当问到‘您下站最想去的地方’時,我的回答便是:第一想訪月球,第二就是台灣。但我又補充一句:如果蔣經國先生或台灣當局慨允的話,我當然  相似文献   

20.
<正> 如何回首,而又如何展望,且勿需忙下断言,还宜细细费思量。10月29日,苏州首个现代私塾菊斋私塾开课,私塾先生称道:"以私塾命名,并冠以‘现代’二字,其出发点仍在国学上。创办私塾主要目的是弘扬国学,培养儿童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教学内容以讲授蒙学、经学、韵文为主……"——消息见诸报端,争议之声一片,褒扬者有之,贬斥者却也不乏,甚而有人声称:这是"文化复辟"!我看这顶帽子,也未免扣得恁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