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远东的林业综合体是在雄厚的森林资源基础上建立的。森林覆盖了远东大部分地区,可采伐的森林面积占远东面积的81.1%,达到5.042亿公顷,其中2.809亿公顷的木材蓄积量达到206亿立方米。目前远东林业综合体在两个方向上开展国际合作———木材贸易和投资合作。俄罗斯远东林业综合体自建立起便开始出口木材。在苏联时期,远东出口木材的高峰发生在1987年,出口量达到860万立方米。出口对象达到13个国家,其中最大的是日本,占远东木材出口总量的2/3。俄罗斯发生经济危机后,远东木材的年出口量减少到450万立方米。1998年卢布贬值后木材出口急剧增长…  相似文献   

2.
林木谱华章     
本溪满族自治县是辽宁省重点林业县之一,自然概况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县林地面积413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达2056万立方米,年新增长林木蓄积量约53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木蓄积量为1455.9万立方米,人工林木蓄积量为600.4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7706%,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3.
柬埔寨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生产潜力很大。据60年代末期的统计,全国森林面积约为132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73%,有一半以上可作商业性开发。尽管在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期的约20年中,柬埔寨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但到90年代中期,其森林覆盖率仍然高达49%,森林面积约为890万公顷,林业在柬埔寨国民经济中仍然支撑着“半边天”。以1996年的情况而论,在柬埔寨6.59亿美元的出口创汇中,仅木材的出口创汇额就高达1.5亿美元,约占其出口创汇总额的1/5,为第一大出口创汇商品。一、森林资源的分布及其…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越南现有森林面积1012.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6.9%。然而,在50年以前,森林面积要比现在大得多,达19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3%。1973年,森林面积减少至14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下降至44%。到1983年,森林面积已减少到78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则下降至23.6%。据《越南概况:1996-97)的统计资料显示,50多年来全国毁林面积已达1117.5万公顷。导致森林大面积消失的原因很多,主要是长期的战争破坏、传统的刀耕火种农耕方式、大规模的毁…  相似文献   

5.
菲律宾原是个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在本世纪初,菲律宾的森林面积仍约有1,500万公顷(其中原始林约1,000万公顷,次生林500万公顷)。然而,到1988年,菲律宾森林面积已降至约630万公顷,森林复盖率降为21%(其中原始林只剩下99万公顷)。菲  相似文献   

6.
一、黄双安(Bong Swan An) 黄双安,印尼名普尔汉·乌莱(Burhan Uray),1931年生于沙劳越诗巫,祖籍福州。没有上几年学就在当地林业公司工作,1956年移居印尼,投身林业,现任查渊蒂林业集团有限公司(Djajanti Group Ltd.)总经理。该公司是印尼最大的林业合资企业之一,在马鲁姑中部和西伊里安拥有200万公顷林地,在加里曼丹南部和中部也拥有100万公顷林地,其属下十几家公司从事木材加工和胶合板业。查渊蒂公司于1969年开业,起初向政府租赁10,000公顷林区,机械设备简陋,只有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迅速发展往往要付出代价,泰国林业资源的毁灭性开发就是代价之一,而且这种代价是太惨重了。据统计,1951年,在泰国51.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森林覆盖率达60%,即占308718平方公里;到1986年,泰国森林面积下降到154200平方公里,覆盖率仅达30%。三十多年间,泰国森林面积和覆盖率均下降了一半。大面积森林的毁坏,使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地区性气候的灾变,直接影响了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8.
一、农业概况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上,山地占全国总面积的35%,丘陵占42%,平原仅占23%。这种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造成了耕地支离破碎、农场过于分散和规模较小的不利条件。目前全国305万个农场中21.8%分布在山区,50.5%在丘陵地区,27.7%在平原地区,平均规模只有7.4公顷。全国农场拥有土地面积2258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74.9%;农场中耕  相似文献   

9.
一、20年的成就 1.种植业。粮食作物:目1979年开始在19个村(社)的319公顷的稻田中,试行集约农业到现在,集约化农业得到迅速发展,质量也不断提高,现集约化农业已占全国水稻面积的40%。粮食年产量由1976年的66万吨提高到1994年的157.7万吨,提高了2.3倍。人均有粮由238公斤提高到现在的345公斤。每公顷产量由  相似文献   

10.
人口情况根据老挝政府1985年3月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报告:老挝的总人口为358万人,其中男性175万,女性为182万,分布在236800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老挝人口分布在亚洲是最稀少的,每平方公里仅15.1人。据老挝官方统计,在老挝人口中,非老挝族的占40%,共有65个少数民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1.1万人,其中女性占3000人;另外1.35万人(9000为男性,4500人为女性)受过中等教育或培训。1985年3月止,15岁以下年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4%,现每年人口增长率为2.9%,农民和处于贫穷的、卫生条件极  相似文献   

11.
印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1981年总人口为68,381万,仅次于我国,占世界人口15.53%;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21人,约高于我国一倍;农村人口占76.27%,城镇人口占23.73%;人口增长率是相当高的,如1971—81年的十年中人口增长了24.75%,城镇更高为43.1%;100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由9座增加到12座;人口的地理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恒河一旁遮普平原占全印总面积的13.8%,人口却占33.3%,达227.4百万。印度人口所具有的增长迅速,分布不均和城镇人口增长快的特点,也反映在一些农业为主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俄远东与贝加尔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俄罗斯远东与布里亚特共和国、外贝加尔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简称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总面积占世界各国面积总和的5.37%以上,人口占世界人口的0.16%,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1.4人.该地区人均拥有2.7公顷农业用地、1.3公顷耕地和26 400立方米淡水,分别是中国同类指标的6.5倍、13.7倍和12倍.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畜牧业以饲养羊、牛为主,各有150多年的历史,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上草原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总面积774.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600万。全国现有17.4万个农场,面积为72亿商,占总面积的62.5%,而耕地只有3.29亿亩,占4.57%,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人口的2.4%。澳的绵羊品种以美利奴为主,占羊支总数70%以上,平均每只羊年产毛量为4.4公斤。1986年全澳有绵羊1.54亿只,牛2300万头,猪275万头。年产羊毛81.5万吨,肉类246.4万吨,牛奶60.38亿公升,蛋1.83亿打。畜牧业产值约为75亿澳元,占农牧渔林总产值的44.8%。澳羊毛产量占世界4/1。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1990,(2)
东南亚是天然气蕴藏量十分丰富的地区?印度尼西亚、文莱和马来西亚是世界上天然气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它们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二。1987年印尼出口221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占世界总出口量的40%,居第一位。马来西亚和文莱的出口量分别占世界的14%和13%,居第三和第四位(次于阿尔及利亚)。泰国的天然气生产也在不断发展。1987年,东盟国家的天然气总产量达650亿立方米(5760万  相似文献   

15.
印度东北地区原属阿萨姆管辖区,自1963年以来,先后划分为新阿萨姆、那加兰德(1963年)、特里普拉(1971年)、梅加拉亚(1972年)、曼尼普尔(1972年)五个邦和米佐拉姆(1971年)中央直辖区。整个地区地理面积为25万多平方公里,占印度国土面积的7.7%,1981年人口为2,660万。由于历史、地理、社会、政治和经济诸方面的原因使这个地区是全国最落后的地区,是“一个活生生的贫穷掩盖了富俗的典型”。印度独立后,开始重视对这个地区的开发,尤  相似文献   

16.
印度的人口问题和政府的政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增长过快是印度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它养活世界人口的15%,可它只有世界陆地面积的不到2%(其比例虽然名列第七),它的收入仅为世界收入总额的1.5%,八十年代初它的人口约为6.85亿,超过美、苏两国人口的总和,然而,美、苏两国却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1.3%,为印度的10倍多,占世界收入总额的近40%,为印度的20多倍,它的人口几乎同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总数相等,而它的面积只为这两洲的5.8%,  相似文献   

17.
老挝是一个内陆国家,北同中国毗邻,东与越南交界,西跟泰国和缅甸接壤,南与柬埔寨为邻。全国土地面积有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老挝森林资源丰富,据1985年通过航空摄影和卫星勘测,森林覆盖面积为1120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48%;有很多珍贵的木材,如红木、紫檀、柚木,还有安息香、虫胶、小豆蔻、砂仁等林产品。矿物很多,现已探明的有:锡矿、金矿、银矿、  相似文献   

18.
(一)农业对印度尾西亚居民的意义以农为生: 印度尼西亞主要是农业国。这一点可从1930年的人口調查中明显看出。当年20,279,643个男女就业人口,70%从事廣义农业工作(包括畜牧业、漁业与林业在內)。爪哇島务农的男子占74.4%、妇女占46.8%。外島(指爪哇与馬都拉以外的島屿-校者註)务农的男子占84.4%、妇女占73.5%。14,193,158个男女农业劳动者当中有11,996,800人或84.5%从事狹义的民間农业。其他大多数是在大种植园中工作的工人。1930年的人口統計中并沒有按他們所种的农作物种类再进一步分类。  相似文献   

19.
浅析巴西的印第安人土地政策吴德明巴西是拉美第一大国,面积851.2万平方千米。农业相当发达,目前有耕地9000万公顷,可耕地4亿公顷,占世界可耕地的20%。1995年全国人口估计为1.558亿。农村人口占25%,城市人口占75%。巴西是个多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20.
日趋严重的印度环境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环境 ,是指气候、土壤、水、空气和生物等各种因素。它们是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条件。印度处于南亚次大陆中部 ,北依喜马拉雅山 ,南濒印度洋 ,东西两端直线距离将近30 0 0公里。印度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国土面积中 43 %为平原 ,2 8%为高原 ,18%为山区。可耕地占国土总面积的 5 0 %以上① 。森林覆盖面积为 75 0 0万公顷 ,约占地理总面积的2 2 8% ② 。印度大部份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热量充足 ,水资源丰富 ,农牧渔业资源相当丰富。印度独立后 ,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发展计划 ,旨在迅速发展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