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应该以行政诉讼为前提。民事诉讼的范围是发生具体行政行为引发的民事争议。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常将之一并审理和判决,建议尽快在立法上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加以确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在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交错发生、民事争议与具体行政行为关联的情况下,争议的当事人可以有不同的诉讼选择,但诉讼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确定民事权利。建立民事诉讼附带行政诉讼制度有其充分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民事诉讼附带行政诉讼可以扩大审判权对行政权的制约监督范围,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维护司法统一,充分保障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韩思阳 《行政法学研究》2006,(4):114-117,130
<正>作为行政与民事争议交织的典型案件,“焦作房产纠纷案”引发起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作何改进的争论:主流观点是:行政诉讼法中应设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本文试质疑这一主流观点,并对此种类型案件的解决开发出除附带诉讼模式外的多种解决途径。一、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模式可行与否的关键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否可行,关键不在于行政庭能否审理民事案件,因为即使行政庭可以审理民事案件,行政庭运用何种程序对诉讼进行审理仍未明确,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行政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我国民事审判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阐述深化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型,行政权介入民事行为从而对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行为进行直接调整的现象逐渐增多,如何妥善处理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交织的情形便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为此,许多学者纷纷提出设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1〕实践中也出现了这方面的案例。〔2〕不过,任何一种新的制度能够得到确立,不仅需要考察是否能够有效地满足实践的需求,同时还要充分考量其正当性和合理性。具体到行政附带民事诉  相似文献   

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是民事诉讼。现在民事审判很注重调解。这种民事审判理念的转变同样要体现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  相似文献   

8.
9.
199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原有的1982年试行法典作出了新的调整,加之我国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都给民事诉讼带来了新的变化。“民事审判方式从广义上讲是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活动方式,包括起诉和受理机制,庭前准备方式、开庭审理的方式和原则、证据的提供和审核、辩论与裁判的关系等等,反映了民事诉讼机制运行的基本方面。从狭义上讲,是法院庭审方式,主要包括出示证据的方式、辩论与裁判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
从法律救济程序制度的架构来看,我国虽然没有像西方大陆法系国家那样设立专门的行政法院审理行政争议案件,但却在统一的法院系统内部基本形成了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民事争议和行政争议。就绝大多数仅为单一的民事争议或行政争议而言,目前的程序设计足以应对。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法与私法互相渗透,行政法与民法互相交织,行政行为不仅直接影响到相对人的行政法律权利义务,而且也间接影响到相对人与他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因  相似文献   

11.
渐进与过渡: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冷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黄松有 《现代法学》2000,22(4):18-25
文章首先回顾了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社会背景 ,针对举证责任、庭审制度等问题采取各种改革措施 ;其次 ,通过对民事审判方式现状的剖析 ,在肯定改革成果的基础上 ,指出了在完全由当事人举证、一步到庭、当庭质证等举措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最后 ,从理论上论证了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周颜 《政法学刊》2001,18(5):21-23
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不但可行,而且是势在必行。在改革中应坚持吸收和借鉴适合国情、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依据法律改革等原则,同时要注意重点改革举证制度、强调当庭质证和认证、强化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在行政行为与民事行为相互关联的活动中,人们不可能按照理论上所划分的行政、民事的标准进行诉讼活动,于是不可避免地产生行政、民事争议交叉的案件,由于我国相关法律规范的缺失,致使审判实践面临着诸多困境:诉讼效率低,增加当事人讼累,浪费司法资源,甚至出现裁判不一致、案件久拖不决的局面。笔者认为,摆脱这诸多困境的理想路径就是尽快确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倡导诉讼效率理念的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会更符合人们的价值观和实践理性,是人民法院妥善解决日益增长的行政、民事交叉案件的有利武器。  相似文献   

14.
从美国民事诉讼的困境看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兵 《中外法学》1996,(2):8-11
<正> 美国的民事诉讼系采用典型的当事人主义模式。虽然部分美国律师坚持认为,美国的民事诉讼制度是一个值得他国借鉴的范本,我国学界也侧重强调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优点,但事实上,在美国本土,要求对现行诉讼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国前总统布什抱怨道:“美国正从一个自由的国度演变为诉讼的乐土。”美国前付总统奎尔在1991年美国律师协会年会上批评道:“令人惊讶的诉讼费用以及漫长的诉讼期限,已使美国的竞争能力受到内在机制的损害。”1984年,时任美首席大法官的沃伦·伯格(Warren Burger)在1984年美国律协会议上告诫道“对于一个诚实的公民而言,我们的制度太耗费财力,太令人痛苦,太具有危害性,同时也太缺乏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和改革实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践中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既从理论上探寻深化、细化和规范改革的对策,又从实践上论证这些对策的可行性,其目的是为我国今后改革思路的确定和《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以及民事审判新机制的建立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从举证责任制度的完善、庭审环节的加强、诉讼模式的选择、案件流程管理制度的建立等几方面的内容入手,并结合实践中的问题提出对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 ,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公正、公平、高速的民事审判制度 ,而该制度的实施 ,迫切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的法官。但目前我国法官的法律素质整体状况较差 ,实难完全适应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后的实际运行 ,因此 ,应尽快采取措施 ,从法官的任职资格、选择任命、定期培训及规范的责任监督机制等方面着手 ,提高法官的法律素质 ,实现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商法年刊》1998,(1):445-451
(1998年6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95次会议通过)为了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事经济审判机制,保证依法、正确、及时地审理案件,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中的有关问题作出如下规定。关于当事人举证和法院调查收集证据问题一、人民法院可以制定各类案件举证须知,明确举证内容及其范围和要求。二、人民法院在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时,应当告知当事人围绕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三、下列证据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相似文献   

19.
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对我国证据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国证据制度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本文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完善我国证据制度提出了如下建议:借鉴英美证据法的排除规则,对收集证据的非法手段和合法方式予以明确界定;强调和保证当事人履行举证责任,完善举证时效制度和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制度;重新认识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的关系,确定“高度盖然性”的证明原则,合理地运用自由心证主义  相似文献   

20.
在行政与民事争议相交织案件中,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不失为解决争议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基于对全国首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的实证分析,在不动产登记这类行民争议交织案件中,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实际上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境。通过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或增加"合法但可撤销"的行政诉讼判决方式可解决此类行政与民事争议交织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