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1世纪世界转型的起点是世界经济格局及西方与非西方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前所未有的大转型.即从现在起到2025年前后的大约20年左右,将是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变化、非西方国家力量及其国际影响开始赶上、甚至超过西方世界的转型时期.国际经济力量对比的转型必然促使国际体系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颠覆了西方与非西方这两大集团历时500年之久的力量格局和关系模式.21世纪世界转型不仅涉及国际体系转型,也将涉及世界事务,包括高位政治、低位政治、生产与消费、文化与生活、经济与安全等方方面面.21世纪的世界转型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中国应适应大趋势,捕捉先机,搭转型的顺风车,在世界转型中顺势崛起.  相似文献   

2.
刘山 《外交评论》2005,(2):13-16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推动了世界形势变化。形势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是两方面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战争显示了超级大国反恐的两重性及力量的两重性。美欧关系出现转折,矛盾趋向深化与扩大,但双方仍需要继续合作。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秩序的作用受到挑战。美国单边主义行为未能动摇联合国的存在,但改革联合国的必要性也在上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处于弱势,部分国家被边缘化。但占世界人口半数以上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已开始走上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加剧了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对立,最近的伊朗核危机又将早已恶化的伊美关系推入低谷.两国关系的剧烈演变对中东地区的格局和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尝试从恶化的美伊关系、伊朗核危机、深层次原因、以及两国关系近期走向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1964年中法建交曾震动了整个世界。在当时世界两大阵营严重对立,美国竭力孤立、敌视新中国的背景下,作为资本主义大国的法国不顾美国压力与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对美国的反华政策不啻为一沉重打击。中法建交这一行动本身,又是战后世界政治力量分化、改组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战后国际关系两极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对缓和世界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改善中国的国际处境,都产生过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国建立之初,法国曾是西方大国中追随美国最紧、一直拒不承认新中国的国家,由紧密追随美国拒不承认新中国到与美国  相似文献   

5.
一、科索沃战争———冷战后大国力量对比失衡的产物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北约组织以新的名义存活下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利用两极体制解体后出现的力量失衡状态,大肆向北约域外进行扩张,以巩固和发展其冷战胜利成果,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种由西方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西方的这种攻势,起初曾利用东欧国家要求“回归欧洲”的愿望,利用联合国和欧安组织等国际机构的授权以合法的形式进行(如建立“和平伙伴关系”、接纳某些东欧国家为北约组织的新成员、对前南危机和波黑冲突进行干预)。随着…  相似文献   

6.
1991年底,建国有70余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美苏对抗和东西方冷战的两极格局的彻底崩溃。世界原来的平衡被打破,而新的平衡的建立还需经过各种力量长期的反复的角逐、组合和较量,世界处在变动和改组时期,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多极化的新格局尚待形成。  相似文献   

7.
亓成章  赵磊 《理论前沿》2003,(12):26-28
从战争性质上分析伊拉克战争,确实是美国这个年轻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古老的发展中国家伊拉克发动的一场出师无名的非正义战争。这场非正义战争,一旦在美国淫威驱使下被“合法化”,将会对冷战后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的发展,产生极为深刻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战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划分世界的中轴位置从原来的美苏之间改变为西方与非西方之间。美国赢得了唯一的超强地位,同时世界格局正在多极化发展。欧亚大陆仍然是全球地缘政治竞争的中央舞台,美国与欧亚本地大国争夺欧亚地缘政治空间。欧亚大陆内部的地缘政治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大国关系为主线,形成新的地缘政治组合体。  相似文献   

9.
两极格局崩溃以后,美日矛盾已发展成为多极格局的主要矛盾,亚太地区是美日争夺的主战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绝大多数位于亚太地区,亚太地区已成为东西方矛盾斗争的主战场。亚太地区是南方国家中发展最快、经济政治力量较强的地区,也是南北矛盾斗争最激烈的地区。亚太地区是世界各种矛盾最集中的地区。世界主要矛盾的斗争及其发展,必将影响到中国,因而,加强对亚太地区矛盾特点及其变化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亚太新战略郑保国一当人类迈向本世纪最后十年之际,世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华约解散、苏联解体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宣告了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崩溃。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在新的形势下,世界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各国相应调整其...  相似文献   

11.
西方价值危机与新帝国主义——伊拉克战争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西方文化和价值之间存在的矛盾的角度诠释伊拉克战争.西方文化包含着科学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矛盾,以及民族国家内部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民主法制与民族国家之间社会达尔文主义游戏规则之矛盾.美国把西方文化的科学理性精神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游戏规则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却丢弃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许多优秀价值.由于这种不对称的发展,由于失去了制衡的力量,美国变得越来越具有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启动其以欧亚大陆地缘战略为主体的全球战略的突破口,它不仅给南联盟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战争创伤,也给世界国际关系格局带来剧烈震荡,尤其是对大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3年3月20日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是冷战后美国在欧亚大陆"心脏地带"进行的第四场地区性战争,它是美国为实现其全球战略而发动的一场改变中东格局的关键性战争。这场战争强化了美国的单边主义,加强和巩固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并对国际政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浅析美国的欧亚大陆地缘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个世纪以来 ,欧亚大陆一直都是世界地缘政治的核心 ,是世界主要力量活动的舞台 ,世界历史上诸次大的战争都发生于此。直到今天 ,它仍然是大国之间较量的重要场所和国际格局调整的主要对象。冷战结束以后 ,美国以唯一超级大国自居 ,自命为“世界领袖” ,认定美充当世界霸主的时代已经到来。鉴于欧亚大陆极其重要的地缘价值 ,美视之为“塑造”2 1世纪世界 ,建立单极统治的“大棋盘” ,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欧亚大陆地缘战略 ,从西、东、南三个方向开始进行一系列调整。  相似文献   

15.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虽然美国赢得了最初的军事上的胜利,但是四年过去了,布什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陷入一种"撤不得、留不得、打不赢"的尴尬境地。美国之所以在伊拉克陷入困境,主要是由于布什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对伊拉克占领政策的制定、执行方面出现了偏差。为了应付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双层压力,在过去几年中,布什政府不得不不断调整其对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的政策,改组其外交决策团队,排除新保守主义分子,逐渐向现实主义回归,但却始终未能稳定伊拉克的局势。伊拉克战争已经并将继续对美国、中东格局和世界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政治改造伊拉克是美国对伊战争的重要目标(一)伊拉克在美国中东战略中的作用中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和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红海的结合部,素称“五海三洲之地”,沟通了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是世界上少有的陆海空重要交通枢纽。这个地区还有着十分丰富的战略资源———石油,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70%。中东这种独一无二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石油资源,在世界未来格局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冷战结束后,美国历届政府为谋求建立由美国领导的单极霸权的世界新秩序,实施“两洋(大西洋和太平洋)两洲(亚洲和欧洲)并重”的全球战略。作为…  相似文献   

17.
胡欣  谷蕾 《外交评论》2023,(6):131-154+169
世界已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政治格局和力量对比加速调整变革。面对大变局的历史走势,美国意图以冷战时期的联合阵线推行大国博弈和战略竞争,重拾政治战作为大战略的重要手段。现代政治战不仅延续了意识形态争控、非战争冲突较量等传统模式,还结合时代之变、科技之变,综合运用舆论战、认知战、混合战等冲突形态,将西方的体系化霸权优势转化为全域政治战攻势,并在俄乌冲突中验证了其战法及效果。本文旨在分析研究政治战在美西方的历史传承和当代演变,呈现当前大国博弈在政治领域的复杂对抗态势,审视美国对华战略竞争中的政治战风险,为加强我国国家安全尤其是政治安全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急剧深刻的变化。旧的两极格局解体,新的世界格局——多极格局正在发展,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世界处于新旧格局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世界各大力量将各有消长,并进行重新组合。冷战时期掩盖着的各种矛盾趋于激化,全局和局部力量失衡又产生新的矛盾,世界局势更加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初大国经济力量对比变化趋势与国际政治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将发生巨大变化,美国继续保持超强地位,但其实力优势及对世界的影响力明显下降;日本实力大幅下降、印度上升为大国、中国在大国中的实力排名前移,大国体系大幅调整,西方色彩淡化.此外非西方国家实力在全球对比中呈上升趋势.因此,21世纪初的国际政治格局既不是单极结构或两极结构、也不是多极结构的简单复活、更不是"文明间的冲突".中国因经济实力大幅上升,将成为新世纪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主体力量之一,并对亚太和全球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布什政府外交政策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什政府实施了可能导致国际和地区战略格局根本性变化的外交政策调整 :建立适应 2 1世纪战争和威胁的新型军事力量结构 ;以发展美俄新型关系改变国际力量格局 ;在中亚取得地缘政治和能源保障的双重优势 ;力图主导全球贸易、金融、投资规则的制定权等。但仍受到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国际利益结构差异性、全球相互依存关系加强等国内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