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党的建设》2012,(9):1-1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为我省描绘了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的宏伟蓝图。对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省份来讲,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项目是经济建设的载体,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提升我省基础设施水平和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是我省实现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09,(7):F0003-F0003
加快建设生态环保工程,是目前我省落实国家重大: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省环保厅抓住机遇、积极行动,千方百计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我省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平稳增长做坚强后盾。  相似文献   

3.
《奋斗》2009,(7):53-54
我省沿江有15个开放口岸,形成了对俄开放的口岸群,由于航道状况及口岸基础设施不足,给沿江经济带建设和对俄经贸运输带来困难,影响了开放开发。按照省委、省政府在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加强我省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部署.我们于今年3月赴鹤岗、萝北口岸、省口岸办、省航运管理局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4.
财经     
九举措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公布的《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我省将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扩大内需、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和提升工业化,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意见分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抓好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5.
地处潼南县城东北的檬子乡,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基础设施脆弱,交通十分不便,从而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檬子乡的出路何在?还是只有靠发展。檬子乡经济的落后,归根结底还在于基础设施的落后,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农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二是交通建设一度停滞不前,严重制约了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场镇建设起步太晚,沿边优势体现不出,从而导致场镇经济发展太慢。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国际国内新形势下,我省推出的“城镇化带动”战略,是促进贵州经济得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从城镇化建设问题出发,以资源禀赋城镇建设为角度。分析我省建设绿色城镇发展的现有优劣势,即我省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等优势的同时又面临着地形复杂、生态脆弱、经济水平较低等客观条件,分析共同构成我省城镇化的基础性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因地制宜的城镇化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7.
一、主要成绩及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有关职能部门组织全省高校积极为我省经济建设服务,取得了可喜成果,积累了可贵经验。 1、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努力提高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已进行4轮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吉林大学、东北师大、吉林工大、延边大学4校通过了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截止1999年9月,与1992年相比,学校数量由原来的44所减少到37所,尽管总数减少了7所,但平均规模却增加到3158人,师生比…  相似文献   

8.
邹艳 《新长征》2009,(9):16-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给全国各个行业带来了新气象,也给我省的经济建设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新时期以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以股份制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着力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取得了重大历史性突破。其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郑文 《支部生活》2006,(11):17-17
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要着力抓住“六个关键”:一是推进产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牛产是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要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关键,通过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措施,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基础设施搞不好,农村面貌变不了。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问题。要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提高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和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要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三是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增强农村发展潜力。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从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入手,探索基层党建发展新模式,使党建工作在产业链上领跑,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推动经济建设的加速器。以党建促发展,我省各地不断探索新做法,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1.
周湘智 《学习导报》2012,(11):18-19
基础先行一栽好“梧桐树”“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为吸引外地客商真心实意来湖南投资兴业,我省注重“软硬兼施”,大力营造高效率、低成本、无障碍的发展环境。在硬环境上,以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环保、信息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新湘评论》2006,(1):9-10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前不久召开的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人》2008,(19):I0002-I0003
银川市交通工作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行业管理,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全面推进了交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1.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交通硬件设施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银川市交通局组织制定了《银川市公路路网规划》,提出了“七纵九横”的主干公路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近日,古巴掀起了一场关于经济建设的大讨论。有经济学家提出政府应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并大力发展小规模经济以提高生产力.扩大私人农业企业发展,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对工人的鼓励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解读东北的矿产资源接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凤城 《新长征》2007,(7):26-27
我省九次党代会指出,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这一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实现吉林全面振兴,必须以振兴老工业基地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本任务,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而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区域资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党史纵横》2010,(2):44-44
文圣区是辽阳市的老城区,随着全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发展空间狭小、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凸显。近年来,文圣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城市拆迁改造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最大载体,举全区之力予以推进,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城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今后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突出又快又好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扎扎实实打基础、突出重点抓生态、调整结构创特色、依靠科技增效益、改革开放促发展、统筹兼顾谋协调、齐心协力建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不断开创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握西部大开发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两大机遇,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两大关键,依靠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两大动力,突破基础设施和体制机制两大制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工业化两大进程,努力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摘自省第八次党代会省委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8.
5月的贵州大地风和日丽,绿意盎然。8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深入我省黔西南州、黔南州、贵阳市的农村、企业、社区、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调研,考察指导工作。考察期问,习近平充分肯定了我省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他说,贵州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
铜仁市:“十二五”抓大机遇 谋大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 《当代贵州》2011,(6):36-37
"十二五"时期,是铜仁市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建设、改革大推进、民生大改善的关键时期,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武陵山区域经济协作以及我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进一步加快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机遇。  相似文献   

20.
2013年,珲春市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和省、州长吉图战略精神,以加快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为主线,推动经济社会逆势而上,实现了“两年有突破”目标。2014年,珲春市将面临着改革、开放、发展等多重新机遇。东北亚各国经济联系日益深化,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远东开发战略;朝鲜制定“经济开发区法”,设立13个经济特区。不断向好的周边形势,为珲春市开发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珲春市的开发开放受到中央、省、州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珲春市将牢牢把握机遇,以加快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为主线,努力把珲春市打造成为我省第三经济增长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