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初,朱元璋一手建立了老人理讼制度,该制度是明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一项非常具有特色的基层司法制度.文章把它置于中国古代乡村治理传统及明代乡里权力结构之下,利用法经济学相关理论对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造及其乡邻、老人等各方在这一制度下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从一个新鲜的视角探究该制度建立和崩溃的原因,以期加深人们对明代老人理讼制度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人们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读《明史》,豁然发现明代尤其是明初的普法经验于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屯堡源于明代。明初,为巩固边陲,朱元璋发兵远征云南。大军到达贵州后将大本营设在安顺。待云南平定后,朱元璋下令就地屯田养兵,并陆续将屯军家属和移民从安徽、江西、河南等地迁至贵州。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在我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篇章。郑和下西洋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对亚非各国的出使任务,除了明初所具备的经济、政治的因素外,还与郑和本人所具有的非凡军事才能及船队强大的武备力量的保证作用分不开。从1405年到1433年二十八年里,郑和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海上远航,突出地反映了明初海上的军事力量。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明代海  相似文献   

5.
曲德胜 《春秋》2011,(1):48-51
东营市域内明初移民村落为数众多.从地名普查资料上看.几乎清一色“洪武某年某氏迁此立村”,很少找到与“洪洞”或“枣强”无关的居落名称。许多姓氏族谱的记载与之相似,始迁祖多系明初“奉命”迁徙。代代相传繁衍至今。而明代以前的世系则语焉不详。尤其令人困惑的是.明初移民规模宏大,各类史书多有记载.却不见朝廷向这一地区发派移民的内...  相似文献   

6.
明代图书出版事业颇为发达,明初的黑口本可与宋元板相埒。即使在明代中后期,苏州、常州、金陵、湖州、徽州等地出版的图书,其质量也相当高。但就总的刻书质量来说,明代出版的图书不及宋元。特别是明代中后期,民间刻书风气变坏。表现为校勘不精,任意窜改和删节原文;装订不善,脱页较多;无用的序跋连篇累牍,甚至伪造古书。形成了一种“重经济效益,不重社会效益”的风气。  相似文献   

7.
明代的卫所文化成为明初百余年间稳定西南民族地区政治局势,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提高社会生产力,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卫所文化丰富了当地的文化构成,拉开了明初百余年间西南民族文化变迁的序幕;促进了汉文化在西南民族地区的广泛传播;导致了西南民族地区古代城镇雏形的形成,为其后封建城镇的大规模兴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雷炳炎 《求索》2011,(11):231-234
明代祖训是朱元璋训导后世子孙的皇室家训,是明初预防宗藩犯罪的法宝。也是当时朝廷惩治宗室犯罪的基本依据,并被奉为处理皇族内部事务的圣条。经过明初的政局变动和后来宗藩政策的变化,至明中期,祖训的神圣性虽不曾改变,但罪宗的量罚并不完全遵依祖训教条。不过,由于受祖训规条的影响,以祖训为规诫、假借维护祖训的罪宗量罚,使得犯罪宗室的议处始终超越大明刑律而得以“从薄罚治”,宗室的特权地位也得到永久维护。  相似文献   

9.
李乾夫 《前沿》2011,(12):158-160
明代是大理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明朝对云南实行统治,一改以前原有的本民族统治政策,而一律按中央统一边疆地区规划进行管理。这时的白族士人作为云南大理地区文化自觉者的代表,其政治心态经历了从明初的甘贫守节,不仕新朝到明中的心系黎民,积极进取,再到明后期的辞官归里,逃禅念佛的嬗变。  相似文献   

10.
基于明初的社会现状和佛教生存状态,明代著名学者程敏政在《对佛问》中集中展现了其对佛教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认识,深入剖析了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的功用以及佛儒关系,厘清了时人对佛教的模糊认识。程敏政以旁观者的角度,实事求是地阐发了其对佛教的看法,行文之中处处散发着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光辉。  相似文献   

11.
吴心 《黄埔》2010,(2):60-61
至明代,中国的伊斯兰教有了长足的发展,发生了几个重大的事件,其一是回族的形成。元朝社会成员分四个等级,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伊斯兰教徒是构成色目人的主要成分,其地位仅次于蒙古人,属于统治阶层。这样,明初的政治气候对作为色目人主要成员的伊斯兰教徒显然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2.
明代监察制度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上占据着显要的位置。不论从其监察机构设置、制订的监察法规 ,还是从其监察职能的分工、监察对象的范围 ,我们都可发现明代监察制度的特色就在于它具有明显的网状特征。本文欲从论述该特征入手 ,分析形成该特色背后的历史原因以及具备该特征的明代监察制度对当今监察工作和廉政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明初的大规模移民运动中,尤以江西填湖广规模最大、延绵时间最久。本文仅对江西填湖北移民原因、移民集散地、移民在湖北的分布状况作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14.
从明代滇、黔移民特点比较看贵州屯堡文化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屯堡文化的研究,近年来硕果累累。本文通过明代滇、黔移民特点的比较,从不同的视野和角度对屯堡人及其文化形成的原因作出新的探讨和补充。  相似文献   

15.
姜振逵  曾逍莹 《前沿》2011,(2):178-180
明代为加强教化,培养和建立官僚队伍而兴建大量学校,建立了完备的教育体系,也使这时期的科举取士制度达到了一个高峰,士人队伍不断扩大,到明中期基层教育体系的分化促成了塾师群体的壮大,成为部分士人的职业选择。本文从塾师的生存空间、社会荣耀角度入手,力图探讨明代潮州府塾师的职业选择原因。  相似文献   

16.
邹壮云 《求索》2011,(8):185-187
"三言"是冯梦龙的代表作,小说主要描绘了明代中后期的社会政治状况,生动地刻画了当时社会上各种人物的生存状态。"三言"中文士和商人的关系比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与追求,彼此进入了对方的生活领域。造成这种士商关系的原因主要在于明代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上所具有的时代特点,从"三言"中审视明代士商关系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明代文人的特色,让我们能更为清楚地认识传统文化中的文人和商人的情感世界,更深刻地理解明代文人和商人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明代云南的儒学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究其原因,明朝以前云南的儒学教育为其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明统治者对儒学教育的重视以及明代出现了汉族人口迁入云南的高潮,形成了发展汉文儒学教育的社会基础。这三方面的原因促成了明代儒学教育的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18.
寻访『老家』黄泽岭明代大移民究竟有无其事?移民的范围都有哪些省份?是什么原因造成山西人口稠密而山东、河南人口稀少?移民从什么年代开始,又到什么年代结束?是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的?明代大移民在历史上的作用何在?本文围绕这些问题,会给你一个较为完整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明代是一个娱乐业发达,乐人众多的朝代。娱乐业不同于其他产业,有着复杂的社会性,政府对娱乐业的政策规定、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执政当局对社会精神追求倾向,从另一个层面上也反映了社会底层民众对政府政策的反应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本文从明朝政府对娱乐业和乐人的政策、明代的娱乐场所、明代对娱乐场所的管理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明代娱乐业和乐人在不同时代的发展、生存状况,明代的主要娱乐场功能与文化,政府对娱乐业、乐人、娱乐场所的管理与民间力量的对应,试图还原明代娱乐市场的结构与状况。  相似文献   

20.
明代在人口的管理上具有自己的特色,从社会分工的固定化到适应人口流动的政策调整,贯穿了明代大部分时间。其人口政策从理想化到面对现实,经历了从限制到放开的过程。明代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因时制宜地调整人口政策,为明代中期以后的社会繁荣与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