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雨生 《唯实》2004,(10):92-93
被称为杂文家的人不少了。我觉得,如我这个年龄段的人,至少如我,其实不宜称家。弄杂文时间很长了,也只宜称杂文工作者。学有专长,业有专攻,自创一体,自成一家。问题就出在学与业上。自创与自成,先天不足,何以称家?之所以有这点想法,是受到北大教授汤一介的启发。汤先生祖籍黄梅,我是他的小老乡。有人问他:您的学术成就能不能赶上父辈(指其父汤用彤及冯友兰)?汤先生肯定地说:不可能。又问为什么,他回答:人的生命最具创造力在三四十岁前后,也就是30来年的时间。在那个年龄段,我们这一代搞哲学的人,只能解释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不能有自己的哲学…  相似文献   

2.
党务问答     
预备党员不能被评为优秀党员问:我单位有位预备党员工作表现很突出,请问他能否参加党员评优活动,能不能被评为优秀党员?  相似文献   

3.
正曾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的俞可平,辞职到北京大学任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已有两年多了。两年多里,他干了啥,对文山会海、为学与为官等,有哪些新的思考?记者:回母校的两年多,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俞可平:我是因为喜欢做学问才回到北大的。刚回来时我说,目前中国,"做学问没有比北大更好的地方了"。我的心中,一直有一根北大的筋,这根筋就是对知识与学问的尊重,以及自由与宽容的氛围。接续这根筋,是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在人们的印象中,张东荪是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五四时期,他挑起了著名的社会主义论战;30年代,他又参与了唯物辩证法论战,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非难。然而,当新中国成立时,张东荪却又是56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之一。人们不禁要问:他,怎么会与中共走到一起来呢? 实际上,张东荪与中共很早就有密切的联系,他与中国共产党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密。  相似文献   

5.
最近,某局一个副局长的贪污腐败行径败露,被上级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审讯人员问他:“你所在单位有纪委、监察室吗?”回答说有。又问:“对你的问题他们有没有向你提出过警告和批评呢?”回答说没有。再问该局纪委、监察室的人,回答竟是:“他是副局长,又分管我们纪检,‘县官不如现管’,如果向他提出警告和批  相似文献   

6.
宋凤城没有料到,自己的龌龊之举真的会如此迅速地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凡事就怕出现始料不及的结局。这是他亲身体验后才领会到的,只是领会得太迟了。 现已53岁的宋凤城,原系抚顺市科委专利成果处处长。今年3月7日,因嫖娼被开除了党籍。这一结局,使他愧悔万分。俗话说:“脚上的泡,自己走的。”是啊,当初,他为何不对色情诱惑有所警觉呢?他怎么能滑落到这一步呢?诸多问号,似乎都与他手中的权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漫画·幽默     
保 密 某银行行长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他憎恶贪内助,讨厌枕边风。 他与妻子都在金融部门工作,一天,妻子问他: “听说国家又要调整存款利率了,你听到内部小道消息了吗?” 行长反问她: “你能保密吗?” “能。”妻子说。 “我也能。”行长说。 (刘赤洲)  相似文献   

8.
有同志来电问:预备党员能否提前转正?能否被评为优秀党员? 答:预备党员不能提前转正。按照党章规定,预备党员  相似文献   

9.
工作问答     
按自动退党处理的,在短时间内能否重新入党? 问:我们学校有一名同学毕业后,到了一家民营企业工作,该单位没有党组织,所以这个同学有将近一年没有参加组织活动,也没有交党费。今年当他回校考研究生时,因其长期未参加组织生活而被学校党组织以自动退党处理。请问他在短时间内能否重新入党?  相似文献   

10.
做官与做事     
做官与做事,看来只有一字之差,实际上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黄炎培先生,对做官与做事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他早年加入同盟会,长期献身教育事业。1949年2月,他经香港转赴解放区。黄炎培先生为人正直清高,对做官不感兴趣。一次毛泽东问他:“北洋政府两次请你当教育总长,你为什么不去?”黄炎培说:“我的信念是,看不清真理所在,绝不盲目服从。”解放后,为了请黄炎培出山,周恩来亲自登门,黄却抱定初衷,说:“1946年我才68岁,已经觉得年纪老了,做不动官了。如今72岁了,还能做官吗?”周恩来说:“这不同于旧社会做官,现在是人民…  相似文献   

11.
<正>不制造矛盾有一次,我们支部和一些部委的支部书记司局长交流,由我主持。我们的几位党员分别汇报后,一位外部委的支部书记站起来问:"请问你们有没有工学矛盾?是怎么解决的?"我说:"您问谁呢?"他说:"不问您,问你们小刘。"小刘想了想说:"我们没有工学矛盾。""没有工学矛盾?张建您说说。"他让我回答。我说,小刘说没有就是没有,如果要我说,我们是不制造矛盾。这话又怎么讲呢?比如说,今天我们在这  相似文献   

12.
正省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以下简称"案管室")是干什么的?一开始记者也有点懵。采访案管室副主任李洪斌之初,一同采访的记者问:"是不是类似公安的督察?因为纪委监委查办的案件,案管室会负责监督检查。"李洪斌点了点头,接着又摇起头:"案管室的确有这方面的职能,但我们除了监督检查,还会进行组织协调。"又有记者提出:"能否将案管室比喻为  相似文献   

13.
加藤嘉一是日本公派留学生,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毕业。近日,他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里说:“就说越精英,包括北大我原来的同学,越精英越从众,越精英越虚荣,越精英越跟风,这是我的一个体会。”另一参加节目的嘉宾梁文道赞同道:“陈丹青我们几个一起去广西,我们有一个观察就是,中国现在越是重点的精英大学,学生们跟你聊的事越俗气,  相似文献   

14.
加藤嘉一是日本公派留学生,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毕业。近日,他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里说:“就说越精英,包括北大我原来的同学,越精英越从众,越精英越虚荣,越精英越跟风,这是我的一个体会。”另一参加节目的嘉宾梁文道赞同道:“陈丹青我们几个一起去广西,我们有一个观察就是,中国现在越是重点的精英大学,学生们跟你聊的事越俗气,  相似文献   

15.
相传,有一天宋代高僧佛印与苏东坡坐在小舟上游观山水。苏东坡问佛印:“我在你心目中是什么?”佛印笑曰:“是佛”。苏东坡又问:“你猜你在我心目中会是啥?”佛印笑曰:“不知”。苏东坡大笑道:“是牛粪”。佛印曰:“因为我心中有佛,所以你在我心目中便是佛。”很明显,言外之意是说苏东坡心中只有牛粪,所以才把别人看作牛粪。苏东坡听了佛印的话后,不禁面红耳赤,再也笑不出来了。以上的这则小故事既然是传说,我们自然无法再去考究它的有无。但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即当一个人用美好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时,在他眼中的一切也将是美丽可爱的;而当他用灰暗乃至充满邪恶的眼光去审视周围的事物时,那么他眼中的世界也将是黑暗可憎的。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怀有阴暗心理,把本来很简单、很平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知名经济学家周其仁参加"定位理论50周年全球盛典"并发表演讲。他认为,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商业精英的心智结构需要一场变革。企业家的心要足够大任何时候,企业家再牛,也都要服务于消费者,这个定位要清楚。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企业家的心有多大?有多宽?我这两年去了很多小国家,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小国家有全球性的大公司,  相似文献   

17.
有则小故事:1944年的一天,时任中共延安市委书记的张汉武突然接到通知:毛主席有紧急事情找他谈话。张汉武立即来到毛主席的驻地。毛主席问他是否知道侯家沟有两个村庄的妇女为什么不生小孩子。毛主席又问:是不是水有问题?请中央医院去化验一下水质好不好?张汉武说:好是好,只怕这种小事医院不会干。听了  相似文献   

18.
王淦生 《唯实》2006,(12):64-64
这段日子北京大学可说是一直没消停过。先是新生录取中一些原本填了该校志愿的学子禁不住区区几个香港高校的诱惑,舍此而他顾,有论者就此不无尖刻地点评“香港高校将北大清华扫入二流”,这的确让北大人很没面子;再就是北大拒绝游人(尤其是视北大若圣地的广大中小学生)进校参观,使得许多慕名而至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又引起了公众“北大到底是谁的北大”的诘责;然后就是媒体上炒得纷纷攘攘的北大涉嫌学术造假、搞特“骗”外教的事,以至于要学校党委书记亲自出面辟谣解释……也亏得是北大这样有着百年根基的老牌名校,要是换成一个一般点儿的单位,大概早就应付不暇焦头烂额了。  相似文献   

19.
寓言寓理     
在一个建筑工地,有位社会学专家对正在砌墙的3个工人进行了随机调查。专家问第一个砌墙的工人:“你在干什么?”他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我不是在砌墙吗?”专家又问第二个砌墙的工人:“你在干什么?”他抬起头,笑了笑说:“我在盖一幢高楼。”  相似文献   

20.
《求实》1985,(2)
问:《决定》中提出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什么不同之处和共同之处?理论上有什么突破? 答:《决定》中提出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其共同点是都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作为计划经济,它们的理论依据,就是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以及企业之间、劳动者之间、国家、企业之间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使社会主义可以实行计划经济。 但是,两者又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对社会主义经济某些基本理论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