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6月28日,贵州省瓮安县因对一起中学生非正常死亡(自杀)事件处置不当,引发了一起严重打砸抢烧突发事件。这起事件,无论是从参与、聚集、围观的人数、持续的时间,还是从冲突的剧烈程度、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来看,都是贵州省近年来所罕见的。“6.28”事件不仅暴露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执政能力、执政基础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暴露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突出问题,教训极其深刻。本文从瓮安“6.28”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置过程入手,通过深入分析事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2008年贵州瓮安县发生的“6·28”严重打砸抢烧事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有大批的青少年(经查实有104名,且多数为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直接参与了打、砸、抢、烧,造成了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如何依法正确妥善处理这批涉案违法青少年,成为“6·28”事件后期处理的重点和难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3.
事件·人物     
《创造》2009,(8):20-20
处置“6·17”事件不力石首市委书记被免职 7月25日,湖北石首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宣布石首市委书记钟鸣、市委常委唐敦武因处置“6·17”事件不力被免职。会议决定指出,鉴于石首“6·17”事件因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演变成重大的群体性事件,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中共石首市委书记钟鸣在“6·17”事件发生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并报告情况,错过了事件处置的最佳时机,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经中共荆州市委研究,免去其中共石首市委书记职务。对“6·17”事件负直接领导责任的唐敦武,决定免去其中共石首市委常委职务。  相似文献   

4.
处置警察形象危机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永定 《公安教育》2008,(10):11-14
贵州瓮安“6.28”事件、上海闸北“7.01”袭警案件的发生并经媒体曝光后,对警察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损毁,冲击了正常的公安工作,也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如何从这些事件中汲取教训,杜绝和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减少损失,妥善应对和处置警察形象危机,是当前各级公安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绍兴市公安局近几年的实践,就如何应对和处置警察形象危机,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赵畅 《今日浙江》2008,(14):62-62
7月3日,中共贵州省委邀请新闻媒体和瓮安事件的群众代表与省委常委一起开会商讨“6·28事件”的阶段性处置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会上,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批评瓮安县委书记王勤的情况汇报“自我批评省,解释情节过程多,分析原因少。”  相似文献   

6.
沈虎根 《今日浙江》2006,(20):55-55
湖州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成立不久,就面临“9·6”危化品泄漏和“9·14”火灾两起突发公共事件的重大考验。在这两起事件的处置中,湖州市应急办在市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临危不乱,主动靠前,科学有序地处置事件。在处置两项事件中,我们体会到,应急管理机构不仅要在突发公共事件未发之时未雨绸缪,全力尽到“预防”之职,而且更要在突发公共事件降临之际做好参谋、当好助手,履行协助“处置”之责。履行值守应急之责,确保行动迅速。应急办作为政府应急管理的专门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第一反应,在事发现场处置中的即…  相似文献   

7.
贵州瓮安县"6·28"事件处理结束后,笔者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瓮安事件"今后还会在异地发生吗?唐人杜牧在总结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时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意在警示人们:对过去发生的问题,如果仅仅一叹了之,而不认真借鉴,就难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上升。与此同时,化学工业可能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前不久,我省消防部队圆满完成了发生在龙泉“6·15”特大化学品爆炸火灾的处置任务。“6·15”特大爆炸火灾处置具有典型意义,总结其经验教训,可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群众、消防同行在预防和处置化学灾害事故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成功经验“6·15”特大爆炸火灾处置中之所以能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了厂毁人亡的惨剧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火灾损失,实现了灭火人员无伤亡、无中毒、环境无污染、社会无负面影响的良好效果,得到…  相似文献   

9.
马敏跃 《公安教育》2013,(11):60-63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了西藏“3·14”和新疆“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我们的特警队员无论在现场处置平息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打击犯罪,还是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但是,近阶段各地不断发生恐怖暴力袭击案件,各地在处置严重暴力事件和突发性事件中,许多特警队员表现出基础欠扎实、技能不过硬、警务操作欠规范、团队协作能力不强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我国特警队员缺少面对重特大暴力事件的处置经验,临战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10.
7月3日,中共贵州省委邀请新闻媒体和瓮安事件的群众代表与省委常委一起开会商讨"6·28事件"的阶段性处置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会上,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批评瓮安县委书记王勤的情况汇报"自我批评少,解释情节过程多,分析原因少".  相似文献   

11.
2011年6月11日增城发生了重大群体性聚众滋事事件,我公安机关经过两天三夜的现场紧急处置,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处置过程充分体现了公安机关和其他相关部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执法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本文继续通过对"6·11"事件这一现场处置的典型个案剖析、反思,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出改进突发性群体性聚众滋事事件的现场应对处置策略和建议,以应对新形势下复杂多变的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2.
<正>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年度《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统计,在最受网民关注的舆情事件中,2007—2010年的涉警舆情事件就有"超女唐笑怒踢武警战士"广州警察开枪打死珠江医院副教授事件"贵州瓮安县‘6·28’打砸抢烧事件"上海杨佳暴力  相似文献   

13.
半世纪风云变幻,“2·28”浩气长存!今年2月28日适逢“2.28”五十周年(1947-1997)纪念,本刊特别邀请了部分“2.28”当事人及对这段历史卓有研究的学者共同座谈。整个座谈会气氛热烈感人,言者慷慨悲歌,直抒胸臆,听者为之动容,难以忘怀。故本文综述时,尽可能保持其“原汁原味”,以飨海内外读者。“2.28”历史真相不容混淆座谈会刚一开始,便如拉开闸门的江河之水,与会者争相发言。经过相互谦让后,乃由事件突发时恰在现场,亲眼目睹了事件的发生、发展,并投身其间的周青先生(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台联理事、作…  相似文献   

14.
<正>瓮安"6·28"严重打砸抢烧事件的发生已一年多了,反思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社会治安不好,黑恶势力猖獗,群众安全感低,"瓮安不安",是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6·28"事件中,当地黑恶势力直接参与、推波助澜,极端地发泄对社会的仇恨,疯狂地进行打砸抢烧,致使事态迅速升级、恶化,造成严重危害,教训十分深刻。事件平息后,贵州省  相似文献   

15.
瓮安“6·28”事件暴露出当地公安机关在处理李树芬非正常死亡(自杀)事件的过程中存在诸多执法方面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造成矛盾激化升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以来,西安市群体性治安事件大幅度上升。其规律为:(一)数量居高不下。(二)形式“一斗两堵”:多有打斗情节甚至有械斗性质;动辄堵门、堵路:以围堵市政府大门最为突出,堵路主要集中于城郊结合部四条主干道和城区主要交叉口。(三)发生时间集中于重要会议召开、重大内外事活动和改革政策及措施出台期间。(四)规模“小中孕大”:稍有疏忽、处置失当或坏人插手,任何小的事件都可能酿成大的事端。(五)成因“燃点”增多:主要引发点集中在旧城改造拆迁安置、国企改制、拖欠工资及严重侵害群众利益三个方面。西安市公安局妥善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作法:(一)“五个强化”:即强化组织保障、法律保障、情报保障、警力保障和后勤保障。(二)做八方面工作: 1.成立“处置紧急治安事件总指挥部”,局领导牵头,24小时全方位收集处理情报信息,快速指令。2.优化总体和专项预案。3.对全局科(所)以上三级指挥员进行全员培训。4.科学配置警力。5.以 110为中枢向社会幅射,全方位捕捉社情信息。 6.完善属地处置责任制、协同处置责任制和处置责任追究制。7.加快通讯网络建设。8.装备建设向一线倾斜。  相似文献   

17.
范坤伟 《广东民政》2008,(10):32-33
自6月份以来,高州市先后遭受了“6·6”、“6·18”“6·28”三次特大暴雨和“8·6”、“8·22”两次强台风等5次自然灾害的袭击。全市28个镇(街道)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最大日降雨量达261毫米。这次强降雨持续时间之长、强度之大、覆盖范围之广,为该市近20年来所罕见。全市大型山体滑坡、塌方等次生灾害频繁发生,村民住房大量倒塌,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反恐反暴形势严峻,在防范处置诸如天安门"10·28"事件、云南"3·01"事件等重大突发案事件中,有关公安机关暴露出在快速反应、战术运用、单兵应对、警械与武器使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对反恐处突工作进行反思的同时,有必要对培训工作如何适应反恐反暴的新形势,有效提高这些岗位上民警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进行认真的审视和着力加强。笔者仅从  相似文献   

19.
法国巴黎郊区“10·27”骚乱事件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巴黎郊区“10·27”骚乱事件,对法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甚至整个世界都带 来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思考发生这场骚乱的深层次原因,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处置 骚乱事件等方面提出了警方值得吸取的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李兴海 《公安教育》2014,(10):49-51
<正>继"3·0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后,2014年4月30日和5月7日,乌鲁木齐市火车南站与广州火车站再度发生针对无辜百姓的恶性暴袭事件。在两次袭击中,恐怖分子都延续了昆明"3·01"事件中使用砍刀大肆砍杀无辜群众的残忍手段。然而,当相似的案情在2014年6月15日的和田继续上演时,人民群众却凭借着英勇的奋起反抗和与民警的联动处置重挫了暴恐分子的嚣张气焰。当前刀斧冷兵器砍杀已成为恐怖袭击的主要手段,我们深挖"6·15"案件处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