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果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与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联系起来理解,按劳分配为主应该是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较大的比重。这既可以实现共同富裕,又与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相一致。通过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现状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两点,一是自1992年以来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二是通过比较分析,劳动报酬提高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政府通过实施工资倍增计划,可以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一个十分有利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运》2010,(4):4-4
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适度比例问题,过去长期被忽视,以致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情况下,普通职工工资水平多年来提高幅度不大。以广东为例,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多年来停留在10%以下,工资增长幅度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最低工资标准与当年职工月均工资比,更是从2003年的47.8%下降到2008年的22.75%,由于没有调整最低工资标准,2009年1~9月更是低至21.95%。以上情况,都反映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属于偏低水平。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3.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目标和方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本文从企业一起职工停工事件,谈谈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初次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相互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收入差距应保持适度。当前我国初次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失衡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突出表现在: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过低;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企业内部资本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分配不公平等。正确处理初次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应当优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和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制度;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消除垄断。  相似文献   

5.
让劳动者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让广大职工分享改革发展成果,首先要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确立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分配原则,工会必须通过有效的路径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从根本上切实维护好职工劳动报酬权,促进广大职工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6.
许毅  柳文 《中国工运》2011,(1):52-52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收入分配问题的解决。发展生产是提高公平分配能力的手段,而不断贯彻并强化公平分配的意识则是解决分配问题的重要基石,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从资源配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等各层次入手,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崔鹏 《时代风采》2009,(24):20-20
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占比不到百分之四十二,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资本回报比重却节节上扬——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是一个普遍现象,企业财富明显向资本倾斜。下一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是以工资改革为核心、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运》2007,(11):53-54
吴振坤在《理论前沿》2007年第10期撰文认为,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是解决社会不公的根本性、制度性措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原则: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国家发改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常兴华在《经济要参》2007年第60期撰文,从制度建设角度,就政府收入分配、企业分配、城乡分配关系、对低收入者的扶持、个人所得税体系五大方面提出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路。(一)建立公开公正的政府收入分配制度。一是规范政府收入,理顺主体分配格局关系。要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保持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与投资、税收、国民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的协调,使国家有稳定的税源,企业有较好的盈利,个人的收入有较快的增长。二是建立和完善政府收入体系和制度。在时机成熟时,考虑在全国推行全面的税费改革,逐步建立起以税收为主体的、规范统一、公开公正的政府收入体系和制度。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工会在收入分配领域的维权职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国工会维护劳动者权利的重点是维护其获得劳动报酬权利。劳动报酬不仅包括劳动力价值部分,还应包括劳动者能与其他要素所有者共同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而这仅从微观层面的维权中很难做到,这就要求工会的维权应扩展到宏观领域,通过提高劳动报酬标准来实现广大劳动者的这一权利。  相似文献   

11.
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一项权利,即"劳动报酬权"。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是保护被派遣劳动者权利的重要方面。无论用工单位是否向派遣单位支付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派遣单位都负有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被派遣劳动者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劳动报酬,有权向派遣单位主张劳动报酬权。被派遣劳动者的同工同酬权利是劳动者平等权利具体体现的一种形式。应当如何向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需要法律给予明确。  相似文献   

12.
收入分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收入分配与生产要素有密切的关系,劳动要素是一种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要素的特点要求劳动要素不仅应获得价值补偿,还应获得剩余索取权,这必将极大地激发劳动生产要素的活力,提高劳动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刑法修正案(八)》将情节严重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立法旨在于通过这种严厉的刑罚措施,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更好的保护。肯定的是,欠薪入罪能够从某种程度上缓解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报酬的问题,但是由于社会关系尤其是劳动关系的复杂性以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行政机关工作的不确定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工作衔接的不稳定性,该立法并未能更好地对劳动者权益进行保护。行政前置具有何种地位、有关部门如何界定、责令的方式和性质如何确定,都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中值得研究的问题。"行政前置"的增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存在不合理处。(1)  相似文献   

14.
劳动者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是劳动者摆脱对雇主的依附关系,获得独立地位的保证,赋予劳动者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的同时,亦有必要对该权利的行使进行限制,寻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利益平衡点,最终实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劳动关系的定义可以通过对其范畴和决定因素的分析而得到,其范畴涉及发生空间、主体以及具体内容,而其决定因素包括影响主体间权利安排和影响主体行为方式的因素.定义及其导出过程蕴含着劳动关系衡量的三个层次:劳动关系的表现形态;劳动关系建立、运行和调整的基础、方式和内在作用机制;劳动关系决定因素.三个层次之间存在着内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工会的劳动保护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应发挥企业工会的组织、引导、关爱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从而为广大职工创造一个安全卫生的工作场所和环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劳动法”对接CPTPP劳工条款有利于我国融入国际经贸规则体系,也有利于避免社会倾销调查。我国“劳动法”对接CPTPP劳工条款的制度框架包括原则性条款、实体权利条款、组织性条款、实施条款和纠纷解决条款。我国“劳动法”与CPTPP劳工条款接合的法律方案可分为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国际层面可利用双边协议争取劳工标准实施的缓冲期、利用程序性规定防止争端解决程序滥用、适时推进结社权和集体谈判权相关公约的批准。国内层面可在海南自贸港提前试行CPTPP劳工规则:在强迫劳动方面,重点推动服刑人员报酬制度改革;在职业歧视方面,重点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以消除基于户籍的制度性歧视;在结社权和集体谈判权方面,可参考借鉴CPTPP缔约国越南和新加坡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论劳动争议诉讼中被告的反诉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方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裁决而提起的劳动争议诉讼案件中,为避免胜诉方当事人无法获得执行依据的不公平现象之出现,法官超越"不诉不理"原则进行裁判是司法实践的主流做法.但"不诉不理"是不能逾越的司法原则,加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0条并没有限制被告的反诉权,故应从保障反诉权的角度出发解决"不诉不理"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19.
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使我们认真审视社会关系的协调与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当前社会建设中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劳动关系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诸多不稳定因素在积聚。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每一位国有企业管理者和党政工团干部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实习学生劳动保障的责任人及相关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年数百万顶岗实习学生都面对潜在的劳动伤害风险问题.对此,国家要尽快搭建起公平有序的实习生用工平台;学校应把好实习企业和实习岗位的质量关;企业要全面负责实习学生在岗行为管理;实习学生要信守协议、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