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诚信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内容.诚信危机,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加快诚信立法.  相似文献   

2.
论诚信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建军 《行政与法》2003,(10):26-28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一个没有诚信、没有秩序的市场,就无法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更无法带来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诚信是规范、制度和价格的统一体,是现代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和社会义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从诚信的内涵,诚信面临的危机,危机的根源分析,他山之石等方面阐述了诚信的相关问题,并着重论述了如何完善我国的诚信法制,建立诚信社会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3.
万事信为本,人无信不立;信是擎天柱,人类社会赖以柱其间。当下的中国官民之间、民商之间、百姓之间由于缺乏诚信,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极端负面事件不断发生,中国这个曾经的礼仪之邦正遭受诚信危机的侵蚀,更有人说中国社会已患上“诚信癌”……已故德国社会学大师鲁曼说过:“当一个人对世界完全失去信任时,早上甚至没法从床上爬起来。”我们弼去想象,没有了信任,这个社会将会是一个什么状况,一个民族没有了诚信,将会处于何等的危险境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诚信是基础,诚信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就是契约规则,和谐社会的本质所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赤诚守信。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离开社会诚信,这个梦只能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噩梦。本期策划要探讨的是:诚信缺失的社会怪象因何形Jjj扫诚信缺失对中国社会的伤害后果,以及我们如何来拯救中国社会的诚信危机。让我们大声疾呼:SOS,诚信!!  相似文献   

4.
诚信作为一种德行,是各个民族普遍认可的基本道德规范。对个人来说是做人的根本,对社会来说是社会得以形成凝聚力的根基。文明史证明,诚信确保了人类社会健康运转。然而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失信现象日益严重,信用失范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转型期信用危机不容我们忽视。本文旨在从法理学角度通过对我国信用现状、失信原因以及危害的分析,具体论证和谐社会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应当关注政府信用和提高公民诚信意识。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诚信缺失现象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诚信危机,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从根本上扭转诚信缺失现象是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了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诚信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一个人的重要道德品质。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后,我国出现了诚信危机,它的出现尽管有其历史和现实的根源,但最主要的一点还是法制不健全,所以构建科学有效的诚信机制,加强我国的法制建设,使诚信与法制真正成为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左膀右臂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当然也更应是诚信经济。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没有企业就没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企业诚信是企业维持其长久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诚信就没有市场经济秩序,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发展就难以实现。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2月27日上午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网友在线交流时对于大学生就业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谈到,社会的诚信现在影响了我们整个社会的进步。企业诚信作为社会诚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业已成为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从银行信贷起步。逐步发展到商务诚信、行业诚信、社会诚信、政务诚信和司法公信。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一个缺失诚信、不守信诺的社会不可能建立起健康的市场经济秩序。诚信从将道德范畴逐渐发展到法律范畴之中。法律的干预应该在诚信建设中发挥作用。基于诚信订立契约。是各种市场行为的基础。市场经济本就是一种信用经济,诚信不仅是社会责任,更是建立在市场逻辑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陈正云 《人民检察》2012,(21):25-28
诚实信用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是维系正常的经济秩序、社会秩序的基本准则。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问题日益凸显,由此引发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何加强诚信建设、有效化解诚信危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促进和加强社会管理亟待解决的重点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相似文献   

10.
黄政 《刑警与科技》2006,(11A):34-34
企业诚信,几乎是近年来在国内学术界与企业界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呼唤诚信道德成为中国企业界的一种最强音。我国虽然已初步具备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环境和竞争机制,但尚未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制度和体系。在今天,各种各样的信用危机触目惊心: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合同不能履行、经理人缺乏诚信、各种故意性的经济诈骗以及普遍性的相互拖欠现象等等,暴露出中国企业的信用危机。曾为2002年中国十大经济风云人物之一的张维迎教授,在其“大国家,小企业”的理论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民营企业往往做不大,其原因归根到底就是我国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企业对外的诚信限制了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社会正常运转所必不可少的基本品质。我国当前面临着严重的诚信危机,无论国家机关诚信还是社会诚信均需重塑。我国当前的诚信信息供给模式属于公共信息机构占据主导地位的混合模式,市场化的诚信信息供给主体作用较小。因此,对社会诚信危机的治理,应当在完善公共诚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共诚信信息的行政运用机制,通过行政机关的协同配合和社会公众的参与来达成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付云根 《行政与法》2005,2(12):16-17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包括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三大方面。其中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起着表率作用,个人信用、企业信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信用的好坏。因此,完善信用体系,加强政府信用的建设是当务之急。本文对政府信用建设若干问题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信用危机与改革开放后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变化密切相关,深深打上了转型期的烙印.信用危机的产生是经济基础发生潜在变化乃至政治制度变革的必然结果,实质上是市场信用不足的反映.对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通过宪政改革,以法律权威取代政治权威是信用发展的重要条件;从对权威的服从转变为对规则的自觉遵从,并进而建立起规则信用体系,是中国信用制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是建立在稳定的信用关系之上的法治经济。转型期中国社会领域信用普遍缺失有其多方面的复杂原因。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入世后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使得在我国重塑信用、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一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已经变得刻不容缓。我国政府在信用重塑系统工程中将面临着严重地挑战,必须肩负起其不可或缺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封红梅 《时代法学》2012,10(6):97-104
信用评级的国际化决定了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国际化趋势,而信用评级国际化中的信用评级霸权问题、信用评级霸权导致的关欧信用评级监管标准之争则直接推动了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国际化进程。金融危机前后许多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都先后立法,意图对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规制。在信用评级的国际化和信用评级霸权的争夺中,我国并不能“独善其身”。须正确认识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国际化;培育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和市场;完善国内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积极参与国际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信用的权利化及其民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信用权利化的提出有着特定的立法背景。通过对信用法律调整历史沿革的考察可以发现,信用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最初关注主体在伦理道德方面信守承诺的情况,扩展到主体的综合经济能力。现代民法对信用的调整以社会对主体的信用评价为核心,信用作为社会对主体综合经济能力的评价,已非主体性要素,且已从“内在化的伦理价值”外化为“客体化的人格要素”,成为一种具有典型性、独立性的人格要素。因此,有必要也能够将信用权利化为具体的人格权,以确保民事主体获得客观公正的信用评价。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信用制度法治化关键性问题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黎四奇 《河北法学》2006,24(5):55-59
信用缺失已对我国市场经济法治化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亦使消费者对法律滋生了一定的信用危机.尽管我国已在局部启动了一些信用提供与管理体系,但是这种缺乏法律支撑信用体系却是相当脆弱的,同时由于我国法律规则之间本身就存在有一些内生的与信用法律制度不和谐之处,这更加剧了我国信用缺失的现象.因此,从法律规则的层面对我国信用管理与经营体系提供支撑已成为我国经济法治化建设中紧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8.
政府信用博弈分析及制度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理论对政府信用的形成及缺失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详实的分析。提出了组建压力集团以构筑对等的博弈平台;文章最后提出通过建立重复性博弈机制、守信激励机制、失信惩戒机制和完善监督机制、失信救济机制等手段解决政府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19.
法治视角的社会信用之构建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辜明安 《河北法学》2006,24(4):33-38
社会信用是个人信用、企业的信用和政府信用的有机结合.其中,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的主体,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关键.社会信用缺失不独为个人信用和企业信用的缺失,政府信用缺失及其示范效应更为强烈.尽管个中缘由复杂,但法制及其整合功能的缺失无疑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法治视角下我们应以强化政府信用为重点,以确认和保护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权为基础,以法治的功能性整合来构建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实现社会信用的良性增长.  相似文献   

20.
论信用危机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本文针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信用危机,从经济学、法学、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其成因,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