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琳 《唯实》1996,(12)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本世纪领导的第二次伟大革命。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渐进的、但却给中国社会带来深刻变革的伟大革命。深圳经济特区16年的巨大变化,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意义。 从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背景和经济特区承担的历史使命看,深圳经济特区就象当年陕甘宁边区那样的根据地,点燃了改革的星星之火,形成了中国改革烈火燎原之势 第一,特区是第二次布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邓小平同志提出创办经济特区,要求特区要象陕甘宁边区那样,要杀出一条血路。1979年初,广东省领导层酝酿方案:在邻近港澳和沿海地区划出一些地方,设立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以吸引外商投资办企业。在同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邓小平同志听取了上述方案的汇报,并对广东省委的领导同志说:“还是办特区好,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他把特区比作革命根据地。而创建根据地是非常艰难的,但必须在艰难险阻的重围里“杀出一条血路来”。会议确定,在深圳、珠海、汕头试办特区。1980年8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在广东省的深圳、  相似文献   

2.
当中央电视节目纪念深圳等经济特区20周年的时候,亲切的画面和浓郁的气氛,又把我们带回了特区创建时那段伟大且震憾人心的历史。 1979年4月,小平同志在听取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汇报后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同年5月,广东、福建两省按照小平同志的思路,于1979年6月6日、6月9日草拟了关于试办特区并在特区对外经济活动中实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经济特区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江泽民同志不久前在海南建省办特区五周年庆祝大会(93.4.13)上说,“创办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设计并始终关注和支持的一项崭新事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决策。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为全国的改革开放一直发挥着试验、探路和积极推动的作用,并以自己的宝贵经验丰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贡献。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特区的‘排头兵’作用将会不断地以其特有的光芒而闪耀史册”。  相似文献   

4.
1984年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视察珠海经济特区,给改革开放不久的经济特区指引了前进的方向。他题写的“珠海经济特区好”,鼓舞了广大特区干部群众夜以继日地开拓特区事业。时隔8年,1992年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经济特区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试验区、先行区、示范区,又是处于战略区位上的重要口岸城市,带动和组织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特区的“两重性”。由此入手去研究经济特区,我们将会更深刻地认识它的发展机制和发展优势,更全面地了解它在历史进程中所能做出的业绩和贡献,从而更准确地预见特区未来的作用和地位。 城市特区和特区城市 特区与城市相结合、相促进,是中国经济特区的典型形态。在改革开放中,特区政策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是创建经济特区,今天我们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些地方所见到的,大多还是一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这一点在经济特区更具迫切性和特殊性。笔者认为,经济特区意识形态建设应遵循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则。一、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特区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特区的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把坚持和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和发展相统一中,应特别重视坚持。这是因为:首先,邓小平同志在创办特区时,其指导思想就非常明确,我们是“经济特区,搞政治特区就不好了。”《邓小平文…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0,(19):33-34
没有邓小平就没有经济特区 30年前,当时的广东省委负责人向中央提出,广东是否可以按中央要求在改革开放方面“先走一步”时,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并亲自命名:“就叫特区嘛,陕甘宁就是特区。”就这样,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支持下,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创办起来了。  相似文献   

8.
珠海经济特区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光辉历程,是我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1979年3月,国务院批复珠海撤县建市。1980年8月,成立珠海经济特区。近三十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珠海按照中央“三步走”发展战略,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敢为天下先,在珠海经济特区的建设过程中,经历特区的建立、发展到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历史进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9.
一 江泽民是中国经济特区创建者之一。本文所记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江泽民担任国家进出口委员会副主任时参与创办经济特区的一些活动。对于这一时期的活动,江泽民后来回忆说:“特区是小平同志的独创,他是战略方针的决策人。但是应该说,我们这些人都是最早的特区建设者。可以说从(19)80年(广州)小岛会议开始,我就等于是广东、福建这四个特区的北京办事处主任,所有特区的人到北京办事都是我去召集各个部来协调。”由此足以看出江泽民在创建经济特区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在经济特区决策与推动特区发展的进程中,邓小平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陈云则运用他长期领导经济工作的丰富经验,给予了经济特区健康发展许多战略性的指导。1981年12月22日,陈云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讲话中,对特区发展提出明确意见:赞成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经济特区,并提出搞来料加工不能把我们自己的产品挤掉。1984年3月26日至4月6  相似文献   

11.
蒋积伟  刘昱彤 《党建》2023,(12):39-41
<正>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1980年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8年4月又批准建立海南经济特区。40多年来,特区人披荆斩棘,拼搏奋斗,在“杀出一条血路”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特区精神。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特区要勇于扛起历史责任”“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相似文献   

12.
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能否得到提高关系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能否顺利完成。经济特区是我国放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因此,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中,经济特区首当其冲。所以,研究特区服务型政府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建设的途径,通过各种可能的方法提高特区服务型政府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从而促进特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变得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中建立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经济特区不仅仅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更重要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邓小平同志提出建立经济特区的主要意图就是要在特区中探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道路。笔者认为:只有这样理解才能把握邓小平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为指导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服务。邓小平同志为什么在改革刚起步就提出要建立经济特区呢?第一,邓小平同志是从全国范围改革的高度提出建立特区的。改革旧体制,建立新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改革…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0,(19):32-33
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1980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深圳经济特区,这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经过改革开放大潮的塑造和市场经济熔炉的锤炼,深圳经济特区不仅创造了举世惊叹的物质奇迹,也创造了支撑特区经济迅速崛起的“特区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深圳是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同志主政广东期间向中央提出建议、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亲自决定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先行探路的使命。在党中央和广东省委坚强领导下,深圳迅速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农业县建设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视察"第一站"就来到深圳,向世界郑重宣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坚  相似文献   

16.
深圳是一个较发达的城市,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位居前茅,但是,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比较突出。深圳市由于存在经济特区和非经济特区两部分,农村城市化过程中造成了特区内外发展的明显不平衡。其中既有无形因素的作用,也有有形因素的作用。前者主要是“特区”和“非特区”、“特区人”和“非特区人”的心理因素使特区拥有更多的有利条件;后者主要是特区管理线及检  相似文献   

17.
10多年来,在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中国经济动态变革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沿海特区经济的异军突起,它为总设计师邓小平所筹划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添了绚丽光辉。一我国经济特区的建立,经过了10多年的风雨春秋。寻觅其发展的足迹,我们发现其间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至1980年,这是经济特区的初创时期。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1979年1月,广东省委在传达这次会议精神期间,首先提出了要在广东创办特区的设想,并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向中央汇报了这个设想。当时中央同意这个意见,决定在广东和福建两省试办特区。中央在对创办特区问题进行决策的过程中,首先得到了邓小平的赞同和倡导。在4月中  相似文献   

18.
在海南省建省办特区五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一九九三年四月十三日)江泽民同志们、朋友们:在海南省建省和兴办经济特区五周年的时候,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海南各族人民,向辛勤的海南经济特区建设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向关心和支持我国现代化建设,关心和...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已进入"提高整体素质,增创特区优势"的新阶段。而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转向依靠"两个根本性转变",对于经济特区在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对外开放和辐射、带动等方面增创新优势,提高整体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创经济体制新优势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中央允许它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进行超前改革开放试验,这是长期存在的最大特殊政策优势,并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日益显示其旺盛的活力。过去的十几年,特区在经济体制改革上进行  相似文献   

20.
我自1953年起就在省委负责接待中央领导同志的工作,曾多次接待小平同志。小平同志的伟人风采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小平同志第一次南巡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感受殊深。 1984年,那是经济特区创办初期,人们的思想认识并不一致,对特区建设和特殊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