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至今已20年了。在翻阅和审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划时代的里程碑的时候,人们心中仍有一些疑问:一是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的徘徊时期,中共中央先后召开过十届三中全会、十一大和十一届一、二、三中全会及两次中央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为何只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而载入史册?二是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华国锋仍是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按照他的“两个凡是”的“左”倾指导方针,怎么能把十一届三中全会开成功?要解答这两个疑问,实际上也就是弄清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2.
陈立旭 《湘潮》2014,(10):41-43
华国锋在1977年和1978年,先后主持了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三次重要会议奠定了新中国实现伟大转折的基础。华国锋逝世后,中央在悼词中对他主持这三次重要会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陈立旭 《党史博采》2021,(4):20-24,29
华国锋在1977年和1978年,先后主持了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三次重要会议前后联系,奠定了新中国实现伟大转折的基础,也印证了我们党前后相接的每一个进步足迹。华国锋逝世后,中共中央对他主持这三次重要会议给予了很高评价。  相似文献   

4.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为期5天;中央工作会议是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举行的,为期36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公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全会前,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为全会作了充分准备。”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方面是由于这次中央工作会议的规格很高,二是三中全会上要确定的路线方针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下简称"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只开了五天。五天会议,简单、平稳、顺利,波澜不惊。会议闭幕当天就发表了三中全会公报。但是,它向关心政治的人们表明:重大转折已经发生,而且,这是一次堪比遵义会议的重大转折,因为它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命运之门。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为期5天;中央工作会议是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举行的,为期36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公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全会前,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为全会作了充分准备。”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方面是由于这次中央工作会议的规格很高,二是三中全会上要确定的路线方针任务,  相似文献   

7.
1978年 12月 18日至 2 2日 ,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被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公认为是“建国以来伟大的历史转折”的会议 ,可与 1935年党的遵议会议相媲美。这次会议虽然是由华国锋同志主持的 ,虽然几位副主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虽然与会的中央委员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为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本刊特辟《特搞──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专栏,邀请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撰写了一批重要文章。自本期起.将陆续刊出这些文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杨胜群同志撰写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与历史转折》是这一专栏系列文章的第一篇。1978年12月,正是挟冬带春的时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大会的那些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镜头,已深深地镶嵌在了中国人的心里。三中全会已被历史定论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今天,我们纪念这个会议召开…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和国家历史的伟大转折,邓小平同志对此发挥了杰出的作用。一、邓小平同志对“两个凡是”的批判及领导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粉碎“四人帮”之后,华国锋继续坚持“左”倾错误,抛出了所谓“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相似文献   

10.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实现党和国家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会议。今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这里摘编的是当时担任浙江省委书记  相似文献   

11.
一、“历史伟大转折”论断解析及转折实现的关节点我们党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评价是这次全会召开后两年半作出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充分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一论断有如下深刻的蕴含:从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看,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次历史性转变。邓小平称之为是一个“根本的转变”,即“三中全会不但解决了文化大革命十年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二十年来的问题”。①这个“根本转变”的主要标志就是重新确立了三条路线。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看,三中全会是…  相似文献   

12.
《求实》1981,(Z2)
这一部分是讲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但由于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左的错误,党的工作是在徘徊中前进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从党的指导思想上进行拨乱反正,从根本上扭转了左倾错误方向,开始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着重阐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讲华国锋同志的功绩和错误。第二个问题是讲党的三中全会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相似文献   

13.
(中央工作会议的资料,邓小平出访新、马、泰的资料)我们在拍摄本片的过程中,调看了1978年11月10日中央工作会议开幕会的纪录片,发现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没有出现在会场上。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查阅了当时的报纸,才搞清楚:邓小平从11月5日开始出访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直到11月14日才回到北京。这时,中央工作会议已开幕5天了。  相似文献   

14.
《党史纵览》2008,(9):55-5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准备会议即中央工作会议于1978年11月10日召开,12月15日结束,历时36天。实际上,当时中国所亟待解决的所有问题都在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被提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只是将这次工作会议的成果加以确认而已。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的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说就是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一、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历史必然性三中全会实现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党和国家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中国客观形势的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结果。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客观形势和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中国社…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鲜明地指出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划时代的历史地位。深入领会这一重大论断,剖析两次三中全会的相关性,对于沿着正确道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所有记载中国改革的书,都用浓墨重彩记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而对于三中全会以前的准备会议即中央工作会议,花费的笔墨却很少。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于1978年11月10日召开,历时36天,到12月15日结束。实际上,一切问题是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解决的,而三中全会只是将工作会议的成果加以确认而已。  相似文献   

18.
<正>1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他提到两个"划时代"的"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划时代"一词,有着极强的分量感、厚重感,标志着这两个"三中全会"在中共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因为它开启了新时期。习近平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准备会议,即中央工作会议,于1978年11月10日召开,12月15日结束,历时36天。实际上,所有问题都是在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解决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只是将这次工作会议的成果加以确认而已。  相似文献   

20.
陈昊 《党史博采》2008,(10):11-16
1976年10月6日,是中国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日子。这一天,华国锋亲自坐镇怀仁堂,抓辅"四人帮"。当时的形势,用"惊心动魄"四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在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华国锋与叶剑英、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一起,巧妙清除了"四人帮"这个长在中共中央内部的"毒瘤"。粉碎"四人帮",是结束中国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