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书一束》是吴官正同志写给其亲属及家乡干部的多封书信,内容透露出他严于律己的往事,引起热议。  相似文献   

2.
《家书一束》是吴官正同志写给其亲属及家乡干部的多封书信,内容透露出他严于律己的往事,引起热议。  相似文献   

3.
《党员干部之友》2017,(5):F0003-F0003
家书寄语,纸短情长。家书是家庭的情感纽带,是家教的重要载体,也是家风的一面镜子。本书选编了一百余封老一辈革命家写给亲人的书信,并根据每封信的主旨,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重读《曾国藩家书》,让我再次领略了曾国藩的纯净心灵世界,感悟到家庭久经不衰的成功密码,更触摸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纵观中国近代史,曾国藩在维护清王朝统治方面立下了不世之功,在立言立德上无疑更是一座道德珠峰。《曾国藩家书》一书收录了300多封书信,通过这些书信,可窥斑见豹地探求他一生的行为思想。曾国藩虽居庙堂之高,但内心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般自警。家书行文从容淡定,形式活泼,  相似文献   

5.
品读家书     
轩遄 《学习导报》2009,(2):50-52
至少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辈就开始了鸿雁传书的历史。“家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指家藏之书;作为书信意义使用最早见于三国。  相似文献   

6.
品读家书     
轩遄 《新湘评论》2009,(2):50-52
至少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辈就开始了鸿雁传书的历史。“家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指家藏之书;作为书信意义使用最早见于三国。  相似文献   

7.
《党建》2017,(3)
<正>少时求学在外,书信成为我和父母沟通联系的主要方式。家书记录的是父母对孩子成人成长成才的殷殷期盼。重读家书,我读出了父母的为人、读出他们的朴实……究竟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我天性腼腆,性格内向,不太热衷集体活动。刚入学,爸爸就来信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处理好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很重要,对老师尊敬,对同学热情,对朋友诚实,在不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在思想和语言表达方式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重读抗战家书》的出版(中华书局,2015年12月),使人们重新体会到了传承久远的"书信体"的魅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抗战年代的家书具有独特的思想内容。在这些书信中,既能看到一些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也能看到普通干部战士的心灵之声。和往常单纯印象不同的是,一  相似文献   

9.
好书推介     
正《百年红色家书品读》编写:本书编写组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了60余封含义深刻、情真意切的红色家书以及革命前辈给同道师友的书信或自述随笔。根据信的主旨,全书分为信仰如铁、忠贞爱国、责重山岳、修身正己、琴瑟和鸣、深情厚谊、舐犊情深7个板块以及延伸阅读。这些红色家书对于回望党史源头、汲取信仰力量具有重要价值。品读百年红色家书,感悟革命前辈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有益举措,能够帮助读者铭记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提高政治觉悟、弘扬优良家风。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学的渊源、家风的传承以及家教的成果。在这方面,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批评家傅雷堪称楷模。《傅雷家书》由傅雷从1954年至1966年5月写给长子傅聪的186封书信编纂而成。初读《傅雷家书》是在师范读书时,缘于对享誉世界的钢琴诗人傅聪的仰慕而拜读此书。当时,傅聪给父母、弟弟回信,讲述自己去国万里的学习与生活,一个热爱音乐、执着追求理想,  相似文献   

11.
林品强 《党史文汇》2010,(11):29-33
从1927年以后的10年间,朱德成为国民党悬赏缉捕的“要犯”。国民党当局的封锁,使朱德与亲友隔绝了书信联系。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朱德出任八路军总指挥,从此以后才得以与四川亲友书信往来。烽火岁月里,家书抵万金。民族的存亡,亲人的牵挂;战斗的艰辛,打了胜仗的喜悦;抛弃一切,为祖国为民族求生存的抗战决心,被一封封书信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征途中,毛泽东留下了不少家书家信.他的家书一般都很简短,这些书信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笔端带有强烈的感情,文字优美精炼,充分展示了毛泽东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秉承的优秀家风,是毛泽东留给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选取了他写给表兄和儿子的两封家书,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伟人风范.  相似文献   

13.
逢年过节,各式各样的祝福短信总会铺天盖地而来,许多短信通常是转发或是群发的,这种形式化的祝福短信读来让人兴味索然。对于家人和亲友而言,更让人有隔靴搔痒之感,大失所望。这就让我格外怀念源远流长的书信和家书文化。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选择的话,现代通信和家书方式,您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如果您给朋友写了一封信,他微信回复说您矫情,您会怎么办?""在工作中,您需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您有没有采取书信的方式?"……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27°黔地标读书会首次走进高校,共话家书往事。  相似文献   

15.
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刘少奇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写给亲属和家人的一封封弥足珍贵的书信,虽也讲些家长里短的小事,但谈得更多的是学习成长和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体现了一位革命家的家国情怀。这些家书,语重心长,谆谆嘱托,催人奋进,既反映了刘少奇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优良作风,也彰显了他把家庭教育融入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作风建设的精神风范。  相似文献   

16.
郦波 《唯实》2013,(3):81-84
曾国藩在家训中提出过一个著名的“五到”理论,又被称为“五勤”理论。他在谈到人才培养时说:“必取遇事体察,身到、心到、口到、眼至到者。”(《曾国藩全集·家书》)这里虽然说的是“四到”,但在同时与友人的书信中他又说:“办事之法,以五到为要。五到者,身到、心到、眼到、  相似文献   

17.
张顺 《党史文汇》2023,(1):47-50
<正>红色家书是革命先辈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亦是最真实、最直接的一手史料,承载着不可磨灭的革命记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经常重温党章,重温自己的入党誓言,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作为红色家书的经典之作,左权将军家书的一字一句都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道德风范,每一封家书都是一段鲜活而震撼的革命记忆。坚定的家国“大我”情怀“家国一体”思想是中国古代国家架构与治理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没有国哪来的家”的道理。左权将军既是自然人,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周恩来、邓颖超这对革命伴侣,50多年如一日,志同道合,心手相牵,风雨同舟,忠贞不渝,堪称楷模.如果说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位默默奉献、甘愿付出的女人的话,那么邓颖超便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家书是不说谎的历史,是探索心灵的一扇窗户.让我们透过邓颖超与丈夫、与亲人的部分书信,来看看其如何做妻子、当母亲...  相似文献   

19.
家书是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信息、联络感情的书面表达方式。写家书既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展示给他人,所以家书中的语言没有假大空,它除了浓浓的亲情流露,还蕴涵着深刻的时代烙印。朱德在抗战时期写给其前妻陈玉珍的三封家书,生动折射出一位世纪伟人舍“小家”顾“大家”的拳拳报国之心和妥善处理家事、国事的高尚革命情操。  相似文献   

20.
王为衡 《前线》2014,(3):123-124,126
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家风家教方面也堪称一代典范。许多时候,他对子女、对亲友的家风教育主要是通过家书来实现的。在这一封封家书中,毛泽东总是循循善诱地与子女谈读书学习,谈为人处世,谈立志励志。今天,我们再细细品读这些人情入理的家书,依然会被毛泽东崇高的精神风范所打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