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制度性腐败”与“制度反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制度性腐败这一概念,有点敏感,甚至有点犯忌。不过,只要你认真研究邓小平理论,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常识性问题。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的腐败主要是由于转型期制度缺欠甚至缺失所引起的“制度性腐败”。制度性腐败在很大程度上掩映于合法的制度之下,这给反腐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尤其是传统的反腐措施对它一筹莫展。然而,如果在日常的行政管理制度实施中采取新的管理方法,运用新的管理理念,“制度性腐败”的解决就容易了。把平衡计分卡引入行政部门的管理过程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相似文献   

3.
触目惊心的教育腐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园,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净土”,神圣而不容亵渎。然而,近些年,腐败却大举侵蚀校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腐败,使教育屈从于金钱和权势的淫威,它在摧毁部分教育工作者道德和法律底线的同时,也玷污了孩子们纯净的心灵。教育腐败,已引起社会公愤,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相似文献   

4.
目前制度性腐败的主要形式有各类公务人员职务消费过度、公职世袭及垄断国企高管工薪失控等。制度性腐败的主要成因是部分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高管的思想道德滑坡和缺乏制度约束。为有效遏制制度性腐败,必须创新党内监督体制,推进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健全法律规章,建立以网络监督为基础的全民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5.
传统社会的卖官包括制度性卖官和非制度性卖官,制度性卖官是国家根据一定标准公开向吏民出售官级、爵位、荣典、任官资格的行为,非制度性卖官是国家之外的私人或团体在法律规定之外,私下向个人出售官职,以谋取私利的行为,制度性卖官公开进行,钱入国库,非制度性卖官私下进行,钱入私门。传统王朝的国家汲取能力存在欠缺,财政收入不能随经济的增长而稳定增加,而开支却无限制膨胀,导致财政危机一再发生,政府不得不动用卖官这一政策工具来筹措经费,制度性卖官的制度化水准不断提高,同时非制度性卖官如影随形,渗入制度性卖官的体系中,冲击制度性卖官的实施,并最终淹没了制度性卖官。制度性卖官的失范及非制度性卖官的泛滥,意味着传统王朝政府将卖官规范化努力的失败。腐败本质上是反制度、反秩序、反规范和不可控的,传统王朝将卖官规范化的尝试和努力,必定陷入非制度性卖官淹没制度性卖官、反规范化趋势压倒规范化努力的历史困局。  相似文献   

6.
王永培  单葆国 《前沿》2013,(2):82-83
公共政策能够实现经济集聚和差距之间的协调发展,而其中最有效的公共政策是基于交易效率视角的有关政策供给,即缩小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要素流动的差距,这就使得政府加强欠发达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增加欠发达地区吸引投资的财税优惠找到了合理的理论依据.制度性收敛依靠政府稳态的公共政策供给,建立缩小地区差距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7.
腐败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 ,贫困地区也有腐败现象 ;腐败不是高层人群的“专利” ,基层人群中同样也有腐败现象存在。当前 ,在我国一些地方 ,农村的生产仍处于原始落后的状态 ,农民的生活还不能维持温饱。然而 ,即使在这样贫困的地区 ,腐败现象仍然令人触目惊心。人事腐败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沿海开放地区 ,人们挣钱渠道多 ,钱挣得也多 ,因而对吃“皇粮”看得并不太重。可在贫困地区 ,吃上“皇粮”简直就像登上了“天堂” ,每月几百元的收入足以使他们“心满意足”。因此 ,一些贫困地区的干部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子女、亲戚安排到行政事业…  相似文献   

8.
“微腐败”是腐败的一种亚形态,是由小微权力蜕变为公权私用的寻租行为而来。“微腐败”的存在场景集中,大多发生于基层治理场域,涉及面广,民生领域是高危易发领域。“微腐败”是人民群众身边的腐败,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同时,“微腐败”具有长期性、潜伏性的特点,不断侵蚀政治生态,易导致整个政治生态的腐化变质,其危害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9.
江时学 《同舟共进》2012,(10):64-65
有一个关于拉美政府官员腐败的笑话是这样说的:拉美国家A的部长去拉美国家B的部长家作客。A同部长问:“你的工资怎么能买得起这样高级的别墅?”B国部长指着窗外:“你看.那里有一条高速公路。”A国部长问:“是有一条,好像刚建了一半,  相似文献   

10.
闵雪  薛忠义 《传承》2011,(31):12-14
消极腐败可定义为:品行不端、作风不正的失职失德型的责任行为。分析了消极腐败的四种表现,产生的制度、文化和社会根源,阐述了消极腐败所具有的四方面恶劣影响,提出了克服消极腐败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李宪堂 《人民论坛》2023,(11):110-112
以儒、法、道三家互补为特征的传统政治就如何治理腐败和“微腐败”留下了大量切实而有效的经验和鉴戒。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把“散朋党”作为治国治吏的要务,为了惩贪防腐建立并完善了一套富有成效的监察制度。在官吏的选拔上,诸子百家都主张举贤任能,把任用贤才看作国家治理的前提条件。我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渊源深远,历代沿袭形成了一个极为严密细致的体系,把节欲俭身看作仕者廉政的充分必要条件,并设有考察民意、征集舆情的制度和设施。  相似文献   

12.
杨涛 《人民公安》2007,(4):14-14
只有工薪收入的公务员若是长期出入消费豪奢的高尔夫球场甚至拥有昂贵的会员卡,显然极不正常。  相似文献   

13.
金笔头 《创造》2009,(8):97-97
云南省麻栗坡县委原书记赵仕永说:“那些不给钱就不办事的人是‘暴力腐败’;像我这样,在为人办好事的情况下收点钱,是温和的,所以我说自己是一个温和腐败的县委书记。”(《检察日报》8月4日报道)  相似文献   

14.
《时事报告》2006,(6):55-55
什么是“福利腐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你就会明白,比如公交系统职工乘车不用买票,电力行业职工享受免费电,医院内部职工看病免挂号费,电信职工装电话打电话免费或优惠等等,这些都是“福利腐败”。  相似文献   

15.
腐败的历史性、世界性和顽固性决定了腐败成为21世纪各国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经历了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和制度反腐的实践,良好的制度建设已成为我国治理腐败的关键。但多而快的制度建设不一定能减少腐败,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制度漏洞"和"制度软约束"反而可能导致制度性腐败。本文在提出制度性腐败概念的基础上,从制度设计、制度变迁和制度约束三个角度对制度性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就如何对制度性腐败进行破解提供了一定的解答。  相似文献   

16.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这一智慧的民谚,生动地勾勒出大千世界生生不息的秘诀,这便是,世间存有一个甲吃乙乙吃丙依此类推的生物链。说是生物链,其实是食物链。说是鱼虾如此,其实一些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又何尝不然。最近关于人的“另类食物链”的两条新闻格外让人关注,说的是以权谋私的腐败食物链。一是安徽灵璧交警的腐败食物链:交警明目张胆“吃”司机、公安局原领导肆无忌惮“吃”交警、交警内部逐层“吃”———当然是司机这样的平头老百姓最为遭殃了,“上头”缺银子花了,就赶紧下指标、派任务;交警呢,就想尽一切办法、…  相似文献   

17.
李亚彪  鲍盛华 《半月谈》2004,(10):37-39
近两年来.吉林省白山市发生了一系列腐败案件.市委原副书记李德才.原副市长岳俊峰,市政协原副主席、市委统战部原部长李铁成.吉林省委原副秘书长、白山市原市委书记王纯等4名副厅级以上干部先后落马。还有数百名处级和科级干部卷入其中。发人深思的是.白山市的“系统腐败”形成了巨大的“漩涡效应”。产生出强大的破坏力,不但吞没了一大批干部。而且毒化了社会风气.严重阻碍了当地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8.
厉忠教 《创造》2002,(9):38-39
腐败作为政治之癌,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产生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因而惩治腐败的方式与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拟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探讨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四自”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抵御与防治腐败中的重要作用和有效方法,以期从历史文化的变迁中,为反腐败斗争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一、从“精神腐败”的危害,可以看出发扬“四自”精神的极端重要性。严格说来“精神腐败”只能算作是腐败的一种心理动因,不能算作是腐败的现实表现。也不属于党纪国法所调控的范围。之所以把“精神腐败”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  相似文献   

19.
20.
腐败对于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具有致命性的危害。对于党内腐败,人们已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过研究和探讨,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从“三个代表”的理论视角,对党内腐败的深层本质作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