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19年年底在俄罗斯发现的团中央书记施存统1922年12月致成都和重庆地方团指导者的两封信,以及《党的文献》 2012年第1期发表的第一届团中央执委会会议记录等档案史料,改写了四川建团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人物谱。这些史料表明,四川正式建团始于1922年5月,由恽代英、王右木、唐伯焜、周钦岳、董宝祺五位党员领导,先后在泸州、重庆、成都三地建团。1922年5月,泸县成立团的小团体,成为四川最早的团组织;10月9日,重庆地方团正式成立,成为四川最早的地方团;10月15日,成都地方团成立;1922年12月至1923年1月3日之间,泸县地方团成立。随后,团组织逐步扩展到川中各地。  相似文献   

2.
俞秀松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者和第一任书记。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俞秀松接受新思想,经过对各种主义的比较,确立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他在指导各地建团、发展团的组织、团结教育青年、筹备团一大等方面,对青年团作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历史回眸     
高君宇,名尚德,字锡二,1896年出生在山西省娄烦县峰岭底村,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的积极参与者,1920年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任书记。他曾经在党内、团内担任过重要职务,编辑过《向导》周刊,是中...  相似文献   

4.
鲜为人知的四川早期团史资料─—孟本斋致王右木的信的残件考蒋德心一1983年笔者在中央档案馆查到一件鲜为人知的四川早期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史资料的残件,早期收藏整理者,在这件资料封面上题名:《本高给×先生的信》。据悉19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将一...  相似文献   

5.
唐晴雨 《湘潮》2023,(10):46-47
<正>任弼时被誉为中国青年运动的导师。他是中国第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1924年从莫斯科东方大学学成回国后,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局工作,撰写多篇文章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任弼时担任两届团中央总书记,领导青年运动,大力发展团的组织,扩大团的队伍。延安时期,他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分管中共中央组织部、青委等部门工作,指导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他是革命青年的良师益友,给广大青年信心与希望。朱德曾评价他“不仅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战士和政治家,  相似文献   

6.
高莉 《湘潮》1989,(12)
长沙于1921年1月13日建立团组炽,次年春正式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长沙地方执行委员会(1925年1月改为共产主义青年团长沙地方执行委员会,以下均简称团长沙地委),它在团湘区委员会成立之前以及1925年团湖南区委解散期间,曾两度代理湘区(后为湖南区)团的职权。但在青运史的研究中,只谈到第一次代理,对于第二次代理,则从  相似文献   

7.
阮啸仙是从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广东青年团领袖,完整经历了“六一六兵变”后广东党、团的组织困顿。团二大以后,他根据自身经历对广东青年团进行了组织整顿:通过督促团员研读机关刊物,进行思想政策教育;通过“组织生活”解构个人主义,强化团员的组织联结和组织认同;遵照《团章》规定厉行惩处,净化组织队伍,塑造和强化团员的纪律观念。阮啸仙领导开展的青年团整顿工作成效显著,反映了从“五四时代”向“组织时代”自主转型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1920年至1924年间,毛泽东从新民学会主义之争中意识到创建青年团的必要性,在建团过程中“注重找真同志”;将壮大青年团与开展工人运动相结合,扩大团组织中的工人成分;进入党的领导核心后筹备指导团二大成功召开,为青年团指明前进方向;在国共合作大潮中身兼数职,努力为青年团“播撒种子”,为团的早期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这一时期领导青年团工作的经历,是毛泽东青年团建设思想的发端和重要实践来源。  相似文献   

9.
余振魁 《湘潮》2013,(4):51-51
杜修经,1907年10月出生于慈利县国太桥,1924年下半年,考入长沙兑泽中学。1925年的一天,他在校园图书室发现一份《社会主义青年团须知》,不觉眼前一亮,得知学校已有了青年团组织,很快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杜修经经郭亮和陈佑魁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来自晋南地区解虞县西张耿乡(今运城市盐湖区龙居镇西张耿村)一个农业合作社的创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关注。毛主席在1955年12月出版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对反映西张耿人民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一个受欢迎的农业技术夜校》一文写下按语:这样的技术夜校,每个乡,在目前至少是大多数的乡,都应当办起来,青年团的各级组织应当管这件事。农民的学习技术,应当同消灭文盲相结合,由青年团负责一同管起来。技术夜校的教员,可以就地选拔,并且要提倡边教边学。  相似文献   

11.
李永春 《世纪桥》2009,(3):17-20
根据共产国际方面有关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档案资料,日本学者石川祯浩认为社会主义青年团是1920年8月17日成立于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到底成立于8月17日还是8月22日,最先成立的青年团到底是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还是在上海的社会主义青年团以及二者的关系如何,均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早期重庆党团组织的政治生态重庆,乃至整个四川党组织的政治生态,开端并不算好。四川是先建团、后建党,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四川就有党团员活动。1922年重庆、成都等地最早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地方组织,以后陆续发展到泸州、内江、宜宾、涪陵、綦江、  相似文献   

13.
正1946年,为了更好地发挥青年的先锋作用,中共中央决定重建中断了10年的青年团组织。在各解放区建团过程中,团的名称不统一,有毛泽东青年团、朱德青年团、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而比较普遍的是毛泽东青年团。1948年5月4日,哈尔滨市毛泽东青年团成立。8月,东北解放区青年工作会议召开,成立东北解放区毛泽东青年团筹备委员会,决定在东北普遍建团。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一个青年团组织是1920年8月22日在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诞生的。发起人有8个:俞秀松、李汉俊、陈望道、施存统、沈玄庐、袁振英、金家凤、叶天底,前6位都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会议把青年团的名称定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亦即S·Y青年团(英文“社会主义”“青年团”两词的第一个字母)。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书记陈独秀也参加了会议,指派这8个人中最年轻的21岁的俞秀松为“负责人”,参加会议的苏共远东局代表维经斯基提议称为“书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次年,1922年5月在广州召开了全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  相似文献   

15.
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0年8月,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了全国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俞秀松担任书记。第一份通俗工人读物1920年8月15日,陈独秀、李汉俊发起创办《劳动界》周刊,这是中共创办的第一份通俗工人读物。建党史上的第一个宣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于1920年11月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了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理想和目的,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宣言,它曾作为当时收纳党员的标准,起过临时党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小卡片     
正党史知识党史上的"第一"(四)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0年8月,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了全国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俞秀松担任书记。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公开性机关刊物——《新青年》《新青年》月刊从1920年9月第八卷起,成为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公开宣传的机关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一度成为党中央的机关刊物。建党史上的第一个秘密性机关刊物——《共产  相似文献   

17.
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明确提出青年的任务是学习,并对学习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再读列宁的《青年团的任务》,把握其指导思想的时代特征,对当前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青马工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湘潮》1990,(1)
1920年8月,毛泽东收到陈独秀从上海寄来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团章后,开始在长沙建团。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了一批经过“五四”运动锻炼的新民  相似文献   

19.
刘岳 《前线》2022,(1):90-91
<正>指导青年运动的《先驱》方志敏烈士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中说,1922年仲夏精神苦闷之时,接到上海一位朋友寄来的《先驱》,读后"非常佩服它的政治主张……每篇文章,文章中的每句话,我都仔细看过,都觉得说得很对;于是我决心要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相似文献   

20.
<正>方志敏,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1899年8月,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1924年3月,由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共党员;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并在之后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初,率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皖南,浴血奋战两月有余,被俘后牺牲于江西南昌。方志敏在狱中留下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光辉名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