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先锋》2023,(1):31-33
<正>2023年1月3日,“解读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成都市委副秘书长、市委财经办主任王喜梅,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王凯,成都市发改委总经济师陈健,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推进办专职副主任李玉萍就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讨论了的《2023年全市经济工作要点》《成都市关于加快推进“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建设的若干支持政策措施》《成都市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等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对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金融调控目标与要求上看,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资金通道并不十分畅通,资金跑偏目标的现象较为严重。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产业金融发展不足、商业金融发展过度。新时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充分认识到产业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特殊意义,推动并加快产业金融发展。要实现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必须积极打造产业金融发展新生态,构建新型产业金融治理体系;完善产业金融服务机构体系,推进平台服务,锻牢供给链条;深化商业银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运营模式,打造新品体系,充分发挥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功能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虚拟经济是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一种虚拟资本独立化运动和价格决定的经济活动,具有规范性、复杂性、高风险性的特点。虚拟经济在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分散经营风险;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同时,又会造成产业空洞化;容易引发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等消极影响。因此,我国应适度发展虚拟经济,防范泡沫经济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正>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兴经济形态,正在成为改变全球经济发展格局,重塑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产业数字化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重点布局和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质量变革的重要路径,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又是产业数字化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刘世佳 《奋斗》2023,(20):71-7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此前,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论述,瞄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立足实际,放眼未来,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2023,(2):12-13
<正>长春市二道区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落实好“一主六双”“六城联动”重大战略结合起来,与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二道创新转化、落地生根。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聚焦“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要求,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提升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产业体系“升级版”。  相似文献   

7.
《奋斗》2023,(10):50-5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科学回答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同频共振、深度融合这一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8.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特别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为研究指导,以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目标统领,全面分析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阐释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进而探寻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系统性、综合性发展战略与重点举措。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而产业体系的核心是实体经济。因此,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发展战略就是要打造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创新驱动为主的体系,是各类产业协调发展的体系,是更高开放水平的体系,是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系。为此,重点举措就是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主攻方向,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数字经济等的关系,拓展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有效集聚。  相似文献   

9.
潘键 《实事求是》2003,(4):47-49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文中首次肯定了虚拟经济的客观存在,肯定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一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指出,工业发展基础和条件较差的巫山等县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汪洋书记在巫山调研时强调,对巫山等地处库区腹心、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十分脆弱的贫困县来说,把发展劳务经济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是有针对性的,也是十分紧迫的。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后,巫山迅速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着力营造劳务经济是巫山第一经济的发展环境,大力推动劳务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泉州实体经济是创造社会财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是解决泉州重大现实问题的依靠,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依托。当前,泉州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在金融体制改革尚不充分的条件下,出现金融依赖苗头;经济发展路径依赖,经济转型缓慢;实体企业发展受资源和环境严重约束;实体企业的技术原创性较弱;虚拟经济仍处于浅层次阶段,服务实体经济的效力不足。突破发展瓶颈,振兴泉州实体经济,就必须创造经营环境,拓宽实体经济发展空间;完善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重视效率提高,推进实体企业转型升级;建立开放型产业体系,构筑实体经济发展基础;优化金融支持、适度发展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等。  相似文献   

12.
本刊编辑部 《奋斗》2023,(10):42-43
<正>数字技术正在成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黑龙江省具有发展数字经济的独特优势,数字化转型升级潜力巨大,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广阔。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丁正良 《奋斗》2023,(10):44-4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4.
蒋炀 《当代党员》2023,(9):24-25
<正>【名词释义】数字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数字化表现形式,支撑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工业、农业、服务业与信息业深度融合,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优化要素和服务,建设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5.
魏国强 《唯实》2014,(1):7-9
<正>工业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盐城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以工兴市第一方略不动摇,鼓励发展实体经济,促进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使盐城由一个传统农业大市转变成一个沿海新兴工业城市。目前,全市登记注册中小企业达2.82万户,规模以上企业达2846户,工业经济成为盐城市主体经济。但由于盐城工业化进程起步晚、基础差,大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从资金流动、金融发展规模、人才集聚和技术创新等角度分析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内在机理,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因果反馈路径,并应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和政策检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是双向的互动循环而非单项传导;增加信贷资金投放和提升金融产业规模会显著促进实体经济增长,金融人才规模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实现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主要路径是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推动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推动现代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大力开展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丁正良 《奋斗》2022,(3):34-36
<正>中共黑龙江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2022年经济工作具体安排中,强调“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制造业是黑龙江省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黑龙江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根本要求和现实选择。因此,抢抓机遇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着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力推进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白山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站在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在重新审视市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实施长白山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确立了生态立市、科教兴市、特色富市,建设长白山生态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并把构造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作为长白山生态经济的重要支撑体系,而建设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体系的中心内容就是大力发展林地经济,根据市委、市政府林地经济综合开发的总体部署和“林地开发项目年”的具体要求,各县(市、区)加大林地经济的开发力度,以林地经济的发育壮大,推动和牵导全市农村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构筑起白山农村经济的优势。 一…  相似文献   

19.
顾玉国 《奋斗》2022,(22):76-7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龙江县作为全国闻名的产粮大县、畜牧养殖大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始终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坚定不移走县域经济工业化道路,工业经济基础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过去一年,普兰店市创造了辉煌,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60位。跨入2010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抢抓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普兰店被大连市规划为大连新市区的双重机遇,进一步明确发展新定位,紧紧围绕调整优化结构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促转变,以转变谋发展,倾注全力实现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