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在总结不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安排,蕴含着高质量发展的执政智慧。2021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擘画发展蓝图,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其主要特点表现为追求“量”向“质”以及“单一”向“全面”的两个转变,其实现瓶颈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安全保障,还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选择。在深入剖析“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特点、实现瓶颈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实现“美好生活需要”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阐明新发展格局如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更高水平坚持国际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推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2022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这一扩大内需的顶层设计既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也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4.
王淑宜 《当代贵州》2022,(46):10-11
<正>锚定产业思维,“一门心思抓产业、聚精会神抓产业、全力以赴抓产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扩大开放,跨山出海。  相似文献   

5.
许勤 《奋斗》2023,(8):12-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黑龙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打造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6.
《天津支部生活》2021,(5):12-1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关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中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对此,可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刻体会.  相似文献   

7.
齐艳娟 《奋斗》2023,(7):56-5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高东北地区开放水平。”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到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积极发挥区位优势,高质量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探索一条由沿边大省向沿边强省跨越的振兴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总书记的这一指示要求,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要求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要求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同时,不能关起门来封闭运行,  相似文献   

9.
马静 《前线》2021,(4):53-54
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在发展新形势下,要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构建新发展格局”,到“逐步形成新发展格局”,再到“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充分反映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目前,对于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推进路径等问题,仍存在一些认识偏差,需要加强辨析引导,以更好推进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0.
冯倩 《当代贵州》2023,(12):42-43
<正>全省各地各部门深入推动开放发展,力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各地企业坚持在开放中发展,在竞争中成长,努力锻造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相似文献   

11.
<正>纺织服装产业是湖北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是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重要支撑。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将推动湖北纺织服装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为湖北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在全国纺织规划总体布局中,湖北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一)产业规模和地位全国领先2022年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651家,实现营业收入3358.6亿元,  相似文献   

12.
改革是历史的迫切要求,一切不适应加入国际大循环的都必须破除。世界市场的变化是我们制定政策的依据,畅通的国内循环是参予国际大循环的基础,我们要为沿海地区向外型经济发展战略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小气候”,要注意六个问题。[经济参考记者]陆亨俊庄凯勋朱羽:1986年世界出口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5.7%,我国为11.5%,低于世界水平,与亚洲“四小龙”比差距更大。1986年我国的出口贸易量比1980年增加了1.06倍,  相似文献   

13.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谋划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全局性思考和战略性布局,可以从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重逻辑进行理解和把握。从现实逻辑来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统筹考虑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条件作出的战略选择;从理论逻辑来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注重发挥国际循环联动作用,强调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从实践逻辑来说,要将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立长期协调机制,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且长期稳定高效的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逆流、大国博弈、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等预示着当今世界正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应对这一变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新格局下,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也面临着新挑战。深入研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的逻辑关联,并从国内农业现实困境着手,分析乡村振兴政策实施过程中有待改进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助力“双循环”。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24,(2):16-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联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和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行动指南,为大庆对外开放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作出的重要指示,是“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重要构成。  相似文献   

17.
游炜认为,山西要跟上全国的发展步伐,走“大循环”的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等沿海进入国际市场后,填补沿海的市场,实现山西经济的新起飞;李霆对此提出质疑,根据我省的资源和技术装备实力,提出以海南开放特区为支点“一头在外”,直接加入国际大循环的战略模式;丁民提出对此要开展一场大讨论,并提出“三原则”。  相似文献   

18.
《云岭先锋》2021,(4):36-36
如何理解"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议》在关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中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对此,可着重从以下3个方面深刻体会。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原磊在《经济日报》上发表《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义与构建路径》认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了重要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对其内涵要义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并积极探索其实现路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其核心要义在于充分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培育和挖掘内需市场,  相似文献   

20.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既是党中央立足于国内国外形势,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远景目标和发展规划、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和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提高治国理政水平、主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