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正>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需求引领、急用先立的原则,优先建设机关事务管理中迫切需要的实训课程,聚焦服务保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住核心、关键标准,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近年来,我国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加速发展,初步融入国家标准化工作大局,成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正>需要努力突破机关事务协同治理中存在管理分散化、标准多样化以及制度碎片化的问题,通过构建机关事务协同治理的协同合作机制、健全机关事务协同合作法律体系以及培养机关事务协同合作理念,形成高效率、低成本、无缝隙合作的机关事务协同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衡霞 《中国行政管理》2022,(11):118-124
机关事务标准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现代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机关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从历史背景、政策背景和现实背景来看,机关事务标准化信息化的融合提升了机关事务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分析决策水平,但仍然存在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两张皮”等困境。根据知识融合理论,机关事务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有必要在融合模式、模型、技术、工具等方面进行创新,以促进两化的实质性融合,进而提升机关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青岛市机关事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国管局、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指导下,将标准化建设作为推动机关事务治理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以开展全国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试点为契机,在建标、用标、督标上实现闭环管理,在实训、实操、实效上突出创新实践,初步实现服务保障有标可循、科学管理有标支撑、改革创新有标引领、重大任务有标护航,加快打造机关事务标准化“青岛模式”。  相似文献   

5.
标准化建设是机关事务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2016年,国管局在全国范围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2018年,国管局印发《机关事务标准化发展规划(2018—2020年)》,并确立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同年,《机关运行保障法》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本文拟以我国机关事务标准化制度和规范考察为基础,呈现机关事务管理标准的规范特征和法律属性,通过对标准体系建设的梳理和类型化分析,探究标准体系的职能依据和法理基础,以及机关事务立法中有关标准规范的立法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机关事务社会化改革已成为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19年以来,陕西省宝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第二批全国机关事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和全国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试点为契机,依托服务公司托管、服务自主管理和服务公司直营3种模式,全面推进物业服务社会化改革,大幅提升服务保障效能,  相似文献   

7.
<正>突发事件标准体系作为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的坚实保障和重要支撑。[1]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特别提到:要实施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加快推进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国家应急救援等领域标准建设,抓紧完善国家重大安全风险应急保障标准。构建多部门多区域多系统快速联动、统一高效的公共安全标准化协同机制,推进重大标准制定实施。[2]因此,深入研究突发事件应对标准化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针对领导干部、一线管理人员、服务保障人员、外包服务人员等不同培训主体需求,建立涵盖机关事务理论研究、标准化业务、现代后勤实践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实训课程50余门建设高质量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基地,是“十四五”时期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发展目标。2021年,陕西省宝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被国管局、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全国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试点,旨在通过实训载体、  相似文献   

9.
<正>机关事务标准化的推进,必须厘清价值、制度和行动策略这3个核心要素,实现三者的有效互动和有机统一机关事务标准化所面临的问题,与当前该领域基本逻辑完整性、流贯性不足有关,以价值—制度—行动策略为分析框架,利于构筑一个理念清晰、运行有效的推进体系,促成人们对机关事务标准化的共识,同时增进标准化实践中各方主体的理论自觉,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机关后勤》2008,(9):18-18
一、要高度重视新形势下机关事务工作 机关事务工作,是机关履行职能的基础,是机关高效有序运转的保证,是机关职工生活的依托。必须从全局的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机关事务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机关后勤》2007,(11):21-22
机关事务工作法制化建设是机关事务工作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我们把机关事务工作法制化建设作为重点课题,进行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我们对法制化建设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机关事务工作法制化建设,并不是一个个单项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而是建立在机关事务工作总体地位基础上,并与这一基础地位相适应的法律体系的建设。国管局正在制定的《机关事务条例》,是机关事务部门众望所归的“基本法”,将会有力促进机关事务工作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机关事务要从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寻找发展动能,通过立法明确导向,引导机关事务向效能型、公共型、集约型、共享型转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我国治国理政的一项系统性工程,指引着当前和今后发展路向。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当前机关事务工作有着不同于以往机关事务工作的要求,机关事务工作应在职能定位、服务保障、资源共享、效能建设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机关事务文化建设必须树立“领导重视好”的高度 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领导班子应从机关事务工作事关“为机关高效运转服好务、为经济社会管理服好务、为人民群众服好务”大局的高度,把机关事务文化建设摆在本单位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重视并切实抓紧抓好。要深入研究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加强机关事务文化理论学习和机关事务文化问题研究,提高机关事务文化素养,努力成为领导机关事务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敢于担负起推进本单位机关事务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掌握本单位机关事务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主导权、领导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机关后勤》2023,(5):56-5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管局提出机关事务部门要建设牢固树立和践行“四个意识”的政治机关、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行政机关、为党政机关规范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的服务机关。“三个机关”建设是推进新时代机关事务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其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制了依法治国的新蓝图,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全会精神为统领,以建设法治后勤来推进机关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要想在未来完成好机关事务管理所肩负的政治性任务,把握住机关事务工作发展的大势,"数智化"转型是亟待关注的节点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总结机关事务工作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并对"十四五"规划进行预判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智慧投入,开展机关事务工作发展改革的预判性研究,对于国家治理整体框架和机关事务系统自身而言都是保障先行理念的行动性转化。  相似文献   

17.
温家宝总理在接见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建设节约型机关经验交流会代表时强调,做好机关事务工作“根本要靠制度,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财务、用房、用车、采购、接待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逐步实现机关经费支出和资产配置公开、透明,做到机关事务管理有法可依,接受社会和人民的监督,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这既是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全面加强和改进机关事务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我们加速推进保障法制化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正>加强恩施州智慧公车信息平台规范建设和管理力度,全州公务车辆调度、使用、加油、维修、保险等全流程联网,实现透明用车、全程监管湖北省恩施州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内化为强烈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坚持实用为要,通过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让公车管理更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机关后勤》2014,(8):39-40
文化建设是机关事务工作的活力源泉、精神支柱与发展动力,是提高机关后勤人员整体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推进机关事务文化建设,就是要增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干部职工的职业荣誉感和工作认同感,营造出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在规范中促工作,在工作中促和谐,在和谐中促发展,围绕中心工作,改进工作作风,促进各项工作最大效能化,推动机关事务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不论管房、管车还是管接待,不论保安、保管还是保洁员,都要心向总书记、心有党中央,都要时时讲政治、事事顾大局,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山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以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积极推进山西机关事务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