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打造具备适应和引领现代化能力的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红岩精神、把重庆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的重要抓手,对于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组织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重庆市委部署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全力推动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努力交出党建高分报表。  相似文献   

2.
<正>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是把重庆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的重要抓手,对于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党委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质量为要、守正创新,紧扣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的目标开展党建工作,遵循“强化党建工作、丰富内涵发展、提升育人质量、彰显办学特色”的工作思路,做靓“精善”党建品牌,  相似文献   

3.
朱军 《当代党员》2023,(10):24-25
<正>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以来,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委严格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扎实落实市委“七个强化、七个做到”要求,聚焦主题教育总要求和目标任务,围绕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深入实施“大学习大调研大服务大落实”行动,重点以“八个狠抓”铸牢“红岩魂”,传承好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4.
熊健 《当代党员》2023,(11):48-4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既是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岩精神重要论述的政治任务,也是重庆市委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的重要安排。奉节县组织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强化政治赋能、观念赋能、创新赋能、干部赋能,推动形成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重要任务。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是重庆对标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紧扣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目标,结合重庆党建特色和优势,建强各级党组织,实现干部能力整体跃升作出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郭建伟 《当代党员》2023,(19):17-18
<正>全市组织工作会议要求,扎实推进组织工作现代化,不断开创全市组织工作新局面。红岩精神是重庆最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也是最具影响力号召力的精神图谱。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对于赓续红色血脉、激励各级党组织主动应变求变、保障新时代新征程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组织部门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7.
李皓 《当代党员》2023,(11):46-4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重庆紧扣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目标,以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8.
朱军  陈思 《当代党员》2023,(22):7-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重庆是一座人文荟萃、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红岩精神是英雄之城的坚挺脊梁,是闪亮的精神坐标。围绕加快建设人文之城,只有让红岩精神成为重庆城市精神核心,守护好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之魂,使其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方能塑造出新时代新征程现代化新重庆的独特气质品格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9.
郭亮  潘洵 《党建》2023,(1):39-41
<正>重庆是一座“英雄之城”,具有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孕育了宝贵的红岩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红岩精神作出深刻论述,充分肯定了红岩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地位,深化和拓展了对红岩精神生成环境、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的认识,为我们与时俱进传承弘扬红岩精神,谱写新时代新征程的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资讯     
《红岩春秋》2023,(5):4-5
<正>新时代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学术研讨会在渝召开4月24日,新时代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学术研讨会在重庆红岩干部学院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就红岩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关系、历史形成、培育主体、精神特质、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和传承弘扬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并达成新的共识:红岩精神深深植根于重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植根于伟大建党精神,是全民族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党中央领导下,  相似文献   

11.
黎余 《红岩春秋》2023,(11):6-9
<正>重庆是红岩精神的发祥地,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红岩精神作出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红岩精神所蕴含的光荣革命传统、丰富精神特质和重大现实意义,为我们在新时代研究阐释和传承弘扬红岩精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年来,一个“《红岩》档案解密展”在重庆开幕,展览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全文公开的一份2万多字的秘密报告.它的作者就是《红岩》小说的作者之一罗广斌。重庆党组织收到这份报告的时间是1949年12月25日,那时距离罗广斌等34人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中死里逃生,不到一个月?这个《红岩》故事的“原型版本”,记录着重庆地下党遭受大破坏和狱中斗争的真实历史。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守护和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重庆近现代文化精髓研究》。这部著作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庆近现代文化精髓研究—从红岩精神到三峡移民精神》的最终成果,其中专章阐述了《歌乐山英烈精神》。这是我国学术界第一次提出“歌乐山英烈精神”的概念并作出理论概括。这部著作由王进、高宝柱主编。1996年,王进同志第一个对“红岩精神”作出了理论概括,备受社会及学界瞩目。在概括“红岩精神”理论内涵12年后,他为什么要在书中专章阐述“歌乐山英烈精神”?本刊特发此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正>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重要途径和宝贵经验。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要求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开展主题教育具有独特的思想根基、精神根基、历史根基。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必须更加注重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彰显“红岩味”,  相似文献   

15.
梁衡 《广东党史》2011,(12):50-50
1985年金秋10月,邓颖超重返山城重庆。在渝州宾馆,她亲切会见了抗日战争时期在红岩工作过的部分老同志。 南方局和办事处招待所所长杨继干来到邓颖超面前,摆起了四十多年前红岩生活的龙门阵。邓颖超握着杨继干的手说:“老杨,当年我们在红岩村生活可是够艰苦的。”杨继干说:“可不是吗?那时我们伙食费一个月三块法币,毛主席来重庆,...  相似文献   

16.
正沙坪坝作为重庆重要城区,拥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红色基因。沙坪坝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红岩精神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并进发展,让红岩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红岩精神光耀千秋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和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都对"红岩精神"作出了高度评价。"红  相似文献   

17.
郭亮 《当代党员》2022,(17):43-43
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强调,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好传承红岩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提振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以红岩精神为代表的重庆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高校党建创新发展的有效载体。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党建工作,对于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意义重大。深挖红色资源,为高校党建文化建设提供新素材。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座拥有深厚革命文化传统的“红色之城”。  相似文献   

18.
广元市朝天区财政局按照“五好四强、五带五争”标准,紧密结合部门职能,开展创先争优“1235”活动,即围绕“争当理财先锋、打造五型财政、推动科学发展”一个主题,发挥“党支部先锋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两个示范作用,建好“领导班子、党员队伍、全体干部”三支队伍,打造“法制型、创新型、服务型、发展型、公共型”等五型财政,建立创先争优活动督察通报制度,适时总结成绩、查找问题、完善措施,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23,(4):35-36
<正>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描绘新重庆宏伟蓝图的一次重要会议,为金凤实验室打造开放型、枢纽型和平台型科技创新高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坚持“四个面向”,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新任务新要求,聚焦“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吸纳全球顶尖人才,不断探索科技体制创新和人才制度创新,开展有组织的精细化、系统化、集成化科技攻关,形成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更大力量!  相似文献   

20.
杨涛 《当代党员》2023,(22):42-45
<正>引进来的人才该如何办理落户,可享受哪些购房和租房政策?动动手指就能找到答案。不久前,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探索建立党建统领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123”工作体系,从散落在多个部门的280个服务事项中,首批优选了37项人才高频服务事项,制成服务清单,并完成线上系统集成。人才只需一次性提交资料,就能轻松办理业务,安心扎根奋斗。这项举措的出台,是重庆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常态化开展“三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