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工作动态     
平舆县加大民族工作力度成效显著平舆县有14个少数民族,近6000人。该县切实做好民族工作,加大民族工作力度,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局面,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做法是:1.加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2.积极沟通融资渠道,尽力帮助少数民族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今年以来,全县为少数民族企业解决扶贫款400万元,专业银行贷款600多万元,城市信用社贷款178万元,并从省里争取专项扶贫贷款200多万元,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3.妥善解决民族纠纷,维护全县安定团结局面。4.开展少数民族干部调查,为培养、选拔使用…  相似文献   

2.
睢县少数民族经济蓬勃发展近年来,雅县少数民族经济蓬勃发展。据统计,截止今年7月底,全县少数民族拥有的集体、联合体及个体企业已有58家。去年创总产值为1.64亿元、利税1300万元,年创汇400多万美元。今年1—一7月份创产值1.15亿元、利税900多...  相似文献   

3.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正阳县统战部门为经济建设做贡献几年来,正阳县统战部门通过在全县1万多名统战对象中开展“爱正阳,献良策”活动,共收到各类意见和建议300多条,创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400多万元。通过帮助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推动民族经济的发展,该县的真阳、汝南埠和同...  相似文献   

4.
李兴太心系民族经济发展封丘县是新乡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其中回族最多占全县总人口的1.8%,荆乡回族乡是豫北地区唯一的一个少数]族乡。县委书记李兴大虽到封丘时间不长,但多次深入到全县的;数民族乡、村走访、座谈、调查研究,并及时召开各种座谈会和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统一战线》2010,(2):26-26
广西自治区临桂县委;统战部充分利用民族发展资金,建设民族乡民生基础工程,去年共投入90多万元修建人畜饮水工程、少数民族村寨防火工程,解决了该县偏远少数民族村寨多年用水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云县民族理论学会成立已10年。10年来,我们学会一直围绕全县的改革开放、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发展民族经济文化,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开展研究活动。共出版了9期《云县民族研究》,刊登323篇论文或调查材料,约140多万字。对领导决策提供了有益的依据,对云县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92年被临沧地区民族理论学会评为全区先进学会。一、针对民族贫困山区现状与发展进行研究云县是一个多民族的贫困山区县,互利个乡(镇)中有7个是民族乡,全县38万多人口,少数民族占49.21%。学会刚成立的1985年,全县农村人均口粮仅161.5…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河南省邓州市在民族工作中,注意为民族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促进了全市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实施优惠政策及保障措施,使该市18个少数民族村新增运输户60户,新增养殖户34户,引进服装、加工业、养殖等项目15个,总投资3800多万元,同时,确立了35家骨干企业与18个少数民族村开展结对扶持。  相似文献   

8.
陵县是个少数民族人口大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不断探索做好民族工作的新路子,促进了全县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一、靠发展凝聚民心。加快民族经济发展,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民族经济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来抓,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群众的传统优势,加强政策引导,强化服务,积极为民族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多方支持,为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经营提供便利条件。近几年,采取争取上级投一块、县里挤一块、乡里筹一块的办法,先后筹集资金7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中国梨都”的安徽省砀山县,是安徽省民族宗教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有23个少数民族共l_3万人,其中回族占99%。近年来,砀山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通过加快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改善少数民族群众居住环境、构建文明和谐民族关系等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少数民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2009年该县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相似文献   

10.
凤庆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山区贫困县,居住着汉、彝、白、苗、回、傣等23种民族,有6个民族乡,61个民族村(办),少数民族人口12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9.53%。从分布的情况看,除傣族多居于坝区、回族大部份居住在集镇外,其它少数民族均分散居住在高寒贫瘠山区。从生产生活水平上看,全县有7个贫困乡,其中5个是民族乡;1994年民族乡人均产粮333公斤,与全县水平持平;但人均纯收入仅342元,比全县平均水平低63元。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都落后于全县的平均水平。凤庆县是临沧边疆地区的“内地县”,既与边疆、民族自…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原阳县是新乡市第二民族大县,近年来,全县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目标,以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为重点,深入扎实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创建工作,全县呈现出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2.
要搞好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深入了解这些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状况和民族特点,掌握实际情况,认识民族地区这项工作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研究相应的政策与策略,以促进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和发展。为此,笔者对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作了一些调查和初步探讨。一、曲靖市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位于滇东北的曲靖市是云南省典型的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全市现有各种少数民族36-2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83%。改革开放的20年来,曲靖市的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建设和党风廉…  相似文献   

13.
水富县境内居住着汉、苗、彝、回等16个民族,少数民族共有341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在少数民族中,苗族人口3221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gi%,都居住在边远高寒山区。1991年7月,水富县民族事务委员会正式建立,与县委统战部合署办公。三年来,县民委全体同志团结一致,以求实务实的精神为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以开发为目的,深入基层搞调查。水富县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两碗乡、太平乡的7个行政村。这里,海拔800——1600米,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交通闭塞,气候恶劣,经济、文化十分落后,60%以上的农户尚未超过温饱线…  相似文献   

14.
剑川,我国著名的雕刻乡之一,早在元明清时期,其本雕产品就在周边省区及东南亚国家广为流传。改革开放以来,剑川县注重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技艺,木雕产品不仅走向全国,而且远销到东欧、西欧及亚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剑川社会经济的发展,“剑州木雕”还渐成了传统的优势产业。近年来,剑川县政府把培植优势产业和骨于企业当作经济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去年,全县的木雕企业得到突破性发展,固定生产厂家由1992年的4个增加到11个从事木雕人员已达5000多人,木雕总产值从1992年的150万元猛增到3000余万元,占全县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的2…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苍溪县立足山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庭院经济,以此作为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经费来源,有力地推动广全县农保工作目前发展。目前,全县已有32方多人参保,收取保费700多万元。1992年苍溪县不到十年时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便在全县顺利推行。万人参保,收取保费210多万元,省厅在该县召开了现场会。然而,在这轰轰烈烈之后,续保工作初一度跌进低谷,部分农户由于经济活据,望“保险”生叹,相当一部分群众选择的是每月2元的最低档次,日后难除养老后顾之忧;此外.部分群众因无固定保费来源续保时断时续。为了使养老保险制度坚持…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镇平县委统战部发挥统战优势,把握民族经济工作的特点和“因村制宜、打造特色、典型带动”的原则,扶持引导少数民族村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柳泉铺乡田岗村是全县20个少数民族村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代表。田岗村位于镇平县柳泉铺乡东部,是回族聚居村,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230户、986人,耕地面积803亩。  相似文献   

17.
积极发展台属企业为经济建设服务信阳县委台办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抓好台资引进的同时,积极引导和帮助台属,大力发展台属企业,至今全县台属创办经济实体已达120多个,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18家。共吸引在台亲属直接投资400多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8.
石屏县职业中学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的方向,立足县情办学,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立足县情办学,按需设置专业。石屏县总面积3037平方公里,山峦起伏,山大谷深,山区占总面积的94.6%,坝区占5.1%。全县27.3万人O,居住着彝、傣、哈尼、回汉等]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l、总人1155.95%,农业人口占总人[190.6%c由于科技人才缺乏,每3000农民中只有一名农科人员,严重制约着全县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村,特别是山区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的实施。严峻的县情,…  相似文献   

19.
澄迈县位于海南省西北部,现有18个乡镇,42万多人口,29.6万顷耕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5年间,全县绝大数党支部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在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探索发展村级经济的途径,使村级经济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并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1994年全县村级经济收入6590多万元,比1979年增长10倍。村级经济的发展,给国家、集体和农民带来了利益,也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据1992年至1994年三年的统计,全县村级企业为国家提供税金1670万元,村级提留800万元,企业自留用于…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西峡县位于鄂、豫、陕三省结合部,全县41.8万人。在新阶段,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队伍不断涌现和发展,并逐渐成为党外代表人物的主体。目前,全县少数民族、宗教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社会新阶层、无党派人士等新一代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