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晋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这里我们站在“广义”的晋文化视野高度 ,沿着自远古以来人类历史迈进的脚步 ,着重从四方面概要地谈谈山西古代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特殊重要地位及其深远影响。(一 )中国远古人类最早开发的重要地带在中国人类开始形成后的旷古而久远的旧石器时代 ,山西曾是中国原始人类繁衍生息的集中地带 ,是我们民族的先民最早开发的重要地区 ,由此积淀了极其丰富而深厚的原始文化层。目前已发现旧石器遗址 3 0 0余处 ,位居全国之首。足见山西地区在早期人类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山西旧石器文化发展的显著特点 :…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刻影响着中国当代的政治构架和行政方式。作为最早的官僚体制,中国古代官僚政治有其优点但也存在弊端。从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弊端探讨其在权力结构、政治伦理、权利义务关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并且与韦伯所呈现出的科层制官僚政治相对比,从而反思当代政治文化和行政实践。  相似文献   

3.
昆明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不少旅游景点本身就是道教的著名宫观或著名宗教文化的宝藏。修建最早的拓东城,集中了许多中国道教建筑。城外的金殿、黑龙宫、三清阁等宫观,则是至今保留完好的道教建筑,因其所体现的铜文化、古建筑群文化、石窟雕凿文化,已使其成为现今昆明地区极富个性特色的旅游景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文献及考古资料分析得出结论,仇池是伏羲的诞生地,仇池是龙的家乡,从仇池到成纪是中国最早的一个文化带  相似文献   

5.
茶文化漫谈     
从最早料帝神农发现野茶到如今,中国的茶不间断地发展了几千年之久。由此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文化。它的内涵丰富多彩,与政治、经济、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的文化彼此渗透,相互融合,是中国延绵干年的传统文化中瑰丽的奇葩。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仅要了解茶文化,更要将之与现代文明相结,使其散发出更美的光芒。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代来华的西方人对妈祖文化有所认知。最早把妈祖文化的信息和图像带回西方的是明代后期来华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最为全面地以近代文化眼光认知妈祖信仰的是清代后期来华的英美传教士。这两次西方人对妈祖文化的认知,由于其时代背景不同、进入中国文化考察的深度不同、来华西方人文化认知的手段和目的不同,其前后认知差异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元杂剧《赵氏孤儿》是最早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在中外戏剧史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成为西方人较早了解中国文化的一面窗口。它的成功传播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元代的多元文化,是作品艺术成功的关键,也是西方人中国记忆的主要依据;二,明清两代作品思想主旨的确立,是西方人中国想象的文化基础;三,西方的文化输出,和与东方对话的需求,是作品成功传播的外部原因.《赵氏孤儿》的成功传播,给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开设时间最早、开设最为普遍的人文学科课程,要想在消解全球化语境负面影响方面发挥作用,必须在教学中立足文化视角,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旨归;凸现人文内涵,以专题教学为实际操作方式;紧扣学生实际,以渗透健康人格教育为契合点;贯穿美感教育,以提升审美品位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的文化观在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中颇具代表性。纵观李大钊文化观的演变历程,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即从原先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到主张中西"动静"文化调和,再到最早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文化观转变的三个时期,李大钊的立场也发生转变,即从资产阶级到无产阶级、从改良派到革命派、从宪政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作为中共早期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文化观不仅促进了自身思想的转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早期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确立。本文从李大钊文化观的基本内涵出发,着眼其文化观转变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探究李大钊文化观对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谁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最早主张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但不是他最早在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湖南志士赵必振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 ,而最早以论文的形式阐明马克思主义的要点的是一代宗师马君武  相似文献   

11.
福州是中国最早接触西学的地方之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传教士一直是西学传播的主体。伴随着福州自己的近代报刊杂志、新式学校、医院的建立使西学在福州得以广泛系统的传播,促进了福州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2.
天津是话剧的发源地。最早的人才出在这里,最早最好的剧本也出在这里。南开大学张彭春,他是中国话剧的先驱。他的剧本《醒》,较之被现代文学所公认的第一部话剧《终身大事》还早了三年。曹禺的《雷雨》和《日出》更是天津历史和文化的奇葩。  相似文献   

13.
性善论构成了贯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始终的一个主导旋律并一再支配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品格与风貌及其发展方向。人性论———对人之为人自我的认识是无论东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同时也是无论东西方涵化形成其法文化信念的一个基本逻辑前提和理论前提。中国古代人性论哲学滥觞于周初道德人文精神之跃动。“人类文化,都是从宗教开始,中国也不例外。但是文化形成一种明确而合理的观念,因而与人类行为以提高向上的影响力量,则须发展到某种程度的自觉性。”在古代中国,这种自觉最早地表现在周初人文精神的初曙上。周人代兴之初其宗教改革最大…  相似文献   

14.
习惯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人类最早出现、历史最为悠久的法,习惯法在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中国的广大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少数民族习惯法对中华法系内容的丰富、对中华法系成果的传播、中华法系精神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有助于拓宽法学研究领域、解决目前少数民族法制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正确对待现代化发展中的固有法文化。  相似文献   

15.
南方丝绸古道是中国古代最早对外沟通的陆路交通线,也是我国西南与南亚、东南亚、非洲、西欧交流的一条线路最短、最便捷、最经济的国际大通道,它既是一条通商大道和国际交通枢纽,也是一条中国西南和南亚、东南亚地区古代民族迁徙的文化走廊,把古代印度和中国两大世界文明古国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资源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开拓进取、努力奋斗的集中反映。山西作为党的最早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泛等特点。但是在开发中却存在着区位分散、开发利用度不足、资金投入少和主题不鲜明等问题。山西应该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综合考虑、多管齐下,以太行山、吕梁山和黄河沿岸地区为重点,打造红色文化聚集区,通过"红色文化+"模式,促进红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红色文化景点的管理水平,促进山西红色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玉是先秦中华工艺创造之重要品类。考古材料显示:中国最早的玉器制造可追溯到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至约5000年前,史前中国大地即形成了若干个玉器文化中心。其中,又以红山玉、良渚玉和龙山玉最为典型。“玉”在《诗经》中出现凡17次,与“玉”相关的玉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这是中国学者的一种共识。从时间和影响两方面看,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是历史地确定了的。李大钊的世界眼光、注重众庶的历史观、主张东西文明融合的文化观,使他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石川祯浩对这一共识的否认,并无事实根据,而只是从错误前提出发的主观推论。  相似文献   

19.
党史之最     
一、中国最早歌颂十月革命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李大钊。 二、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是《新青年》。 三、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于一九二○年八月在上海成立,由陈独秀、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组成,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  相似文献   

20.
一、全面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区别1.两者的理论渊源不同。小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概念,最早源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西汉时期的《礼记、礼运篇》作了较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