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的城镇化面临着诸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要求我国必须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条道路的科学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发展集约化和生态化模式,增强多元的城镇功能,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存在的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低,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功能弱、密度低等问题。探讨了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思路,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方针,确立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重点;以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布局为基础,搞好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分区指导,推进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对策,即:突出产业集聚、城市功能完善和体制创新;扩大对内开放,增进区际联系和融合;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如下:改革规划管理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形成促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改革投融资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城乡产业化,增强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一项历史任务,在许多场合甚至被赋予了重要的政策意义。然而,究竟什么是城镇化,人们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有人将城镇化理解为城镇数量的增加及其规模的扩张,即空间城镇化;有人将城镇化理解成农民进城,即人口空间转移的城镇化;还有人将城镇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镇化回顾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世纪50-70年代,中国长达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限制了城市规模扩大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缓慢.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以十六大为界,中国城镇化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战略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加快发展步伐,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加强制度创新,努力提升城镇竞争力;城镇要成为经济增长极战略.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一项历史任务,在许多场合甚至被赋予了重要的政策意义.然而,究竟什么是城镇化,人们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有人将城镇化理解为城镇数量的增加及其规模的扩张,即空间城镇化;有人将城镇化理解成农民进城,即人口空间转移的城镇化;还有人将城镇化理解为空间载体和社会人口的双重城镇化,即空间与人口叠加的城镇化,等等.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阐释。认为新型城镇化应该走一条城乡一体、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道路,并具体从改革制度障碍、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和加强进城农民的归属感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准城市化是我国加强城镇化建设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进行准城市化建设有利于调动乡村居民资金投资城镇化建设,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小康建设效益;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繁荣农村经济;有利于提高我国乡村居民防卫现代战争的能力。但是准城市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逐步推进,分步实施。  相似文献   

9.
梅占春 《求知》2005,(12):13-15
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台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水平超过30%之后会进入快速增长期。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990年的26.4%增长到2005年的40.4%,表明城镇化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道路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扬 《求知》2006,(5):12-13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着重发展小城镇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和.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十五”时期的实践表明,这条城镇化道路是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相似文献   

11.
高德胜  金哈斯 《学理论》2011,(36):74-75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小,牧民居住较为分散,其生产生活环境复杂,条件落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尤其牧民人口城镇化进程缓慢。由于文化与制度、生活习惯与传统经济生产方面的特殊地域性,牧民人口城镇化不可能也不可以重复东部地区农村自上而下的城镇化模式。我们要依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牧区自身经济社会以及城镇化水平落后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通过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建设规划来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促进牧民人口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正>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注重创新驱动,城市运营绿色化,是不可遗漏的价值核心。创新驱动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城镇乃至地市主政者要正确处理城市扩张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大力推进城镇产业创新和管理创新,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新型城镇化离不开科技的"芯"。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采取政产学研结合、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的方式,由地市投入资金、  相似文献   

13.
民进中央 《民主》2014,(4):23-24
<正>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教育移民"带来城镇教育的资源短缺、质量下降、区域教育责权不对称等问题。城镇学校快速扩张、超负荷运行,一些地方甚至出现班额人数达160人,以及上万人的初中和高中校,"超大班额"、"超大规模"在许多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一项历史任务,在许多场合甚至被赋予了重要的政策意义。然而,究竟什么是城镇化,人们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有人将城镇化理解为城镇数量的增加及其规模的扩张,即空间城镇化;有人将城镇化理解成农民进城,即人口空间转移的城镇化;还有人将城镇化理解为空间载体和社会人口的双重城镇化,即空间与人口叠加的城镇化,等等。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4,(21):34-3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凋推进。”  相似文献   

16.
李宁宁 《理论视野》2013,(11):74-76
【提要】在城镇化过程中,如果离开资源利用集约化和城镇功能良性化的发展方向,将会带来生态资源需求的增长以及生态供给的削减,导致生态赤字的进一步增加。因此,对新一轮城镇化,我们的对策思路是:新型城镇化要注重降低生态足迹——走低碳化、生态化城镇化道路,建立和推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引导和推广低碳消费方式;新型城镇化要注重提高生态生产力——在产城融合中大力发展还原产业.提高新型城镇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新型城镇的生态承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核  相似文献   

18.
高德胜  金哈斯 《学理论》2011,(33):38-39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历史文化、思想观念、自然地理、政策法规保障等方面的原因。我们要依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经济社会以及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状,因地制宜,通过以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建设规划来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32)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过渡性过程,推进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与途径。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由"集体行动的困境"所引发的"公用地悲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要正确处理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走新型生态城镇化道路,需要各治理主体的共同努力。城镇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人的生态理念的城镇化,使人们自觉地致力于生态城镇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推动农村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空间布局不合理和城镇产业缺乏集聚效应等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本文以四川为例,深入分析四川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推进四川高质量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四川及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